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明初的茶禁政策是明代茶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的茶叶生产及其流通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明初茶禁政策略加考察,揭示其在当时的政治作用。一明初,太祖朱元璋扫除元蒙贵族的残余势力,重建封建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需要有强大的军队,而战马是当时重要的军需品,正如明人夏言所说:“国之大事在戎,戎之大用在马”。当时的汉族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不产马匹。因此,必须向藏族地区输入战马。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藏族地区以畜牧经济为主,盛产马匹。“西番之人,资生乳酪,然食久气滞,非茗饮,则亦无以生之。番饶马而无茶,故中国得以摘山之利,易彼乘黄。”所以,茶马贸易是汉藏之间传统商业往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洪武初年,明朝政府“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斯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山后归德诸州,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这些设于陕西、四川等地的茶马司,是明朝政府管理、经营茶马交易的机关,专与藏族进行茶马贸易。通过这一贸易,明朝政府取得优良的马匹,源源不断地供给自己的军队。  相似文献   

2.
土家茶文化     
土家人是具有博爱精神的人,即使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他们也依旧崇拜大自然。比如对于茶叶,他们就视茶叶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因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独特茶文化。一是敬茶。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抓茶叶。这既是对茶神的敬重,也可防治污染茶叶。“茶不欺客”,倒茶的时候,得依照一定的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不掉一人,哪怕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也得问问大人一声“喝点茶”。“茶棍儿立,客到齐。”即在倒的茶杯中,若出现倒立的茶梗,预示着客人还没到齐。若出现的茶梗悬浮在空中没动,表示客人到齐了。在对茶园的管理上,无论是种茶、摘茶,他们都有自己的讲究。比如:  相似文献   

3.
<正> 一、族称及语言文字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藏族自称“博”或“博巴”,即为“吐蕃”的“蕃”音的汉字异写。在这个统一的族称之下,藏族又根据不同居住地区及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大体上唐宋间称为“吐蕃”;元代先称“吐蕃”,后称“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即指今西藏地区)、“朵甘”(朵即多,指今青海、甘南藏区;甘或叫甘思,指今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地区),明代称“乌斯金”、“西番”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藏族的茶文化丰富多彩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园地中一枝奇葩。《汉藏史集》中的茶文化不仅丰富了藏族茶文化,而且也丰富了中国茶文化。本文首先从茶的传入、名称、种类及茶的器具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最后以此展现不产茶的藏地茶文化为何如此丰富多彩及藏族茶文化蕴涵的民族特色等。  相似文献   

5.
郑宇 《中国经贸》2009,(10):133-135
南宋“永嘉四灵”茶诗对研究温州地方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四灵茶诗出发,以文献为据,考察了南宋时期温州地区建茶的地位,本地茶叶的生产、消费、用水以及温州茶具有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6.
都市茶文化     
以茶为媒体的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却是在城市中因城市居民,特别是文人的参与,才逐步成为一个文化分支。这一文化分支还同城市的商业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例如,唐代正式形成茶馆就是城镇商业往来的结果。《封化闻见录》云“自邹、齐、沧、棣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东京梦华录》载:皇宫附近“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这些都说明,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同城市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一唐宋明清,直接间接地带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会近日在“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省福鼎市成立。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茶馆将逐步走向标准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聂芳  张海涛 《老区建设》2008,(10):54-56
江西的山区众多,适合茶叶生产,长期以来,茶农和茶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也孕育了“采茶戏”这一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而来的戏曲种类。采茶戏是茶与戏的交织、融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赣南是江西茶叶主产区,也是世界客家的大本营。数百年来,客家先民扎根赣南,垦荒种茶,通过智慧与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客家人乃至世界音乐爱好者所喜爱的赣南采茶戏文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茶已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并已发展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亿人口全球性的饮料。不少专家曾预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茶文化必然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上茶的故乡,宁波作为我国绿茶的主要产区之一,有其天时、地利优势。应当说,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展学术研究,大有可为。新世纪茶的价值得到全新的发掘。全球范围内对茶的新认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我谈四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茶马互市起于两汉,兴于唐宋,衰于清代 茶,尤其是湖南益阳出产的砖茶和出自四川的松潘茶,一向都是高原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时至今日,这种茶需求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西宁府新志·艺文》记载:北宋时代的响厮椤“人喜啖生物,无蔬茹醋酱,独知用盐为滋味,而嗜酒及茶。”《明史·食货志》中说:“蕃人(指藏族)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  相似文献   

