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有一种说法:培养一门贵族,需要连续三代以上都是富人按照这种说法,自新中国诞生以来,还没有真正的贵族产生当前,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富人阶层已经形成,他们的子女也长大成人这些富人子弟,是新中国第一代天然继承大量财产、天然拥有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的人他们的财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团队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些人,在寿险业干了几年,就以老大自居,不思进取,每月仅仅盯着维持的指标,而没有更高的目标。谈起话来,往往是“想当年”如何如何,而问及现在及将来的发展,就王顾左右而言他。而实际情况却是:做业务的凭借以前积累的客户勉强过活,吃老本;带团队的也对团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团队越带越小、越带越差,自己也一步步降级。笔接触到这样一些入司时间较长的老业务员,感觉他们并不快乐,满脸愁容,而且业绩、收入每况愈下、看不到未来,自己对自己越发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0,(7):172-172
中产阶级.虽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究竟怎样才算达到中产阶级?哪些人属于中产阶级?至今没有几个人能够清楚定论。自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若干年在我国要大力发展中等收入阶层.一些经济学人就将中等收入阶层与时髦的中产阶级划上了等号,但这样的观点作秀成分过重.众人并不认同。  相似文献   

4.
张如秀 《上海企业》2006,(12):22-24
“社会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障碍,在社会上竞争能力较弱,基本生活能力较差,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一个群体或阶层。在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字样是在2002年的“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的,当时主要是指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工。出现社会弱势群体的原因可能是生理健康上先天或后天的残疾、企业内部的安排或转制、自然灾害的侵蚀、对女性性别和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歧视,等等。其特征可归纳为没有职业或没有稳定职业,文化水平不高,收入不多,贫困性是他们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一般只能维持生存和生活必需,在政治上、文…  相似文献   

5.
雪飞 《中外企业文化》2011,(11):I0017-I0019
夹心层,中等收入阶层,即为所谓的“中产”。每二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可以叫“中产”,也就是说占全国人口的5%。他们年收入677—5077之间,年支出无数。其特点有:主要收入是劳动所得,由工资、薪金构成;拥有高学历,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有能力支付个人及家庭消费,注重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比较关注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6.
你只要把平时随意花掉的零花钱存起来就可以建立自己的保险基金。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做过一个大胆而有趣的假设:将全世界的现金及产业全部混合在一起,然后平均分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他预言:不出半小时,这些财富均等的人的经济状况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有人因没有能力保卫财产而丧失了到手的一份;有人会因赌博而输光家产;有人会因盲目投资而受骗上当……财产在适生存的自然选择模式中开始再分配。这样,不出3个月,贫富悬殊的状况,就会接近平均分配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厂长经理之友》2012,(4):66-67
高志伟:这要视乎个人的有什么样的追求。若希望尽早进入富裕阶层,那当然是选择高收入;若觉得个人理想比金钱重要,那就选择兴趣。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初进入社会,经济收入的保障比个人兴趣更重要,毕竟有了牛奶与面包才有了生存的机会。 魏来金:这就体现了七八十年代人跟现在的区别。过去是我做了然后我去喜欢它,是由于没有太多选择,而现在的人是选择太多了,喜欢的才会选择去做,这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是企业的发展与你的职业发展规划一致,那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去做。  相似文献   

8.
中产阶层的特征是收入不太多,但每个月总可以存下一些钱。他们的职位通常是企业的中层主管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平均而言,他们比低收入人士所买的保险要大得多。这一族类的人通常也很容易打交道。他们对人态度亲切,口袋里的收入比较多,生活比较宽裕,属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保险是一种职业?对!保险是一种生活?也对!在保险这个富有激情与梦想王国里,很多人兢兢业业,以高度的职业化精神赢得了事业的成功,而有另外一些人,他们开朗、细致、富有生活的创意,在保险的生活中,他们将工作融入生活,也达到了事业的高峰。如果说职业是火焰,热情而绚烂;生活是海水,辽阔而细腻,那么保险绝对是一个能够容纳海水与火焰的领域。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领地,一起品位绚丽的保险人生。  相似文献   

