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EVA理论在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责任公司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一般被称为"代理问题".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一致化或者缩小利益的差距,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公司采用前后的一些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基于奖金计划的EVA,将促使经营者更有效的利用一家公司的资产,并且有助于降低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企业目标理论为基础展开对经济增加值(EVA)与平衡计分卡(BSC)的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得出,EVA与股东价值最大化、BSC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本文就股东价值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融合问题提出了新价值最大化理论,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将EVA与BSC融合的基于EVA的新BSC指标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3.
适于股权分散型公司的传统单委托代理理论关注的仅是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实践表明,在股权集中型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存在代理问题。本文通过综述及评价以往文献从双重委托代理角度阐述公司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司业绩评价重要指标:经济增加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加值(EVA)又称超常收益,是指公司收益中超过公司对收益的总体平均期望值的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财务分析指标,更是一种管理模式与激励机制。运用EVA的目的不仅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更是公司利益相关利益的实现。运用EVA提升企业价值的基本方式应以投资资本回报效率及增长率而定。  相似文献   

5.
所谓经济增加值(EVA),简单地说,就是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也就是一定时期的企业税后经营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为正值,表示公司获得的收益高于为获得此项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即公司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相反,EVA为负值时,则表示股东的财富在减少  相似文献   

6.
EVA薪酬激励模式是以EVA作为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的基础,兼顾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企业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薪酬激励模式。EVA薪酬激励模式的有效运用,使得作为企业行为主体的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有效地统一到创造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营活动上。  相似文献   

7.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异质性"理念建构于传统"股东所有权理论"与"资本信用理论"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异质性"理念主导了公司控制权配置,但这种配置模式忽略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在强调股东利益保护的同时导致了债权人权利保护的相对缺失。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现实已经得到了公司理论与公司实践的有力佐证,并不断地催生着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结构性修正。  相似文献   

8.
基于EVA的薪酬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薪酬激励机制的会计指标偏好于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而忽视了对本公司价值或业绩的评价 ,不能有效保护公司股东的利益 ,而基于EVA的薪酬激励机制能真实反映公司内部信息 ,使管理层更加注重企业的价值增长和持续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单丽晖 《企业家天地》2007,(10):219-220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是股东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方式,它关系到股东的现期收益与公司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不同股东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进而关系到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大股东滥用职权,使得上市公司对于股利政策不够重视,很少考虑中小股东利益,而主要以大股东利益最大化或融资最大化角度出发制定股利政策。本文主要针对股利政策分配中的短期行为和"一股独大"等问题,运用股权理论和财务理论,探索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制定稳定股利政策、规范上市公司分配方案等问题,以期解决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即股东、贷款人、管理人员和职工等一切与公司有利益联系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由于各方利益不一致,经常发生经营者不为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努力的问题。为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内部审计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经营风险最小化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然而,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缺陷,为此,本文评介一种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新方法———EVA理论,并阐述了EVA理论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申小股东权益,是证券市场完善的重要内容,也是证券监管的首要目标。本文通过区分所有者为知情和不知情两种类型,分析了转型经济中知情的控股股东与管理层合谋与监管问题。研究表明:在所有者都不知情的条件下,所有者监管的概率取决于监管成本、监管收益以及管理者可能进行合谋的概率;而管理者合谋的概率取决于合谋收益、所有者监管概率以及合谋失败后所带来的损失和惩罚;在所有者分为知情的内部大股东和不知情的、分散的外部小股东的时候,知情的监管者因为有合谋带来的收益,将会降低其监管的主动性,使合谋的概率上升。  相似文献   

13.
在集中型股权结构的现实背景下,对集中型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综述性研究。针对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问题、小股东对经理层的监控不利问题、大股东对经理层的监控过度问题以及政府控股型商业银行治理风险的特殊性问题,分别提出如下对策建议:赋予企业内部人剩余收益权和由少数几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由持股数量足够大的大股东对经理层进行监控、分权控制、减少政府对银行的控股数量和干预,以及加强对政府控股型银行的私人监控等。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契约理论要求在变化了的生存环境与竞争环境中寻求对企业发展有利的社会资源并订立资源交换的契约,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现今,在“企业社会责任”这样一个目标混乱的口号下,企业被动地承担标准不一的社会责任,管理者面对各种不同的又相互冲突的利益目标变得束手无策,导致企业行为的混乱,最终要通过改变企业治理来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企业国有资产法》的立法过程和调整范围,指出《企业国有资产法》对企业国有资产的权益归属和管理体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监督问题、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等重大事项均做出了规定,在防治国有资产流失、构建国有独资公司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将传统的政企关系转化为现代公司制度下的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部董事制度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一项重要的制度。独立的外部董事 ,可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 ,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 ,协调内部董事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特别在防止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方面 ,外部董事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外部董事制度还具有提高股东财富 ,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等作用。外部董事制度应解决好薪酬、独立性、比例等问题。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 ,保护投资者利益 ,有必要引入外部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已基本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股份的全流通,解决了大小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问题。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对管理层激励的有效方式,可以达到吸引人才、降低代理成本以及有效减少管理层短期行为的目的,在公司激励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股改前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特点入手,讨论股权分置改革给股权激励带来的主要变化以及股改后管理层股权激励存在的对价依据不明确、股权激励被滥用、管理层短视行为等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后,提出了全流通背景下股权激励措施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小股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现实中,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却较为普遍,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有必要探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分析中小股东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几点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保障公司以及股东合法权益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制度。由于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诉讼利益与风险的显失均衡,以及股东"搭便车"心理的存在和我国"厌诉"思想的束缚,致使股东缺乏提起代表诉讼的积极性。需要正确处理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利益与风险失衡问题、原告资格问题和原告股东处分权的问题,建立起股东诉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