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晶 《商》2014,(21):280-280
所谓篮球意识指的是篮球运动者在大量的篮球运动中通过大脑积极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机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够正确反映篮球规律的心理素养。运动者具有良好的篮球意识对参与篮球运动将产生积极作用。笔者在文章中基于自身多年的篮球教学和篮球训练经历,简要地论述了对学生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以供广大同仁们参考,共同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能够灵活地远用各项技、战术,这就是篮球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其中教练员的训练技巧,是其中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3.
武蝉娟 《商》2014,(28):233-233
现代女子竞技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因此女子运动员应具备适应现代篮球节奏的篮球意识。而抢断意识又是篮球比赛中更要的意识之一,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累,本文对女子篮球抢断意识的培养方法和训练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分析了这种意识的动机,提出了该意识培养的路径。通过实例分析,查阅有关抢断意识的资料,有效提出了女子篮球抢断在于视野、反应、思维、判断力的训练,从而为以后女子篮球的训练提供了可用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篮球运动在全国也越来越普及,跑、跳、跨步以及转身等脚步移动技术是篮球运动过程中最基本技术,它与篮球各项技能战术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如果能正确地掌握运动规律,进行篮球移动技术训练,那么就可以在篮球运动领域取得良好的成绩,本文针对掌握篮球运动规律,提出加强移动技术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场上意识"在篮球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篮球运动员的灵魂。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篮球提高班25名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意识表现为研究对象,对篮球运动员"场上意识"培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以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和篮球运动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6.
刘蒙  王杨  忻加忠 《商》2014,(41):58-58
随着篮球运动普及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裁判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在学校的篮球赛事中,通常裁判是由学生组成的,学生裁判在学校篮球赛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学生裁判的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很多高校,篮球裁判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裁判水平飞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和前人理论对如何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范锐 《品牌》2014,(12)
在篮球比赛中,要明确防守的作用,并加强对防守的训练。篮球运动既是一项集体项目,又是对抗性非常强的项目,特别是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员年轻化、高大化,攻守能力的迅速提高,争夺越激烈,对个人防守技术的要求也就越高,个人防守训练在篮球防守训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阐明了影响篮球运动防守水平的主要因素是防守意识、防守技术、防守战术、防守作风、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规则的研究及合理利用,提出了提高防守水平主要的对策和主要的提高方法。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6)
我国篮球训练体制改革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助于向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优秀篮球后备人才,可显著提升篮球训练水平与质量,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篮球训练体制现状,并探讨了高校篮球训练体制改革策略,希望能为篮球运动的发展给予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超 《商》2012,(14):160-160
弹跳是篮球运动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弹跳能力是投篮、抢篮板球的有利保证,是取得比赛最后胜利的关键也是篮球运动员必备的专项素质。弹跳力的提高则是运动员乃至教练员训练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想提高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就必须通过科学扎实的训练,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本文结合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剖析了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弹跳素质、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训练,并以科学的态度和辨证的观点对身体训练新方法的生理依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0.
团队拓展训练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受训团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进行分享、交流的一种体育训练方式。通过团队拓展训练,受训人员在团队训练中感受体育带来的欢乐,体会团队合作以及体育锻炼的真谛。本文论述了团队拓展训练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引入地方本科院校用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为新时期地方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寻找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抗程度日益加强,简单的组合技术已不能满足当今竞赛要求,技术向复杂的组合方面发展,这些新的复杂的组合技术推动着篮球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依据现代篮球的特点及运动规律,结合篮球运动实践及篮球训练有关文献,就篮球组合技术内涵,技术分类,技术特征及影响诸因素方面的问题做以阐述,旨在为提高篮球组合技术提供促进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亚京 《商》2014,(33):262-262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是竞技篮球的后备军,是促进我国篮球运动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河南地区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对篮球运动长期、稳定地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篮球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地区篮球运动水平和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河南省篮球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现阶段青少年的篮球运动发展缓慢、不连续,受经济基础、社会体制、社会环境和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河南竞技篮球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青少年篮球训练过程的现状,分析了篮球训练过程的控制程序,提出了青少年篮球技术训练过程的控制内容和控制方法,并对青少年篮球运动的训练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商》2016,(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成都市大部分高校的女子篮球运动员来源、篮球队训练及比赛情况和学校篮球选修课开展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调查发现,成都市高校中女生参加篮球运动的人数较少,女子篮球运动员的来源单一,大多数高校女子篮球队训练时间少,有很少的训练补助与比赛奖金,且参加比赛的机会很少,这些因素阻碍着高校女子篮球运动队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高校应该加大对体育工作和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女子篮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发挥大学篮球协会的作用,提高成都市甚至是四川省高校的女子篮球运动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现代篮球运动高强度的对抗对篮球运动员,尤其是对中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锋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全面高超的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战术配合意识.高快结合的全面型中锋是现代篮球中锋的主要培养方向,作为基础的初中篮球也要与时俱进,特别重视中锋队员的作用,在比赛和训练中要对其进行重点培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商》2015,(52):264-265
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是实现我国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人才培养是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昌吉市青少年篮球业余训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了解昌吉市中学篮球教师情况,训练场地器材现状等,找出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为更好地促进昌吉市中学男子篮球后备人才开展提供参考。经过调查得出结论: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学习时间和训练时间的冲突依然是主要矛盾,调查中的青少年篮球训练动机出于个人兴趣。2、昌吉市中学篮球教练师资力量方面:教练员学历相对较高,能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选材相关的科学性有待完善。3、昌吉市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方面:对于有专门的篮球培训体系,学校在篮球教练员训练比赛资金充裕,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进行篮球训练。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9,(17)
篮球是一项集体性活动,多参与篮球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增强团体荣誉感。如今很多地区都开始设立了业余篮球训练项目,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本文将针对区域业余篮球队训练体系化构建的可行性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人们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参考各类有关体育美学;篮球美学的书籍和学术文章可知篮球是一项板具审美价值的运动,是一项魅力四射的运动,审美价值也是促使众多篮球爱好者关注篮球运动,参与篮球运动,热爱篮球运动的动力源泉。研究篮球的美学因素,挖掘篮球运动的审美内涵对于巩固篮球运动群众基础,吸引更多群众成为篮球运动爱好者,促进我省群众规范,正确,科学的开展篮球运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篮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球类之一,深受人们的热爱。在篮球运动中影响篮球比赛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有技战术的因素,还有体能的因素。研究表明,体能因素在篮球比赛中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对篮球体能的训练的方法、原则等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我国篮球爱好者、运动队、训练队等在篮球体能训练上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永盛 《商》2013,(9):258-258
本文从科学合理方法为理论基础,对青少年运动员固有的条件:身体生长、发育特点、核心力量为重点,以篮球运动训练特点,依据运动训练学和科学锻炼理论为依据,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基本问题给与分析,总结出力量训练在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应的训练方法,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