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是一个纲领性文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民企发展的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就是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21世纪前20年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要真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重视诚信人的培育,加快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的建设,以建立一个以诚信人为基础的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佳 《山东经济》2007,23(2):53-56
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经济矛盾的多发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体制转轨能否顺利实现,弱势群体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量的规定性,它明确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是继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后,全面规划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出台的背景是,在我国,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另一方面,这种“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这些“体制性障碍”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关键性问题难以解决。说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必要区分两种不同涵义的完善。一种是市场经济范畴内的完善,另一种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相似文献   

6.
郭守贵  高晶 《山东经济》2004,20(2):98-101
与比较成熟和规范的市场经济相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的秩序和效率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经形成的体制框架进行完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许多重大改革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应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加快省属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不仅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设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一个信用缺失的社会或国家,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因此,在我国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而政府信用体系的建立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石,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中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周莉 《辽宁经济》2003,(5):18-19
国有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我国传统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重新构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经过十几年目标逐步明确、深度逐步拓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经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轨道,党的十四大以前是以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建立体制为重点,十四大以来,则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目标,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多利,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新体制为重点。如果说党的十四大在探索的基础上,解决了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那么,党的十五大则在探索的基础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怎样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文章从国有改革的思路出发,分析问题,并提出国企改革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入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这种多元投入体制是由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建立适合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是深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宏观调控汤若岩,王玉华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当前投资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是投资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市场的导入,使投资活动进一步取向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世纪之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面临着一系列认识上的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加以解决。由此,本刊记者就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几个深层次理论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王珏教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必须解决三个理论问题。记者:在迈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的世纪之交,您作为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5.
市场建设若干问题探讨徐文龙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导向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环节是建设、培育...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李清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九十年代进...  相似文献   

17.
朱笋 《魅力中国》2010,(29):316-3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经济将呈现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活动法制化、政府调控宏观间接化、经济活动国际化特征。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而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机制,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手段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就是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以宏观体制改革为重心,建成完善  相似文献   

19.
张井 《南方经济》2005,(3):34-36
我国初步建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协调、不公平、不安全、不和谐等严重问题。人民不满意这样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所期望实现的,是有完善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市场经济;是充分就业的市场经济;是从完善市场经济发展到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的形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一、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网、减振器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因自然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的物质帮助,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从广义讲它是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