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安徽省农业生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农业生态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构建农业生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以期促进农业、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方法]文章以安徽省为例,在评价农业生态和城镇化指标系统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研究。[结果]1997~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与城镇化评价系数及耦合系数均处于上升趋势,协调度从失调逐渐发展到协调。其中2009年前城镇化的评价指数高于农业生态评价指数,2009年开始农业生态评价指数高于城镇化评价指数;耦合系数自2011年后处于磨合阶段,同时协调度也从失调等级转为协调等级。[结论]1997~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良好,但仍未达到最优状态。研究结果对发展安徽省农业、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清徐县优势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展优势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两者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时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法了解清徐县优势农业葡萄及葡萄文化旅游业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结合实证分析法通过协调发展度函数构建模型对清徐优势农业协调旅游业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清徐县优势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评价指数从2004年的0.118 6上升到2016年的0.985 8,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协调度13年间,2004~2008年介于0.221 5~0.490 5之间,处于失调发展阶段,2009年为过渡阶段,协调度为0.524 3,2010~2015年协调度介于0.626 7~0.685 8之间,处于初级协调发展水平,2016年协调度为0.701 7,发展到中级协调发展水平。优势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农业收入的增加。[结论]推动优势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清徐县需加大散户经营管理力度,切实有效地解决散户存在的实际问题,夯实优势农业的基础,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旅游业与休闲农业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大自然、田园气息,乡村原始魅力越来越向往。因此,研究休闲农业同旅游业耦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延伸和拓宽,进而使农业附加值得到提升。[方法]文章借用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的系数模型,建立旅游业—农业系统耦合模型,选取了2012~2016年吉林省旅游业与农业相关数据,分析吉林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旅游业—农业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符合于逐步协调的具体模式,并且这种耦合的协调程度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具有一定的匹配性的,与大力发展农业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结论]通过吉林省发展的实践案例,休闲农业和旅游的相结合,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品位的重点研究课题。为科学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改变传统农业结构,提供科学化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2019年全年对12个江苏省级休闲农业园内植物时间结构及空间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植物时空结构对游人体验的影响程度以及江苏省休闲农业园植物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情况。[方法]文章在实地调研及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选取14个指标建立植物时空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分析江苏省级休闲农业园植物时空耦合协调情况。[结果]休闲农业园中植物时间结构对游人体验的影响程度大于空间结构;其中有10个样地植物时空组合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属中间过渡类,2个样地属失调衰退类。2020年新冠病毒爆发后,目前仍处于运营状态的仅剩8个。[结论]休闲农业园中植物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对游人体验存在一定的影响,且植物时间结构对游人体验的影响程度更大。江苏省级休闲农业园植物时空耦合协调情况基本处于中间过渡类,对休闲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产业融合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依据产业融合理论,构建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模型,以2006—2016年山西省的数据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并对山西11个地市的产业耦合发展进行类型划分。研究表明,山西省农业与旅游业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由最初的严重失调逐渐转向初步协调发展,整体上农业的发展要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山西省11个地市中只有朔州处于农业驱动的耦合发展类型,其他10个地市均属于旅游业驱动的耦合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云南省是我国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探究其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利于把握农业发展的方向,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耦合模型计算得到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根据协调度水平划分等级,最终确定云南省协调发展水平。[结果](1)2007—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呈阶梯式上升的趋势;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综合评价值呈波浪式曲线;2007—2011年资源污染治理水平综合评价值急剧下降,2011—2016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2007—2016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阶段。(3)2007—2009年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处于低度协调耦合, 2010—2012年两者处于中度协调耦合, 2013后过渡到高度协调耦合。[结论] 2007—2016年云南省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向良好态势转变,目前处于高度协调耦合。虽然耦合协调度较好,但耦合度较低,因此,应该积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内在价值体系的完善和提升,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价值体系构建的主要资源,探讨乡村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关系,强调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与应用。[方法]文章采用文献查阅法总结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结合旅游数据及具体的乡村民俗文化,通过归纳总结和分析比较法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河南省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及前提,休闲农业中融入乡村民俗文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活跃,此外在建筑、艺术、饮食、节庆及历史源流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结论]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发展重要作用,同时乡村民俗文化的恰当应用是持续健康发展休闲农业、提高河南省整体经济收入的关键,且为发展该省休闲农业、民俗旅游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8.
