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与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人力资本产权的相关理论1.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和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1906年费雪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之后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人力资本理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人力资本平均存量的高低及我国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规律性,实证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离散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表明,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的人力资本离散度正向于经济增长,而具有较低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负向于经济增长。依据高等教育拉动、正态分布和低等教育拉动三种类型,文章从人力资本的追赶效应出发,归纳了内生增长理论的趋同思想,并发现具有高等教育拉动型和正态分布型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地区与前沿人力资本存量地区有增长趋同性,而具有低等教育拉动型的地区与之具有增长发散性。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什么是人力资本投资者(Human capital investor)?1961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把人力资本与教育水准相联系,他认为教育可以提升员工的生产力,因而教育程度越高的员工,人力资本越高,薪资也越高(Schultz,1961)。但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发现,在职训练、个人天赋、仪表、语言能力等均能影响一个员工人力资本的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后,中国应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制定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从经济学思想和经济模型的角度出发,讨论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得出的结论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两者可以协调发展;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加强产业转移的力度;必须提高教育和技术水平,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投入,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力资本理论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谈到人力资本理论,人们往往将西方理论奉为圭臬。其实,人力资本问题不仅与人力资本管理、人力资本会计密切相关,而且与人力资本财务密切相关。我们并不否认舒尔茨以来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的诸多贡献,但应该承认:人力资本思想包括人力资本财务思想的起源很早,其渊源恐怕还是来自中国。远的不说,仅以距今约300年的《聊斋志异》为例,就体现了非常鲜明、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和人力资本财务思想。本文主要以《聊斋志异》中的《刘夫人》为例,谈谈其所体现的人力资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陈丽 《价值工程》2008,27(3):13-15
人力资本概念自从20世纪60年代由西奥多.舒尔茨正式提出以来,在经济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按照英国著名经济思想史学家马克.布劳格的说法,"在鲍曼确切地把人力资本的概念的提出称为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思想上的人力投资革命’以前,把在诸如保健和教育这样的社会服务上的支出当作与在物质资本上的投资一样的投资,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无可厚非是观念上的创新与突破,但是在面对这种创新与突破的同时,许多的学者似乎误入歧途,仅仅对人力资本的概念做表面上的理解,脱离了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技术背景和理论背景。许多人置资本的内在规定性于不顾,牵强地对人力资本下定义。在这样的视角下,不仅工业时代有人力资本,就连远古时期也存在人力资本。文章希望通过从人力资本概念产生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本概念的内涵,从而真正解释什么才真正属于人力资本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回顾 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最早发现人力与实物资本对生产起着同样的作用.1906年费雪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首先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沃尔什在其基础上推导了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收益模型.舒尔茨与贝克尔分析了以个人和家庭为投资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他们都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为深入考察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因此,为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公共教育支出预算,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思想溯源及理论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思想的历史追溯,详细地阐释了人力资本理论星星点点的思想火花,并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人力资本概念与理论的形成及其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地位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文献从理论上提出资本结构应包括人力资本,对于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投资成本角度计量,二是从教育投入角度计量,三是从未来收益角度计量。因人力资本的人身依附性,故采用单一指标计量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笔者以多个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计量人力资本综合水平。一、研究设计1.研究方法。因子分析采用降维思想,以少量因子来描述许多因素间的联系,用较少因子反映原始数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教育均衡思想为指导,运用经济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本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本均衡,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实现是在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的条件下,通过职业教育政策安排、制度和机制创新等来实现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基本均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因所处时代和阶级立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思想进行比较研究。随着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上“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必须加强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城乡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教育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条件之一,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重要的途径。本文对山东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测算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过这种分析,更准确地描述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的关系,进而提出改进教育投资、推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目前学术界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概念分歧,在对既有人力资本概念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提出了人力资本柔性组合的思想。并建立了人力资本要素构成模型。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人力资本新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确立。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人力资源质量的改进,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资本量,从而提高资本收益率。用贝克尔的话说,"这种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所有这些投资都提高了技术、知识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资本论》虽未直接提及"人力资本"但却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本文试图从劳动力概念、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三方面阐述《资本论》中的人力资本思想,并揭示其对现实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斋 《河北企业》2013,(3):52-53
<正>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人力资本价值对企业的依赖程度,企业的人力资本可以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个人占优的准专用性人力资本和企业占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企业人员的报酬结构在空间上可以分为:高变动报酬,一般变动报酬和低变动报酬;而在时间上可以分为超期报酬,一般报酬和延期报酬。不同角度的报酬结构类型与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相匹配,由此可以决定不同企业人员合理的报酬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本土化对公司国际化经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谦 《企业经济》2004,(12):94-95
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和经济性,是跨国公司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而实施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根本原因。运用跨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本栽培技术,可以融合人力资本的要素性负效应和精神性负效应。人力资源本土化可以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的丰饶度。利用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可以促进我国民族产业经营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在城乡二元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与人力资本,考察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发现当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对于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地,基于2009年至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和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均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效应更显著。此外,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