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何如此困难?现有相关研究仅仅从市场、技术或单一制造产业视角展开,陷入市场失灵升级悖论。随着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设计对制造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及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设计驱动创新为视角,提出设计驱动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设想,藉由设计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和演化,构筑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分析其内在机理并进行案例研究,以此寻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模式和新路径,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模型包括战略设计和系统设计,战略设计需定位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系统设计可以从地理维、产业维、要素维、时间维和政策维等方面构架。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10)
近几年,高校依托自身优势投资创办企业或从事经营性的事业活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培训等手段,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从而改善办学条件。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高校与企业之间事企不分、监管不力,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等问题较为突出。文章从抓顶层设计,建立规范的经营性资产管理体系入手,对确保高校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顶层设计作了进一步研究,指出了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当下有许多打着顶层设计的幌子,实际已成为改革开放的阻力.现应正本清源,真正关注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提出了SASD创新要素分析和IPPI创新发展四阶段模型两种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定性描述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效果,运用IPPI创新发展四阶段模型对北京市2001-2013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实际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整合、优化哈尔滨教育资源,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构建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一项重要决策。我们对园区的运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创建政府办教、集团办学的办学体制;产教结合、学研一体的工业中心共享体制;股份经营、自我造血的国有资产经营机制;赛马选才、绩效薪酬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的园区运营体制机制构建思路,进行了园区管理运营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力求为经济发展培育更高水平的时效型人才,但在运行过程中,却局限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难以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引入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力量,建立了政府支持、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驱动机制模型,给出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燊 《发展研究》2016,(2):90-9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创新治理能力.因此,推进福建省科技创新发展,必须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要加强科技顶层设计,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提高创新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市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新驱动战略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创新驱动战略内涵,构建“创新驱动四力系统”模型,分析市场、政策、创新、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武汉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人才引进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政策因素,发现创新政策对创新驱动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创新政策的实施时间、力度与组合不同,对创新驱动的影响效果也不同,据此提出推进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计驱动式创新处于开放模式初期。因此,挖掘外部资源对于设计能力极为重要。以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同质性和网络规模为变量的协同创新网络包含提升设计能力的丰富资源。基于浙江省通信业250份问卷数据,构建“网络资源—能力—绩效”研究框架,对外部资源推动设计创新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联主体形成的文化协同资源能提升产品语意设计能力;联结外部科研、权利的资源投入能有效提升产品功能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科技人才数量虽在持续增长,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仍然缺乏,需构建由各级政府、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人才协同保障机制,实施灵活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营造适宜科技人才创新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充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2.
原始创新是高科技产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是增强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原始创新活动是一种具有高风险性、高失败率的经济活动,高科技产业应在充分考虑创新实力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原始创新资源,适应环境变化,慎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原始创新实现路径。基于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驱动因素分析,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原始创新驱动因素的内在关系,明确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驱动源,选择和设计适合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原始创新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对于创建创新型国家和高校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以高等学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的成果数量为基础,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高等学校在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核心作用,且其影响力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创新与企业创新系统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知识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子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需求关系、直接和间接的带动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知识创新的内涵、过程及特征,探析了企业创新系统的结构,进而梳理了企业知识创新与企业创新系统发展的需求关系、带动关系与互动关系,可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非常重视对现代科技的统计与分析,其评价结果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科技部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国家经济与科技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很有必要对现行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修订,增强其宏观决策参考的科学性。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和研究现状,深入剖析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指标设计、评价方法、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评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存在的理论基础薄弱、涵盖面不全等问题,从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政府作用角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近期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体制机制关系到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协同创新要素能否顺畅地进行集聚和合作,从而影响协同创新绩效。宁波创新资源基础薄弱,产业转型升级亟需依赖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在分析协同创新政府科技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框架设计,并从协同创新人才支撑、创新组织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创新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不协调问题影响了高校创新绩效。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7个省份高校面板数据,运用路径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结合科研产出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创新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科研产出绩效提升,但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而科研产出绩效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科技成果隐性转化。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存在分异,集中作用于科研产出阶段,说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一致性和竞争性依然存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的正向引导作用,在政策层面关注科技成果隐性转化,强化科研方向转移与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知识递增,系统障碍与系统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知识递增的分析,探讨了知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系统创新的观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