西南地区农业生态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评价,了解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方法]根据我国西南地区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相关数据,建立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模型对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当前我国西南地区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水平,且耦合类型处于勉强调和协调,整体上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协调状况上相对乐观;从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两者对比关系看,除重庆市属于经济严重滞后型外,四川、云南、贵州省以及西藏自治区均属于经济极度滞后型。[结论]我国西南地区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上整体处于中度协调水平,农业经济发展均比较滞后,我国西部地区应继续注重农业生态保护,并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方法]文章通过构建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GWR模型,分析1985—2018年京津冀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结果](1)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评价指数及二者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2)时间上,两者始终处于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程度整体较低,没有达到高度协调;空间上,各县域基本都为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冀中南功能拓展区高、冀西北生态涵养区低,整体处于濒临失调和基本协调之间;(3)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中南部高―高集聚,西北部低―低集聚;(4)耦合协调度驱动力中,农业人口占比、高程和坡度主要为负向作用,农业产值占比、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率及节水灌溉率主要起正向作用;高程、坡度、农业人口占比及粮食单产的影响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率、节水灌溉率及农业产值占比的影响程度大,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影响更显著。[结论]该文表明京津冀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耦合协调关系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功能区内耦合协调关系发展差距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京津冀三地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同度,评价目前京津冀农业协同水平。[方法]文章首先构建京津冀农业综合发展和农业三产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19年京津冀农业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熵値法对三地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其次,采用协同度模型测定京津冀农业综合发展协同程度和农业一二三产业协同程度,并进行分析。[结果](1)北京农业综合发展指标得分最高,天津其次,河北最低;从分项指标得分看,北京农业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最高,天津产业发展程度最高,三地可持续发展差异较小;京津冀农业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指标得分较低。(2) 2011—2019年京津冀农业综合发展的协同度值为0.52~0.82;京津冀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度在2016年之前均小于0.2,之后上升,在2017和2018年达到0.5以上。[结论]京津冀农业发展综合水平差距明显,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目前京津冀农业综合发展处于中高等协同发展水平,农业一二三产业发展处于中度协同发展水平,最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常态下河南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央制定4项新政策大力扶持休闲农业的新常态下,休闲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阐述河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在评价原则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以发展基础条件、协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3个系统层,选取41个指标,采用AHP方法对河南省159地区(县、区、市)的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并划分等级,并对2007~2015年该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河南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中,洛阳市洛龙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列该省第一,而新乡县则位列末位。并从创新意识、政府扶持、法律法规的完善、融资渠道、人才培训等方面提出提高河南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规律,为中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2004—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得分,再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2004—2017年中国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态系统得分始终高于农业经济发展得分;两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协调程度从中度协调过渡到极度协调。[结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发展“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农业,优化财政支农机构、重点支持具有生态正向外部性的项目。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以绿色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的协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新型城镇化引致都市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市农业发展倒逼新型城镇化协同高效推进;探究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耦合互动关系,对加快推动两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06—2017年武汉市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测度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耦合关系。[结果](1)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耦合关系显著;(2)两者耦合度C值在0.490左右变化浮动,2008年和2013年耦合度出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0.475和0.500;(3)耦合协调度D值处在0.290~0.627,耦合协调等级从中度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阶段,且时序演变呈现出小幅波动性、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结论]武汉市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处于不断完善中,时序特征变化明显。为此,武汉市应坚持贯彻实施"以人为本"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以打造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强化政策扶持的支持力度以保障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分析安徽省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和耦合态势,并结合区域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两系统相互影响模式。[方法]文章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从全省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结果](1) 2005—2020年全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指数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农业经济系统表现为逐年增加,农业生态系统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一级指标中仅生态压力指数表现为下降趋势,生态条件、产业发展、产业效益3指标均表现为增加趋势;耦合度由中度耦合向极度耦合发展,协调度从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过渡。协调类型则从农业经济系统极度滞后向农业生态系统严重滞后转变。