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林县在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处穆棱——兴凯低平原。属于三江平原综合农业区划第六区。地理位置是,北纬45°23′—46°36′东经132°09′——133°56′,南和西南靠密山县,西北与宝清县相连,北部和饶河县毗邻,东隔乌苏里江松阿察河与苏联接壤。全县土地总面积9、329.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全县地貌属于三江平原大地貌单元,为丘陵平原区。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向东逐渐倾斜。共有低山丘陵,山前漫岗,沟谷平原、平原、低平原五种地貌类型。西北部横亘着完达山低山丘陵,中部有不连续分布的孤山残丘。面积2,097平方公  相似文献   

2.
一、自然概况勃利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区域上属于三江平原),地处北纬45°16′至46°37′,东经130°06′至131°44′之间,东靠七台河市、宝清、密山、鸡东县,西连依兰县,南与林口县交界,北隔倭肯河与桦南县相望。全县土地总面积为668万亩,占黑龙江省土地总  相似文献   

3.
张广财岭、老爷岭地区(以下简称两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隅,其位置当东经126°33′—131°41′,北纬43°24′5″—46°9′。行政区划主要包括牡丹江地区和松花江地区三市十一县。总面积七万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五点五,而林地面积几为全省林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森林复被率为百分之五十点九,是我省仅次于大、小兴安岭的主要林区。但是,大、小兴安岭气候严寒,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动物种类以大型动物占优势,和张广财岭、老爷岭明显不同,形成南北对峙之势。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最北部。地处北纬46°26′~53°34′,东经119°30′~127°。北部以黑龙江与苏联为界,西部与呼伦贝尔大草原相接,东部与松嫩平原比邻,向南呈舌状延伸到阿尔山一带。  相似文献   

5.
金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平山林场泉河施业区内,距哈尔滨市75km,其地理位置为127°15’~127°19’E,45°10’~45°14’N.总面积2190hm2。1994年、它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互自然景观平山地区巍巍的群山、茫茫的林海、荡漾的湖水,构成一幅瑰丽的画卷。这里是春季郊游、夏季避暑、秋季赏叶、冬季Rat$的旅游胜地,也是理想的科普园地。1.1生物景观本区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张广才岭东段余脉。植物资源丰富.在高大乔木下面生长着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春季顶冰花冲破枯枝落叶层,失明R春寒.顽强地盛开、紧接着其…  相似文献   

6.
一、湘南的自然概况湘南地处湖南省南部,地理座标为北纬24°38′~26°51′,东径111°00′~114°14′,包括零陵、郴州两个地区及衡阳地区的祁阳、常宁和湘潭地区的酃县,共计二十五个县市。土地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2.9%。全区总人口979.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6.1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2人。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平耕地1.05亩,人平山地6亩,由此可见,湘南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山丘区。  相似文献   

7.
肇东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约东经125°20′—126°20′,北纬45°20—46°25′。全县总土地面积约650万亩。草原面积15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3%。可利用草场面积13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0%。其中打草场81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1%。这些草场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前言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北端,地理座标为东经121°11′~135°5′,北纬43°23′~53°33′。黑龙江省幅员辽阔,面积为46万余平方公里。全省地域由三大山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老爷岭、张广财岭),两大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丘陵漫岗等构成。全省绝大部分地处温带,仅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按中国植被划分的原则,我省的植被可划为三大植物区域32个植物群系即: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包括1.红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林群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湖南土壤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土壤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提出利用保护措施,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一、土壤资源的特点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南岭以北,介于北纬24°39′—30°08′、东径108°47′—114°15′,之间。土地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合3.177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据统计,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疆,地理位置东经121°11′—135°05′,北纬43°35′—53°33′是我国泥炭重点分布省分。为了开发黑龙江省的泥炭资源,我们就全省的泥炭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是我国耕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1 耕地资源现状及优势1 .1 耕地资源丰富 ,人均占有量多根据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结果 [1] ,到 1 995年底 ,全省耕地总面积为 1 1 771 463.55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 4 .9% ,总面积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耕地以旱地为主 ,面积 1 0 82 31 2 0 .94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 91 .9% ,其次是灌溉水田 ,面积80 31 69.47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 6.8% ,水浇地…  相似文献   

