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闵梓耕 《中国经贸》2014,(17):160-161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各国货币当局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的作为调节对象的目标,其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传导渠道作用,中间目标选取的适当与否影响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一系列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简单说明了国内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历史演变;然后,针对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从正反方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货币政策面临的选择问题;最后,从中总结出对我国今后制定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晚华 《特区经济》2005,(11):209-210
一、国际上关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理论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理论是随着货币主义理论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利率为关键环节,货币政策首先引起利率的变化,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引起投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总需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已历经了30多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转轨。要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通过价格信号调节增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当成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点。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轨是必然趋势,然而以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所具备的条件来看,要实现这样的跨越就需要有过渡缓冲。现阶段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虽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蔡璟霞 《特区经济》2006,211(8):84-86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理论与现实中都具有可行性与缺点。但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已经存在被利率所取代的可能性。本文主要比较性地讨论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在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能性,并对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娜 《中国经贸》2009,(6):146-147
我国目前实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以及中国目前面对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提出目前我国选取货币政策目标的建议,并据此浅述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韩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演化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韩国货币体系,包括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转变。进而分析我国入世后,经济进一步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韩国货币政策体系演化过程对我国的借鉴之处。我们的结论是:货币总量是中国现阶段货币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同时应该加强利率的自由化进程,加强公开市场的建设, 为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作好条件准备。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基于1997年至2009年的相关经济数据,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这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GDP的相关关系,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国的货币政策目标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同时达到上述四个目标是困难的,这就存在一个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上的孰先孰后的问题。笔者认为,正确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  相似文献   

10.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美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利率和倾向量二者之间转换,有着很复杂的经济背景。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正确选择和成功运用保证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倾向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刘新华  熊小雅 《改革》2012,(3):43-48
2008~2011年,美联储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实施效果与预期有较大落差。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由于货币供给来源于经济体的内生需求,因而中央银行无法外生控制货币供应量,也无法简单地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刺激银行体系扩大信贷投放,以达到对内提升需求、扩大就业的政策目标,而对外的货币贬值也不必然能有效改善贸易逆差。中国调控经济、应对危机应该弱化汇率制度对国内政策的限制,完善信贷的内生创造机制,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机制确保就业。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货币当局的政策可信度对真实经济波动冲击的辩证关系.认为,在货币当局选择的是以货币总量等而非通货膨胀作为中介目标的非通货膨胀目标制条件下,公众对其货币政策可信度必将下降,真实经济受其拖累,加大产出缺口的波动.要破除这个困境,需要改变原先货币当局自身的多目标、易变动的政策策略.确立较低的通货膨胀目标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货币政策信任度,使经济朝着目标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般来说,从货币政策实施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存在一段时滞, 因此需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起到桥梁作用,连接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要求具备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  相似文献   

15.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对国际金融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它同时提出了所谓“最适度货币区”的条件;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贸易关系密切,各种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经济发展趋于平衡。在一些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一衡的国家,显然不能满足上述“最适度货币区”的条件,在此背景下,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会带来巨大的不良经济后果,本文就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推行组合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现行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及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结合中国开放经济背景,深刻分析影响中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开放条件下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即分析利率与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以货币政策选择的中介目标为标准,各国货币政策体系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汇率型、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型、通货膨胀率型、隐含中介目标型。比较这四种体系,说明货币政策的透明性与可解释性对体系的成功运行是很重要的。如何达到货币政策透明性与可解释性则因一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而异。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目标应当根据经济环境和条件约束不同而调整。经济虚拟化给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挑战,金融稳定日益成为新时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最终体现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机构能否保持支付体系的顺利运行,使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从资产价格各阶段演变历程来看,既要考虑到货币政策当期的刺激作用,也要考虑到其滞后影响,从而相应地做出前瞻性反应,这样才能真正减少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从而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20.
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一些国家陆续放弃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而采取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具有显著优势,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