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位是生态学的理论之一,在学术界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等的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等领域研究中逐渐被引入。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态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建立了生态的评价体系,结合我国旅游生态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和现象,基于生态位视角,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提出我国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泰安市作为研究对象,对泰安市2008年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泰安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125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10hm2,人均旅游生态赤字达0.115hm2,其旅游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分析了旅游生态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为实现泰安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由Conlin Hunter于2002年提出,它是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提出的一种用以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文章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有关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文献资料发现.当前旅游生态足迹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由此对旅游生态足迹的应用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统计项目设置、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中所选用参数的种类和参数值的研究.并给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统计和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综述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研究,在分析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旅游生态位态势内涵和模型,进而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武陵源风景区与张家界市旅游收入生态位、旅游流生态位变化情况,得出武陵源风景区旅游与张家界市旅游之间存在依附、联动和共生发展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辽宁旅游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及"旅游生态压力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模型对辽宁省2000~2005年间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赤字及旅游生态压力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人次的增加,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旅游生态赤字、旅游生态压力指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未来辽宁生态建设的完善是减轻旅游生态压力,减少旅游生态赤字,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探析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景观生态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景观生态问题。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景观生态问题提出了调控途径,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规划,旅游景观生态设计,旅游景观生态管理等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旅游开发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环境影响。为了解决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生态伦理学观念被引入到旅游开发中来。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目前生态伦理观的内涵,认为生态伦理观是人们更加理性地、科学地从事旅游开发活动,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据此提出了基于生态伦理观的旅游规划和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生态文明观为依据,科学界定了旅游公路的概念,回顾了我国旅游公路的建设实践历程。根据生态文明对旅游公路建设的要求,构建了旅游公路内部建设体系、外部引景空间和实施保障体系。在内部体系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景观融合、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等措施,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概念,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方式。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具体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低碳旅游的思想非常切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低碳旅游,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实现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旅游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客观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给当地的环境、社会以及对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如何评价被选为的研究区域目前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况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本文通过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方法,把吐鲁番市作为研究对象,计算2006年-2011年的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承载力,通过差异评价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吐鲁番市近6年的平均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0647988,平均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1.038951,平均存在1.03247的旅游生态盈余,目前,旅游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1.
评生态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哲学,是生态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伦理角度考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发展与旅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伦理含义,功能及其核心要点等三个方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基础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区域旅游发展关系,以广东省顺德市旅游业发展为例来论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摸清区域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抓住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来做文章。以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为基础;以区域旅游合作为依托;以区域旅游市场为导向;加快城市发展为条件;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为保障来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研究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态位理论视角在乡村聚落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重要基础理论——生态位理论在乡村聚落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根据乡村聚落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生态位理论在乡村发展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生态位态势变化及生态位大小能够解释乡村聚落间发展差距;生态位适宜度可以为乡村聚落发展可持续性提供评价依据;生态位扩充则能够较好体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发展及演化机制,而生态位重叠和分离理论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性。  相似文献   

14.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于旅游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建立了西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针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三大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群众目标,采用模式搜索算法对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不同发展战略下的求解结果。依据求解结果,提出了对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过程控制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也在发达国家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对发达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特点的总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广瑞 《经济管理》2020,42(5):195-208
“过度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的负向影响。人类旅行与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2000年前后,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或开始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发展的各种影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积极的和负面的——都在不断扩大。从总的趋势而言,当人类旅行与旅游活动人数规模、访问区域、增长速度和影响较小的时候,对旅游发展的反对声音多局限在特定地区、时段和人群,但随着旅游规模扩展与速度逐渐加快,“拥挤度”加大的情况下,反对的声音则越来越强烈,甚至开始从情绪上反对转变成社会行动。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后期,“过度旅游”开始变成一种“全球关注”,关注的群体由最初的旅游目的地居民扩展到学术界、国际旅游机构、旅游业界、国家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各类媒体,旅游者本身也参与其中。这一关注在2018年形成高潮,“overtourism”正式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选入当年的年度词汇。于是,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过度旅游”现象,并以不同的方式确定其含义,评估其影响,探讨产生的原因和谋划应对策略与行动。尽管对“过度旅游”现象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分歧,政府、业界、社会乃至旅游者对待这一现象的态度大相径庭,但毕竟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因此,了解和研究这一现象,探讨其发展趋势,应当是旅游相关学术机构的责任。本文旨在为对“过度旅游”现象的来龙去脉做一个初步的梳理,以期推进我国学术界关注这个“全球关注”现象的研究,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也许“过度旅游”在中国尚未成为严重问题,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更何况,在全球更加开放,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一个遍及全球的问题,恐怕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7.
旅游概念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不仅影响旅游学科的构架与理论体系发展,而且影响旅游科学具体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伦理观从“经济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有必要对旅游的定义进行科学的阐释。文章在分析了现有的旅游观点:“旅游是不是产业”和旅游是指“旅游者的活动”,对已有的旅游定义进行了归类分析,并提出了旅游的概念性定义。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全面、客观地研究了旅游系统的可持续性,并建立了旅游系统持续发展模型和拟合方法,通过对山西省绵山风景区的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数据和很好的拟合结果,为科学地解决旅游区因游客严重超载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以及因游客严重不足而导致的旅游资源闲置和资金占用等经济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绵山旅游可持续发展、达到综合效益最优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旅游产业长期以来的“资源掠夺式”经营模式,是适应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优经营模式,是生态文明理论所体现的重要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现状剖析发现,新形势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无经济发展的生态保护缺失、无生态保护的经济虚增、缺乏有效的产业培育机制等现象,指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应加强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产业结构创新,应强化生态旅游产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功能。文章以江西环鄱阳湖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上的完善和实践中经验的积累,人们重新审视过去的手段,认为单一的依靠绿化和控制污染源的手段已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可持续消费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可持续消费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政策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