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逐步淡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对经济运行逆向调节的短期选择,而非长期政策取向,因为我国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紧运行状态中,不具备长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时空环境,并且我国财政自身也存在着规模、结构、制度等方面的缺陷,加上经济矛盾的复杂性,财政政策风险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应坚持适度从紧的平衡财政政策不动播,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要逐步淡出。  相似文献   

2.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为抵御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98年起实施了以扩大国债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至今,连续四年实施国债投资政策,成效显。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于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应否淡出”众说纷坛。究竟“是否应继续实施国债投资政策”成为争论的焦点。本着眼于我国国债投资政策实施的现实状况,结合中西方经济学理论,就国债投资政策的利弊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国债投资政策宜进不宜退。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出口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起了十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成本过大,措施单一,相关配套政策不协调等缺陷,财政政策作用于我国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中长期财政政策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干预经济的主要经济政策之一。当社会总需求不足,价格水平持续下跌时,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我国自1996年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也面临着生产相对过剩、社会需求不旺的矛盾。在货币政策效果不很明显的条件下,1998年下半年政府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主要阐述了实施这一财政政策的依据,内容和特点,并对其效果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积极财政政策只是维持了经济在低位的平稳运行,并没有根本改变通货紧缩的状况,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与其他政策并行实施过程中存在抵冲;政府财政投资的使用方向、运作方式和使用效果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发挥;财政政策受到体制性和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的制约。下一步财政政策的取向是: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对政策的着力点进行适当调整;注重各项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6.
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是作为短期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我国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至今已是第6个年头了,短期政策在我国出现了中长期化的趋势,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实施这一政策组合的特定背景和政策组合的特点;政策组合实施的效果及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能够中长期化的可能原因;在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可能对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后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适时淡出。  相似文献   

7.
财政政策由于作用直接,时滞短,见效快,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首选的政策工具。2001年还应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通过加强重视公共投资效益,允许地方政府发生债券,调整支出结构,增加低收入阶段的收入,奉行减税政策等措施,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把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上,使经济下滑趋势得以缓解。200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这一政策,这就有必要对两年多来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对某些不足之处进行适度调整,以增强未来政策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对经济运行逆向调节的短期选择,而非长期政策取向,因为我国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紧运行状态中,不具备长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时空环境。因此,我们应坚持适度从紧的平衡财政政策不动摇,谨慎地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把握时机,掌握力度,控制国债规模,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功能,将其负面作用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拟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对此,应警惕积极财政政策下的“挤出效应”。本文引入混合政策下IS-LM模型,结合国内相关专家对“挤出效应”不同观点,对当前实施的拉动内需政策进行分析,探讨“挤出效应”,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府的财政政策是以其财政体制为依托,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收入的公平分配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财政政策的实践表明,一国政府既要保持财政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本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和财政状况来决定财政政策的选择及作用力度。目前我国客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对积极财政政策的类型、目标、着力点及政策工具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单纯依靠增发国债而忽视了另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减税政策的实施。笔认为,大规模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不应长期实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该适度减缓国债的增发额度,强化减税政策手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5年多来,这一政策,对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轻易漆出,未来2—3年内仍要继续实施。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新一轮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得到继续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凯恩斯学派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之所以会发生经济危机,其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应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凯恩斯学派所倡导的赤字财政政策。但长期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剧增和经济陷于“滞胀”局面。自1998年起我国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质上是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问题正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客观上要求财政政策必须从原来的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供给管理为主。  相似文献   

15.
自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那么,如何理解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首先,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2008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实施结构性减税政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一直把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即向商业银行增发国债(1998年增发l000亿元特别国债)和运用适当规模的财政赤字(1999年预算赤字再次增至1503亿元),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作为启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关键在于:政策当局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合理调整财政政策的力度和重点。以促进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的全面上升以及经济运行质量的全面提高。政策的着力点应向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水平、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以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选择。本探讨了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影响,指出了目前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巨大益处,并进一步提出了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的国债负担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与国家财政的偿债能力和国家经济的应债能力比较相适应,国债负担水平比较适中,但积极财政政策并非长久之计。从长期看,我国仍应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成功地实施了四年,此政策带来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作为市场经济下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短期性的总量失衡进行反周期调节的政策,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其继续实施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汇率制度安排及与财政政策选择应在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有长期准备与长远打算.我国经济转型期,人民币固定汇率选择与财政政策选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剖析固定性质的汇率制度和管理浮动性质的汇率制度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的基础上,认为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实施积极财税政策、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转换出口结构及外向型发展战略是积极财政政策选择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