10.
走进NGO部落     
在8月9日晚央视新闻频道《社会记录》节目里,主人公是一个曾在伊拉克开餐馆的中国青年,在节目即将结束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在伊拉克,那些跨国NGO们,有时三四个人吃一份炒饭,喝一碗汤,用省下的钱资助战火中的伊拉克人民。那些NGO人让他很感动,他表示自己现在还没到“那个层次”,也许以后会像他们那样吧。NGO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以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生活着、工作着。他们不是英雄,却胜似英雄;他们没有宏大的理论,却在踏踏实实地做着一些事情;他们每天都在忙碌着——为了别人的生活和人类共同的家园。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在市场经济的今天,NGO人生存之路在哪里?他们的付出给社会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近期,本刊记者带者诸多疑问,走进NGO,采访了NGO组织里具有代表性的几位NGO人,揭开了他们略带神秘的面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浦东新区的极化开发与社会极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极化开发往往能吸引大量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从而形成这些生产要素的"辐合流场".但在极化开发背景下,也会产生社会极化现象,造成城市社会贫富阶层收入差异的拉大.作为中国强力开发的浦东新区,不仅出现了人口、人才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极化,而且也出现了城市不同阶层贫富收入拉大等社会极化问题.浦东新区社会极化主要是城市功能转变、生产要素集聚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三个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俞帅锋 《民营科技》2007,(11):106-106
从历史和现当代新闻界存在的种种问题及社会弊端来分析,可以看出:新闻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社会完善、发展是同步的。这种现象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由新闻职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更与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没有哪一种职业像新闻这样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及人民的生活有昔如此大的影响,也没有哪一种职业的道德状况受社会影响如此之深。尤其是现代社会,新闻已成为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和社会对新闻职业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任何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13.
说起保险业务员,人们脑海里会闪现这样一些镜头:一身职业装扮,穿行于大街小巷,上门彬彬有礼地游说保险的种种益处;锲而不舍地通过朋友熟人获知你的通讯方式后,频频对你进行电话“骚扰”:……然而,缘于人们对保险业的不理解等因素,保险业务员常常热脸碰到冷炕头,遭遇冷眼和拒之门外是家常便饭。加上保险业务员不拿工资,收入全靠业务提成,所以被人戏称最不“保险”的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团队中常有一些这样一批非常优秀的伙伴:人家愁找不到客户,他们不愁;人家签不到大单、他能签;人家请客户吃饭请不到也请不起,他却很从容地被客户宴请。不明就里的人就说:他有关系、而后感叹一声:人家有背景,我不能比!事实上如何呢?对此我做过专项调研,所得结果与外人所说的恰恰相反,他们的保户来源并不完全凭关系前来,更不是凭自己家人担任什么职务,而是在工作中结缘惜缘,是经营客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成份、经济利益、就业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社会群体、利益格局和分配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人民群众生活在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城市贫困人口。文章对这一群体并对其所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广西会计》2003,(5):44-4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狄煌撰文认为 ,中等收入者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城乡居民。一定的收入水平是其唯一的划分标准 ,不必考虑他们教育程度、资产规模、职业种类、价值观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别 ,更没有划分阶级的色彩。只要其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标准 ,就可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至于中产阶级 ,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给出了官方或权威性解释。据国外一些资料 ,中产阶级可以被认为是这样一部分人 ,即既不特别富有也不贫穷 ,拥有住房、汽车等一定数量的财产或资产 ,受过高等教育 ,从事较好的专业性工作 (如经理、律师、医…  相似文献   

17.
热词     
《中国新时代》2010,(9):121-121
西装健身:“西装健身”是流行于日本白领圈内的一种健身方法。这种“简易健身”可预防白领常常遇到的“代谢综合症”。他们的财富没有暴富的指望,他们的职业没有收工的暂停键,他们的阶层待遇没有确定的法律保障。他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手停口就停式的职业压力,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这些都是中产阶级所面临的焦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发展的社会转型期.而正是这种社会转型,引起了社会阶层的新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特别是社会中间阶层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壮大.所谓中间阶层,从收入来看,就是介于高收入基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收入水平处在中等的阶层;从职业来看,大多指得是从事非体力性工作的白领职业阶层,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从受教育水平来看,主要包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目前我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和比例都不算高,特别是加上基数较大的农村人口以后,中间阶层的规模更为有限.可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还没有呈现出稳定的结构化趋势即"橄榄型"的社会结构.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来培育、扩大中间阶层,这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贫困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及其贫困程度的加深,其作用也日益加大。据2004年11月1日统计,目前本市家庭人均月收入400元以下贫困大学生为73367人,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280元以下特困大学生为35445人,分别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6.13%和7.79%。教育社会救助不仅是促使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保证社会稳定的一个基石,也是我国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制度的不完善,一部分应该享受教育社会救助待遇的贫困大学生却没有享受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企业的变化却相对较小,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也相对缓慢,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阶层。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行,不适于做企业家,而是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缺少形成企业家阶层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