12.
五大连池位于我国北部边陲,黑龙江省德都县城西北二十公里,东经126°00′~126°26′,北纬48°34′~48°48′处。总面积约七百平方公里。五大连池风景资源包括十四座平地拔起的孤立山头——火山锥,五个互相连通的熔岩堰塞湖——(五大连池),和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裸石熔岩台地——石龙。石龙是由近期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形成的,形成期较晚(距今260年前),原状保存比较完整,火山地貌丰富而且集中,因此有天然火山博物馆之称。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位于北纬24°30′——30°04′,东经113°31′——118°29′,属于中亚热带地区。气候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年均降水量为1314.4mm 1934.4mm,≥10℃积温5,044℃——6,339℃,无霜期241天——304天。省境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间丘陵起伏,北部为鄱阳湖平原,整个地貌就象朝北敞开的马蹄形盆地。山地丘陵面积大,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4%。在长期的人为破坏下,一些山地丘陵的森林生态系统发生逆向演替,逐渐被次生的草被所取代。各地区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大片的、零散的草山、草坡,与鄱阳湖滨地带的滨湖草洲一起,构成了江西省的“三草”资源的基本格局。江西省的“三草”资源,在成因、类型、分布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北方的原生草被。综合分析草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合理利用草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处东经108°47′—114°16′,北纬24°39′—30°08′之间,东西宽667km,南北长774km,全省土地总面积21.18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湖南三面环山,东部为幕阜山、罗霄山等呈北东向雁行排列,海拔1000m左右,南部为南岭山地,海拔约1000m,西部为雪峰,武陵山脉,海拔1500m左右,中部丘岗起伏,盆地珠串,地势由海拔500m左右向北东方向逐级降低,北部为洞庭湖平原,海拔仅30—50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土地面积仅次于台湾岛,为我国第二大岛。全岛总面积为3.39万平方公里(折5086万亩)。它位于北纬18°10′至20°10′,东经108°37′至111°3′之间,属于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优越,热带资源极其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台风、寒流以及土地瘠薄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海南岛粮食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单产有所提高,1978年全岛粮食作物单产为237.32斤到1987年单产为349.35斤,提高47.2%。10年间  相似文献   

16.
吕梁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介于东径110°22′~112°19′,北纬36°15′~38°43′之间。全区总面积2109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区面积189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多。辖十三个县,238个乡镇,264万人。 全区为山西沙棘资源重点分布地区,县县均有沙棘分布。近年来,有关单位对这一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山区人民驱穷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垦区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 ,分布在全省 54个县 (市 ) ,土地总面积5.6 2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 1 2 .5% ,现有耕地 2 0 5万公顷 ,林地 84.8万公顷 ,牧地草原32 .9万公顷 ,水面 2 8万公顷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   1 .资源丰富 ,农业生产规模大。黑龙江垦区资源丰富 ,人口少 ,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1 2 .5% ,而人口是全省的 4.2 % ,人均耕地1 .2 9公顷 ;水面面积 2 8万公顷 ,是黑龙江省水面面积的 35% ,垦区境内江河众多 ,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等四大水系 ;…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地形复杂,北为大、小兴安岭占据.东部为完达山、张广财岭山地,西部接呼伦贝尔高原,中部则为松嫩平原,北自漠河(北纬53°30′),东起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点(东经135°20′)、南北相距跨纬度达 10”以上;东西相距跨越经度达 13°以上,故水热条件不一致,影响了植物组成,植被类型也有差异。 植被是最能综合反映各自然地理要素,是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因此植物区划对于充分合理地利用植被资源,以及合理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重大意义。黑龙江省北部的大兴安岭和黑龙江上游一带为寒温带针叶林;南部小兴安岭一完达山区划温带混交林。明显的反映出植被分布以温度为主导的纬度地带性。东部山地,距海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临近,黑龙江省也将随着中国农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如何利用农业突出优势,探索发展黑龙江省农业新领域等问题日益突出。  一、黑龙江省农业的战略地位  黑龙江省的农业 (尤其是种植业 )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和西部的嫩江平原,两大平原总土地面积为 32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70%,占全省耕地总面积 95%。解放以来,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区际意义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集中全省 80%以上的人口, 80%的耕地,生产占全省 89%的粮食,提供全省 91%的商品粮和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绥化地区水资源评价及2010年用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化地区位于松嫩平原东部.即东经124°50’~128°30’.北纬45°30’~48°05’、总面积34314km2。全区现有人口525万人、耕地2158亩。全区易旱面积1000万亩,其中严重干旱面积460万亩.主要分布在西部5市县。全区涝区面积1516万亩.其中易涝面积723.8万亩,主要分布在海伦、绥化、望奎等东部市县。建国后的40多年中,有13年发生大涝,有3年发生大旱灾、而春旱几乎年年有。全区现有大中型水库门座、小型水库57座.设计总库容5.25亿m3。万亩以上灌区32处,设计灌溉面积126.8万亩。现有机电井15143眼、实灌194万亩。目前全区水利工程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