11.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甬上茶事,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的连续举办,宁波的茶产业和茶文化得到了较好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外人士的关注。眼下,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文物处副处长徐建成先生,又创见性地提出了“杭为茶都,甬为茶港”的文化概念,更是受到茶界专家、学者及爱好者的一致叫好。希望通过“甬为茶港”工程的建设,使宁波在“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之余,再增添一份馨香的特色产业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普洱茶自2003年被炒热起,一直活跃于茶叶市场。分析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普洱茶走红的原因是传统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消费观念转变了,茶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普洱茶资源稀缺,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3.
藏族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如今,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都分布有藏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茶叶的制成品中最著名的是普洱茶,普洱茶乡主要指现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和临沦地区的部分.在这一地区主要居住着汉、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等民族.最早对普洱荼进行培植的是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自古普洱茶就被云南少数民族所运用,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密切相关.表现为:少数民族有成熟的饮茶习俗和茶艺,普洱茶是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礼物,是宗教活动中的祭品,是葬礼中必备的物品,是治病的良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商品.普洱茶文化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唐古特人,或者如中国人所说西番,和藏族人拥有同一祖先。他们分布在甘肃山地、青海湖地区和柴达木东部一带。其中从黄河上游流域向南一直到蓝河(即长江。———译者注)以远,是唐古特人(唐古特一词是清代文献中对青海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唐古特是党项一词的转音。党项人是中国古代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青海省东南部,唐初大多迁到甘肃、宁夏、陕北一带,公元1038年建立西夏国,1227年西夏被蒙古军队灭亡。近代国际上一些民族学、历史学者把青海、甘肃一带的藏族称为唐古特人,以区别于西藏的藏族,并认为唐古特人包含有其他民族的血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茶产地,尤其是名茶产地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诗词、茶制品等为内容的旅游构成了茶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在我国东部一些产茶地区,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已吸引了数量可观的中外旅游者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产品是人们通过对茶的物质资源的利用,赋予这样的产品于文化内涵,或者直接利用有关茶的文化资源,创造和生产出富文化性的产品。随着经济文化化以及文化经济化的不断向前推进,这样的产品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从而使茶文化经济走向繁荣。为此适应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茶文化产品,繁荣茶文化经济,对于增加国家财富和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朝茶课的解运,包括两种类型:一、官运茶课,即系官设茶运所以组织课茶的运输;二、民运课茶。所谓“民运”,实际上分为“商运”和茶户中之“大户运茶”两种形式①。本文着重对茶课解运制度及其运输形态进行分析,以期对明朝官统制茶业与茶马贸易的关系问题有所认识。一、“官运课茶”制的基本内容关于“官运课茶”,可以说是明初民运茶尚未展开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运茶形式。由于明代茶马贸易主要集中在陕西排州、河州、西宁三茶马司,而朝廷易马所需之茶叶,最初则是由四J;I茶来承当的,这样,陕西茶马贸易就形成“川茶北运”的贸易格…  相似文献   

19.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她浩繁的卷帙、博大精深的内容、气势磅礴的场面,跻身于世界史诗之林,堪称“史诗之最”、“史诗之王”。她虽源于我国的藏族地区,但流传颇广,早已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流传中外;所涉及的内著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古代藏族  相似文献   

20.
马肇奇  汤平 《首都经济》2006,(6):105-107
滇红(红茶)、大佛龙井(绿茶)、普洱茶(黑茶)、台湾冻顶(青茶)、君山银针(黄茶)、福鼎大白茶(白茶)六种茶叶共同拼制出了奥运五环旗,老舍茶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茶文化与奥林匹克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不久前,北京市大碗茶商贸公司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文联、宣武区文化委员会联合举办了老舍茶馆第三届茶文化节暨“五环茶,迎奥运”活动。这是继2005年4月29日接待连战一行之后老舍茶馆的又一重大活动。实际上,老舍茶馆自开业以来已经接待了50位外国元首、众多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有“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