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一种市场化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有效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在我国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从国际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演变脉络着手,分析了国际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国际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现状和主要品种,并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研究分析了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为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用衍生产品与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金融市场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创新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信用衍生产品在大大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本文分析比较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在论述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互动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用衍生产品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并在过去十几年里高速发展,迅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发展速度最快、最富创新意义的金融产品之一。金融危机爆发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要求对其进行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2009年以来,各  相似文献   

4.
次贷危机发生后,曾经迅速增长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金融产品急剧萎缩.本文以美国为例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萌芽与发展、过度发展和萎缩.对三个阶段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和绩效进行分析,得出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规律: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金融市场承受限度内,风险能被吸收,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但当超出市场承受能力,信用衍生产品反而会放大风险,并外溢到整个金融市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应遵循规律,加强监管,避免市场过度膨胀.  相似文献   

5.
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是重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影响,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认为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市场容纳能力限度内,市场能够分散吸收,提高金融效率;反之,超出市场限度,就会放大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6.
唐路军 《金卡工程》2009,13(3):195-195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引发了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定价资产组合管理的变革并将对金融市场的结构和效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在促进风险转嫁和分散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本文对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CDS会计计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以信用违约互换(CDS)为代表的信用违约产品交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会计角度上看,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远期、掉期、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计量上已实现与国际准测的接轨,但是对信用违约互换等信用衍生产品并无明确规范。本文探讨了信用违约互换的基本概念,并通过比较04版和06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担保合同的不同规定,简单介绍违约互换的会计计量方法发展进程。最后,结合国内金融机构信用违约互换会计计量现状,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标  周长富 《金融纵横》2013,(11):58-64
随着信用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美国金融危机和"伦敦鲸"事件的爆发,揭示了信用衍生品的自我扩张机制在转移风险的同时也会不断累积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必要性,提出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而且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针对信用衍生产品的高风险特性,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需要从机制和原理出发,借鉴国际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经验,在发展过程中应以利率类简单的产品体系为主,避免产品链条过长、产品结构过于复杂而形成的风险;商业银行应建设产品结构体系、加强管理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完善市场环境,推动其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用衍生产品是重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影响,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认为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市场容纳能力限度内,市场能够分散吸收,提高金融效率;反之,超出市场限度,就会放大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0.
信用衍生产品因其可交易性、高流动性和杠杆效应等特征,对于信贷资产的定价、风险转移以及收益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实,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结构形式、运用信用衍生产品进行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银行家》2011,(6):12
信用债占比偏低、信用产品市场发展迟缓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投资人信用风险分散和对冲机制缺乏是中国信用产品市场发展迟缓的主因。创新推出信用履约保险产品,积极培育信用衍生品市场,稳步推动资产支持证券和抵押债务凭证产品的创新发展,是推动中国信用市场发展的关键。构建包括信用债、资产支持证券、抵押债务凭证、信用衍生产品在内的信用产品体系,建立适合信用产品现券与衍生产品交易的市场体系,是我国信用产品市场建设的长远目标。加强对高风险信用产品市场监管、审慎防控信用产品市值泡沫、  相似文献   

12.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2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商品交易所推出包括英镑、法国法郎、日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六种外汇期货合约以来,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易品种迅速增加,据国际金融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国际金融市场衍生产品已高达1200多种,这些衍生产品在原生金融产品基础上组合再组合,衍生再衍生,形成了全球巨大的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3.
信用衍生产品有关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明华 《金融论坛》2005,10(3):45-51
本文结合信用衍生产品与保证、保险以及银行风险参贷业务的比较,细致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性质,并就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应注意的法律问题进深入探讨。本文认为: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缓释银行监管资本要求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我国有必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创造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及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在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本文还就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如何合理参照适用ISDA制定的标准文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1引言我国的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随着它的建立,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会更加迅猛,我国资本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目前,信用衍生产品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衍生产品之一。图1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结构图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是最基本的信用衍生  相似文献   

15.
信用衍生品同其他的金融衍生产品一样对金融稳定性具有双重性质的影响.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在市场完备的情况下,信用衍生品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由于现实情况下信用衍生产品的系统构建尚不完善及其市场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缺陷,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稳定性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梅明华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3):45-51,63
本文结合信用衍生产品与保证、保险以及银行风险参贷业务的比较,细致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性质,并就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应注意的法律问题进深入探讨。本文认为: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缓释银行监管资本要求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我国有必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创造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及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在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本文还就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如何合理参照适用ISDA制定的标准文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我国的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随着它的建立,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会更加迅猛,我国资本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目前,信用衍生产品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衍生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荣芳 《上海金融》2007,(11):60-62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衍生品交易几乎垄断了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利率型产品仍是主要交易品种,但信用衍生品已逐渐成为衍生品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发现,信用衍生品是美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产品,然而其近几年的发展明显趋于投机套利功能,其有效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功能则被弱化。在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信用衍生品加剧了市场的动荡,使许多银行和对冲基金面临巨幅亏损。本文认为对信用衍生产品应有客观的评价,应趋利避害引入中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9.
魏梦雅 《投资与合作》2011,(11):193-193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急剧扩展.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现,其更是在08年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而在我国,金融行业起步较吮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更是滞后,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不足难以满足市场主体的迫切需托更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产生制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三个新特点: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日趋扩大,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风险防范问题日渐突出,并由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带来深刻影响。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到来。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国内商业银行应当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选择适当的产品切入金融衍生市场,并注重提高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防范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