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德宇 《中国市场》2007,(44):116-117
多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拥有自身特点的湖北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更是如此。只有准确把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新农村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让农民拥有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在发展的基础上整合族际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整体推动新农村建设,坚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发展;切实加强农民政治社会化力度,提升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六个方面的认识,才能真正搞好该类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何文聪 《市场论坛》2012,(5):65-66,58
进行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存在着培训规模小,培训内容和渠道单一,培训方式落后,农民参与意愿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农民培训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各方面原因,因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大民族地区农民培训投入,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是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娃 《商场现代化》2007,(20):383-38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全局,而且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本文主要探讨了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成功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村摆脱贫困,农业提升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如何成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民族地区、经济后发地区的重要课题.大湘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支撑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创新"三农"资金投入机制;加快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机制,既可以利用乡村旅游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能实现劳动能力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5.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勾勒出的崭新画卷。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哪里?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键是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说,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因为,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围绕这个主体,如何从重点环节上进行把握、规划,培育新型农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文章。要作好这篇大文章,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新型农民的培育,就成为首要的核心问题。因为,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一切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要由千千万万个具体的人来组织实施,人的素质就决定了最终的成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果不能实现传统农夫向现代农民的转变,那么,新农村的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为迫切的要求,是要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只有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素质有良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解决农民生计,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着力点。这也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己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题,通过培训造就成千上万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本质的内容。"整村推进"实行分类培训,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是巴州农民培训方式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8.
建设新农村需要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要落脚到新型农民的培养上,都要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的有效措施1、大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一是围绕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做好各类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技能。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  相似文献   

9.
周敏 《商场现代化》2007,(15):386-387
农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当前农民的现状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飞发强  苗雪微 《商》2014,(16):25-25
本文旨在通过对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从而了解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特色等问题,探索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途径,总结带规律性的东西。这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民族地区乡镇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之,选择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进行调研,还有利于了解我省唯一一个由北方迁到南方的蒙古族同胞乡镇的发展史,加深对民族政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理财观念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入了高峰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民理财的条件与环境发生了变化,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理财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日显重要,农民理财观念的更新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传统农民理财方式、观念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科学理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吴春红 《商》2013,(16):291-291,25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有其特殊性,若不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取得实效,本文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个案就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陈烨 《市场论坛》2007,(7):58-59
武陵地区是一个以武陵山脉为主线的湘、鄂、渝、黔接壤地区构成的地域范围,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农村新一轮发展的大背景下,文章从加强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收、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几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提些建议,以促使武陵地区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14.
庄晓华 《商场现代化》2007,(12):278-279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使新农村建设这项千秋伟业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切入点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农民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根治现实生活中对“三农”问题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不平等的问题。因此,制定《平等权利法》是有效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法治基础,应把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视角放在《平等权利法》的制定上,这样才能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农业及农民有平等的地位。其重要目的是敦促全社会关心农民,争取农民的宪法权利和公民待遇得以实现,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要突出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法治、公平、高效、开放、文明”的新农村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赵宏斌 《中国市场》2011,(35):120-1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在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本文从宝鸡农村目前的现状出发,针对目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为加快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邓敏 《商场现代化》2008,(6):215-215
广西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既能带动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和资源的保护,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程莉薇 《中国市场》2007,(35):60-61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民。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据我国的国情,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前提下进行的。由于我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各地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时,不可能全国一盘棋似的建设新农村,而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特以苏北地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区——邳州市碾庄镇为例,通过对它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村生活条件、农民素质状况等情况的分析报告,来探索出一条符合苏北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没有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只能是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农村全面发展之最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据我国的国情,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前提下进行的。由于我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各地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时,不可能全国一盘棋似的建设新农村,而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特以苏北地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区——邳州市碾庄镇为例,通过对它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村生活条件、农民素质状况等情况的分析报告,来探索出一条符合苏北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