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视角对邯郸市统筹城乡发展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邯郸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其次借鉴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进经验,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邯郸市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1979~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背景,以安徽省为案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城乡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的实证分析,并运用2002年投入产出分析城乡居民消费对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淑娴 《山西农经》2020,(5):106-107
计件工资制于1956年在我国推广使用,是我国宣纸行业工人薪酬分配的主要方式。宣纸行业普遍存在的老职工逐渐退休、新一代熟练技工断层风险。对中国宣纸集团进行个案考察,分析计件工资优势与弊端,探讨宣纸行业选择适当绩效管理工具和工资分配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寻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方法,从耕地非农化风险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方法: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在耕地非农化中,各权利主体所担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假设各权利主体参与征地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各权利主体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中央政府占26%,地方政府占22%,村集体占17%,农民占35%;运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测算耕地非农化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缩小征地范围、尊重农民意愿为条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不仅体现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农民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山东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帕加诺模型,对1981-2005年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是高度正相关的,说明如果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良好,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山东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A科研院为例,探讨了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高层次人才断层、人才结构性短缺、干部队伍固化、人才制度不畅等问题。分析当前科研单位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形势,提出了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体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等对策措施,为提升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以深圳为例,使用生态生长模型定量分析深圳企业增长趋势,引入多智能体进一步模拟和探讨了企业密度依赖下的增长过程。研究表明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保障企业的生态发展环境上,深圳企业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应进行技术和组织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采用多智能体模型能较好实现对企业增长模式的模拟。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依据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数据,构造和使用金融相关率、金融支农程度等指标,使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明确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辽宁省的有关金融发展理论和政策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入股合作社从自愿组合到合作瓦解,再到村集体组织主导的合作社的强制性演化的内在机制,揭示合作社价值攫取及绩效增长的规律性问题。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合作社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自愿合作瓦解,村集体组织为获得攫取土地价值的机会进而推行合作社的强制性演化;(2)当土地发展性价值尚未凸显时,农户愿意放弃土地发展性价值而获取农业绩效增长;(3)当土地发展性价值超过绩效增长量时,合作社强制性演化将瓦解。研究结论:(1)村集体组织与农户的价值攫取关系,即农户获取的绩效增长能够弥补其放弃的土地发展性价值是强制性演化的前提条件;(2)强制性演化一旦瓦解,村集体组织与农户会围绕土地发展性价值展开争夺,产生高昂的谈判成本,因此,需尽快界定土地剩余产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广东省佛山市实际,就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基于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维度分析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机制,探究治理机制完善途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因子分析、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1)农地整治项目契约治理包括控制权配置、风险分担、利益分配和关系协调等机制,关系治理包括信任、承诺、沟通和合作等机制;(2)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机制的评价(3.50/3.62/3.44)整体处于"一般—比较满意"水平,对政府主导整治项目的评价得分(3.50/3.62)高于非政府主导整治项目得分(3.44);(3)契约治理首位障碍因子为风险分担,关系治理首位障碍因子为沟通;(4)政府主导整治的首位障碍因子为变更通知/技术交底(障碍度5.54%/5.41%),非政府主导整治的首位障碍因子为风险处理程序(障碍度5.42%)。研究结论:合理分担风险、加强信息沟通,是完善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当前农地整治仍应以政府主导为主,非政府主导作为重要的补充形式,还需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下,2018年招商引资突破万亿元大关,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8%,居全国第一位,为全国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提供了一个以投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样本。为呈现投资与经济高速增长动态关系,本文以2000~2018年贵州省经济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受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增长不稳定、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会消费、劳动力投入、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出口。因此,未来经济工作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与服务,推动招商引资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着眼于探讨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从县域金融结构的角度,把金融机构变量纳入传统的经济增长分析模型,并使用2008—2011年浙江省的样本数据发现,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结构更适合于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占市场份额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研究同时发现,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是目前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FDI、固定投资以及对外贸易等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并没产生明显的影响;资源利用效率的不高是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在改革的进程中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为切入点,围绕温江万春镇云湖天乡项目区等四个区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点,总结经验、分析可能出现的遗留问题和下一步有无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探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连续推进的办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是近年来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以工资拖欠最为严重.本文主要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农民工权益缺失现象的原因,并认为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农民工排斥的社会认知是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根源,进而深入探讨了城乡二元制度在实践中影响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逻辑.只有政革现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对农民工歧视与排斥的社会认知,才能真正根除欠薪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开发区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不同时期开发区的供地政策和增长方式。研究方法:将土地要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土地要素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功能是在变化的,其经济增长源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弱化,技术和制度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大。研究结论: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于土地内涵式扩张的基础之上,其特征是提高土地集约度和减弱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途径是提高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相似文献   

17.
地勘工作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地勘单位由纯事业单位逐步向企业化过渡.随着地勘单位"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路子"的不断深入,地勘队伍的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地质勘查体系尚待完善,地勘单位的智力技术资本得不到有效转化;另一方面地勘单位内部存在机制体制不活等问题.文章以宁夏地矿局为例,提出了建实建强公益性地质队伍;加快实施商业性兼做公益性地勘队伍的企业化建设;争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建议措施,推进地勘单位内部改革,为迎接各项新挑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推进了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涌现出共享经济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新模式——共享农庄。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实地探访了江苏省、海南省、安徽省10处具有代表性的共享农庄及其利益相关者,总结了我国共享农庄的5类共享主体、6种共享机制以及4类共享模式,指出了现有共享农庄机制的不足,阐述了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从理论到实践对优化共享机制提出建议,以期完善共享农庄理论,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浙江农民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进行特质性分析,探究浙江农民企业家创业精神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民企业家创业动机逐渐由经济需要转化为社会需要;其人格特质主要有进取导向、风险导向、创新导向3方面特点;改革开放政策、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共同孕育了浙江农民企业家的创业机会;浙江农民企业家凭借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感知和搜寻创业机会,并依靠经验积累、社会资本和认知渴望度整合创业资源,成就了一个个成功的创业案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目前我国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一种监督、两类体制的模式,分析了存在的信息传导机制不活、监督检查机制低效、刚性约束机制缺位等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其存在问题和矛盾是制度供求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