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凯 《经济研究导刊》2011,(31):259-260
民间玩具作为人类有意识创造出来的一种物质形态,它的第一属性是作为一种物态文化而存在。民间玩具作为人类文化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自身无可避免地携带有浓郁的文化特征。其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玩具本身作为物质文化存在以及其内部蕴涵的文化因子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西北民间民俗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特征和地缘特色的重要性,揭示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既是民间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因,也是取得巨大经济价值不可缺的因素。这种把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同拉动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不失为是一种比较现实、可供借鉴的发展民间民俗艺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刘迅 《经济研究导刊》2009,(26):222-223
作为一种本原文化,西北区域民间剪纸艺术具有较为完整的视觉思维体系。从视觉思维体系中简化、自由的形式特征、独特的意象美学结构以及内在运动的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对动画艺术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丰富动画艺术内涵、促进西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卢铿 《商周刊》2011,(12):117-117
人类的文化,从来就是审美和艺术的文化。审美文化是当代社会生活日益表象化、情感化和时尚化的总体情态。审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不关注审美和艺术的民族,是一个浅薄的民族。居住的文化取向,从来就没离开过审美的领域。审美,是艺术创造最基本的源泉。人类正是在对自然和人文的审美中,通过居住的视觉语言,使自己在精神上感受并融合于大自然。从原始人类的棚屋开始,住宅建筑艺术作为人世间最庞大的人文形象走过了数万年的历程,写下了人类文明的页页史章。传统艺术思想的每一次兴起和流变,  相似文献   

5.
单秀梅 《大陆桥视野》2012,(14):125-126,128
本文作者作为绣塑发明人,对新疆民间工艺美术新品种绣塑,从创作技法、艺术表现力、审美特征、艺术价值、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绣塑艺术的创作规律,展现绣塑艺术的独特魅力。这是第一次对绣塑这一工艺美术新品种进行探索性的理论研究,对促进绣塑艺术和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显琳 《城市建设》2010,(3):259-260
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它是民间美术的基础和母体艺术,是现代平面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及其特征,探讨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民间信贷作为我国信用体系中的一种非正规信用形式,因为一直没有合法身份而不得不处于地下活动状态.推进我国民间信贷合法化,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减少经营风险有着重要意义.在引导民间信贷合法化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消极自由原则;二是区别对待原则;三是循序渐进原则.  相似文献   

8.
建筑艺术是当今艺术范畴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而建筑艺术又离不开建筑结构,建筑结构一方面要符合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等各方面的规律,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和对精神愉悦的需求;另一方面它还要体现心灵文化和凝聚民族文化,体现人类生活习俗。建筑艺术的结构美在中国建筑艺术中曾得到完美诠释。它将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传统文化、民间和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说,也具有奇特性和区域垄断性,因而能够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文化资源之一。民俗风情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  相似文献   

10.
周菁 《现代经济信息》2013,(12):344+355
在务川傩文化中,傩面具是不可缺少的道具。傩面具由民间艺人雕刻绘制,是一种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务川傩面具展示出原始古朴的审美风格,具有鲜明独特的装饰性及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特征。通过笔者的分析,此种工艺美术品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还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它不仅能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开发,还能做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最后还可以作为务川仡佬族旅游开发的宣传品进行利用,值得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问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它是民间美术的基础和母体艺术,是现代平面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中国民问剪纸艺术及其特征,探讨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社会的发展就是文明的进程。文化学之父泰勒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指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综合体。”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本身也成为文化的部分。文化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般来讲,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然而,无论如何划分,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发展而存在,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活动的文化研究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本文拟就从现代经济社会中…  相似文献   

13.
申亚丽 《大陆桥视野》2014,(18):124-12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它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或民间传统,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视觉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它的种种表现形式及其作为视觉符号的本质意义和它独特的审美趣味特征;其中作为其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在当今张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台的大环境中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15.
文化,CUIfUre或Civilization,原意指培育或教化。从状态看,文化即人类财富总和,狭义上主要指物质财富之外的精神财富。因为财富具有积累性,所以文化是人类社会通过一代代的培育和教化,形成的一些如社会组织制度、生活观念等成果;从过程上看,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的沉淀过程。金融,资金资源的配置。尽管配置在理论层面属于经济学范畴,但在现实世界中,会受到社会制度、人性特征等要素制约,这些要素又是文化的核心属性,因此金融必定受到文化的影响。公司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也是社会文化存在的主要形式,因为不论其管理者还是员工都会通过其文化影响公司的行为,继而影响公司的金融政策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作为一个系统,自身是不完善的。试图在不可能完善的传统艺术形式中寻找尽善尽美,结果只能脱离生活,脱离时代,使艺术走向衰落。——无视西方文化而拚命维护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自甘沉沦的做法。至于幻想在传统文化中寻求自我完善,更是死路一条。只有发展和创新的观点,勇于拿来和勇于超越的观点,才能促使艺术走向新的境界。——没有变化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大量运用与落后生产力相联系的古老艺术形式,无疑是对人类现代文明的嘲弄,是对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束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也是相对开放的。夜郎自大、食古不化、试图割断与外界联系的做法,都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当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生活发生抵触时,必须抛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的部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创新,应是一种哲学上的扬弃,把脏水泼出去,把该子留下来。  相似文献   

17.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本文从线条美、色彩美和结构布局美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对唐卡绘画艺术作审美特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浅谈协调艺术的系统特征宋雅丽协调,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管理现象,也是办公部门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能。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作为开放系统的人类社会,其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同外界的能量互传与信息的交换,而协调工作也就越来越成为社会中枢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木雕,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是我国民间诸多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文化生产(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化品作为商品生产对群众性的文化生产劳动积极性的调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用采实现生气勃勃的文化走生产、促进文化经济发展和繁荥、促进现代精神财富创造的重要经济杠杆。发展商品性文化生产的基本要求是:(1)完善的艺术形式与健康的意识相结合是文化生产固有的要求;(2)搞好艺术使用价值的创造和消费者0态相对接;(3)确立起文化生产适应于市场需求的观念。文化生产有两种模式:生产与需求良性循环与不良循环。商品性文化生产中出现的庸品排挤良品现象和“市场失灵”,其深屡根潭是商品性文化产品的内在矛盾:艺术、社会价值与商品价值的矛盾。市场机制对文化生产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促进文化生产发展的有力杠杆,但也有诱发文化艺术活动畸化的负效应。在发展商品性文化生产中需要搞好兴利除弊,其关键是:构建起能实现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完善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