(2) 2005—2020年各地级市农业生态系统综合指数年际变化较小,且区域差异小;农业经济系统年际变化大,且区域差异明显;区域耦合类型,2010年以前大部分区域处于农业经济滞后阶段,2011—2020年全区域农业经济滞后类型相对减少,滞后程度减低,农业生态滞后类型开始加重;其中,经济滞后类型主要集中在安徽西部的六安市、阜阳市、淮北市和亳州市,生态滞后类型主要集中在安徽南部和东部,包括黄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文章分别构建能充分反映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来研究农业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6年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耦合模型,评价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及其综合发展水平,最终探究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2008—2016年基本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程度变化的态势。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的耦合度从2008—2016年,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轻度失调再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低度协调到中度失调,协调作用由弱到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结论]该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积极打造当地农业生态旅游品牌,也要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优势资源的开发,改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度向更高的等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体系并研判两者是否协调及协调状态对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至关重要。[方法]文章基于2006—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AHP法、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定量测度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度与协调度。[结果]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成效显著。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 2006—2016年,农业现代化指数由0.215 4提升到0.781 6。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为中度耦合,处于拮抗阶段,这说明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存在失衡。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协调—勉强协调—初步协调5个阶段,两者的协调水平还较低。[结论]河南省应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提升农业供给能力,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休闲农业是现代经济与农业快速发展的产物,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能够实现休闲农业的发展,对自己甚至是整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阐述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访问发,收集河南省12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发展数据,并筛选得到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输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建立为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服务的DEA模型。[结果]之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从具体的角度上来说,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可实现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全面上来说,对休闲农业的投入可推动该行业的整体规模。[结论]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发展河南省休闲农业打下了理论基础,推动了重点发展技术、提高投资效率和投入物力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发展休闲农业为突破口,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总结我国休闲农业推进三产融合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休闲农业推动产业融合指明发展方向。[方法]基于国内文献检索平台CNKI,针对2000—2017年休闲农业推进三产融合的相关文献,采用可视化计量分析法分析了研究范围及引用下载情况,采用文献综述法梳理了我国休闲农业推进三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瓶颈问题和发展路径。[结果]2011年有学者开始关注休闲农业与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2011—2014年研究文献较少, 2015年快速增长,到2016年达最高,为16篇。2000—2017年,所有文献共被引用了217次,下载次数达到1.414 9万次。文献中出现较多的关键词有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发展、农业观光和农业发展。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的发展存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缺乏特色化、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产业融合度不够等问题,众多学者从挖掘各地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品的多元化和创新产业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结论]国内对休闲农业推进三产融合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主要涉及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发展、农业观光和农业发展。针对休闲农业推进产业融合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的建议较为宽泛,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协调水平研究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以"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框架模型构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2005—2015年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农业系统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近10年间,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持续提升,其中农业资源、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是2005—2010年经历了一个滞后型的发展过程;农业人口、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下降,2011—2015年处于滞后型发展阶段。甘肃省农业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波动上升,但整体水平仍处于低水平耦合、轻度失调阶段;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性及协调性呈现出阶段性和"剪刀差"的分异特征。[结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持续提升,但农业系统总体耦合协调性仍处于欠佳局面,农业人口和环境困境逐渐成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试图定量分析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关系。[方法]文章选取反映农业与旅游发展水平的当地农业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等指标为研究变量,构建VAR模型。并以2006~2015年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相关变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JJ检验、英格兰因果检验及变量方差分解,以开展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之间耦合关系分析。[结果]徐州农业与旅游业初步呈现耦合发展现象,同时耦合程度在不断增强;徐州市农业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较大,但是旅游业对农业的发展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结论]VAR模型检验结果与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实际情况基本一致,VAR模型可有效应用于分析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