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陶斯文 《特区经济》2012,(5):287-28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作为民族地区的中心城市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他们的文化适应问题对流动人口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与巩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西南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文化适应问题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文化认同,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文化适应问题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金传佳 《魅力中国》2010,(23):135-135,148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变得日趋严峻,他们的教育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009、2010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从对教育公平的理论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研究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让更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到城市就业。本文从郑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并就与之相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程昶志 《开发研究》2008,(2):118-12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流动人口呈快速增加趋势。流动人口属于非技术性移民,具有低收入、受歧视、高风险、高流动性等特征,保障能力较弱。在家庭保障和社区保障不足以使他们抵御工业化带来的风险(如工伤、失业和老龄等),政府应该承担他们社会保障的责任以化解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社会风险。根据流动人口的实际需要,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解决他们在工伤和大病医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是构建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宁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不断增长。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既为南宁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给南宁市民族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吟 《黑河学刊》2010,(12):152-15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于是伴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流动人口子女。这些孩子在异乡的土地上面临不少困难。构建流动人口子女的社区教育,有利于营造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的和谐社会氛围,保障和满足流动人口的学习需求,是作为社会关怀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黄勇 《改革与理论》2002,(10):18-20
一、流动人口与城市化之间的不对称 在中国,流动人口与城市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城市化以人口流动为条件,流动人口以城市化为归属。亿万城乡流动人口为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然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不但会影响流动人口本身的利益,还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 流动人口通常被界定为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外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口,或在流入地居住而没有本地户口的人。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流动人口大批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也给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思 《理论观察》2011,(5):117-1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每年有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亦农亦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30岁以上的农民工为总量的40%。这就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学龄儿童跟随着进城务工的父母离开了农村老家,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据统计,在城镇8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则是每3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同长一片蓝天下,流动儿童也是我国明天的希望。解决好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汤淑红 《理论观察》2023,(10):97-100
随着我国全面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推进,城市化覆盖规模扩大、建设提速,许多农村地区的青壮人员涌入城市,这一方面补充了城市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城市发展有利有弊,所以如何安置流动人员,以及解决流动人口带来的相关问题是城市化研究中的重点话题和热点领域。尤其是在交通体系建设完善的当下,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特征已经从早年的单身外出转向自己和亲人共同外出的举家迁移模式。在当下,流动人员的增多意味着外来儿童数量的增加,受限于父母身份和家庭环境,这些孩子的受教育问题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重视和认真解决的行政任务。本文将针对山西省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现状进行探讨,借鉴国内外关于流动人口研究的相关理论,对于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管理者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实现良好的城市治理局面。  相似文献   

12.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年富力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外的第三类人群——流动人口。他们在城市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就业、生存环境和生活保障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6年劳动保障工作要点》中指出,  相似文献   

13.
单桂丝 《发展》2012,(8):105-105
我国人口众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他们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具有历史先进性。但随着各类、各层次人口流动愈来愈多,也给我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过去我们依靠行政的手段就人管人的办法进行社会治安管理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深入研究这一群体的文化特征,实现从硬性管理规定到文化引导、文化熏陶的模式转型,切实开展流动人口亚文化矫正,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的文化建设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已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部分外溢于现有组织管理和控制体系之外的群体,如果没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将会带来较大的负作用与破坏性;如果管理好,将会对城市发展与稳定起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农村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但目前南京市对流动人口管理存在机制障碍,流动人口的活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构建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成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从农村向城镇家庭化的举家流动、迁徙成为当前社会变迁的一个突出特点,由此衍生出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也日渐突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有流入地的学校条件限制,更有政府支持不够以及现有的制度壁垒阻隔,为此政府必须从法律政策等方面入手加大解决力度,流入地学校也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家庭也必须承担起正确的教育功能,以使之早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杨聪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2):120-122
中国应当警惕现代化和城市化中随着资本的单极化而出现的农村、农民和流动人口的边缘化.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既是推进研究的需要,更可以从这里找到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问题随着备受关注。目前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主要存在管理机制和理念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网路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解决这一困境应总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立足现实状况,进而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全国流动人口总数大约为1.5亿人,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1%。这些流动人口几乎全部进入了全国的各级城市,尤其以大中城市为最。形形色色的外来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同时也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本从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化的关系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期对城市化推动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非公有制+县域经济"引领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以往有关该地区县域范围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不是很多.文章收集、整理和调研了玉环县流动人口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数据资料,分析该县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近十多年来,玉环县流动人口在小有波动中急剧增加,流动人口来源广泛又相对集中,其发展和分布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流动人口主要供职于非公有制企业和服务行业,总体收入水平偏低,短时间滞留人占有较大比例.流动人口男女比例失衡,以中青年人口为主,各学龄人口教育问题突出.同时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初中及其以下学历水平为主体.如何实现流动人口、企业、家庭、社会之间的有机协调,将是提升未来流动人口服务该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方面出台的政策变迁,以及这个问题的解决进程,指出流动人口女子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并从转变流入地政府观念、拓宽资金渠道、加强数量监控等方面提出切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