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可以增加组织化收益,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合作组织的收益不但表现在价格上,而且可以在规模经济中表现出来。通过对农村合作组织的经济博弈分析发现,农村合作组织就是基于合作后能够给多方主体共同产生效益最大化,从而共同分享合作剩余,也为政府引导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制度范式。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绩效主要体现在制度激励、克服“农户+公司”模式弊端、实现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以及降低交易费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村生物质能资源种类繁多,利用技术多样。发展生物质能产业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为农民节省开支并提高农民收入,对产业链也具有延长效应。因此,广西应成立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专项资金,聘请专业人员对生物质能产业进行规划以及维护,不断学习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物质能技术以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  相似文献   

3.
农村环境治理不足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环境主要是指农村居住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污染、种植业和养殖业产生的污染、乡镇企业造成的污染三种类型。农村环境治理不足主要是由于农村环境的公共产品特性及由其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应通过建立环保组织机构、加大并充分利用政府的财政投入、改变二元化治理结构、积极开展广泛的公众监督等措施来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农"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稳定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采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机制框架图,阐述了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农村就业政策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村丧偶妇女,在社会生活中面临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她们不仅遭受经济、情感、社会等多重排斥,难以挣脱以丈夫为中心的家庭网络,在"母体家庭"网络中始终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而且往往会走向贫穷,成为农村新的贫困对象与社会弱者。丧偶妇女自身、农村基层组织、政府部门应探索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帮助农村丧偶妇女摆脱困境,增强其获取资源、抵御风险的能力,防止农村贫困现象的反复与蔓延。  相似文献   

6.
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和人口压力,作为我国农村经济主体的农民对土地的拓荒一直在进行,土地拓荒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通过模型的构建来对农民过度开荒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由于拓荒导致的负的外部性转嫁给了非农部门使均衡点向上移动,单个农民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使农民更倾向于选择过度拓荒。对比城镇居民收入来说相对过低的农民收入也是诱致农民过度拓荒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英梅 《全国商情》2011,(13):67-68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间的收入水平也拉开了差距,其中农村女性贫困化问题尤其突出。本文针对此问题分析了特征和动因,提出了以下应对的策略和办法: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保障机制;提升农村女性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突出济贫事业的"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农村经济贫困的重要根源,要改变农村“知识贫困”的面貌,必须从农村义务教育抓起,而教育投入问题始终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用现代公共财政论对农村基础教育这一社会服务化产品进行了公共财政定位,针对现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农村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应当由政府财政支出作为保证。只有采取措施,完善政策,切实强化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才会改变目前的弱势状况,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失信行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学根源,该文拟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次数的多寡入手分析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少失信行为产生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成本收益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动力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城乡预期收益的差异的结论;同时运用供求理论分析了对输入地的影响,包括对输入地就业的影响、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对雇主的影响,认为农村务工人员的流入对城市居民就业产生一定替代效应,但同时也给另一部份人带来正面效应,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政策并不一定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家电下乡中农民参与度的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各地区农民参与家电下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农民参与度较高。从产品档次看,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民在高档品中的参与度较高;在中档品中,中部地区农民参与度较高,其次是西部较发达地区;在低档品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民参与度较高,东部地区偏低。  相似文献   

12.
家电下乡政策效果分析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电下乡"政策在全国推广实施引发了各界学者的广泛争论和研究,各界学者对"家电下乡"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四个方面:"家电下乡"对拉动农村消费、减少城乡差距的效果,农民购买者、生产和销售厂商的综合影响,实行直接补贴的方式是否科学有效,产品型号和价格限定的效率和影响。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后发现,各学者对"家电下乡"政策褒贬不一:共同的认识是我国现阶段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减少城乡差距;意见分歧体现在"家电下乡"政策的效果有正面性和负面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法律经济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和完全理性假设,使其具备了主流经济学的一般性和易处理性的特点,但由于法律经济学缺乏对经济个体行为的分析,从而导致法律经济学无法实现与现实的一致性。法律经济学应该借助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赋予经济个体以有限自利和有限理性假设,借助前景理论,为法律经济学的拓展提供现实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量的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力量。农民进城就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影响,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家乡——农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笔者在2010年寒假期间对袁村寺村的农民(留守在家的老人和春节返乡者)进行了访谈,并结合有关方面的研究,概述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农村的影响,最后针对当前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奢侈消费辩证观:经济学、社会学双重视角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一边是内需不足,急于扩大消费,刺激内需,拉动经济;一边是炫耀式奢侈消费产生的社会弊病.自古以来,奢侈消费备受争议,中国正面临一次哈姆雷特式的抉择.本文对奢侈消费予以较为全面的评析,总结出中国式奢侈消费的特征,并提倡基于技术创新的新式奢侈.  相似文献   

16.
《西部金融》2012,(2):52-58
本文在不同学派货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流通中现金的特征及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运用计量方法论证了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货币政策演变对我国流通中现金的影响。进而论证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进一步发展的鲍莫尔模型,及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以流通中现金为研究主线,引入货币政策演变这个虚拟变量,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论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一个村庄的住房消费行为的结构化理论分析,我们发现:传统消费文化对农户的消费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而现存制度对农户的消费行为具有直接影响;消费者会对制度变迁做出积极的反应,而不仅仅是消极被动地遵从;在制度和行为的交互作用中,制度制定者、执行者以及消费者应该反思那些具有消极作用的意外后果,并对制度和行为做出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8.
“家电下乡”是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的重要举措,其战略目标的实现,物流是保障。“家电下乡”的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信息成本、回收物流成本、资金成本等。应通过选择最佳物流路径、建立物流节点和建立物流战略联盟等方式形成完善的双向物流体系,以节约“家电下乡”的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1],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规章制度秩序、法律规范秩序等方面的建设与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比,还相当不完善,因此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仍存在不少的违规行为.通过对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中各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可提出一个简化的博弈模型,从而以此为基础提出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