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单 《东方企业文化》2011,(15):116-117
1990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他的伟大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并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技能,掀起了全球建设“学习型企业”的热潮。  相似文献   

2.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escipline)中提出了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影响深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这五项修炼同样适用而重要。自我超越的修炼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不断进步和成长,并客观地分析和处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摒弃那些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他们做出不合理人力资源决策的  相似文献   

3.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这项工程需要每位教师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巨大变革。要进行思想变革首先要进行五项修炼,即以自我超越为精神基础、改善心智模式为思想突破、建立共同愿景为动力、团队学习为保障、系统思考为引领。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它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掌握五项技能,也就是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它的理论内涵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基本相通的。因此笔者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是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一种新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是国家机械工业基础件重点企业,也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化工部、水利部、电力公司减速机配套定点企业。近几年来,公司把“打造百年金象”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高层次、高起点制定发展战略。特别是2003年将此纳入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中,在“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转变观念、优化思维、提升技能、变革创新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新的创业、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绩效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没有终结的过程,它需要组织成员心智模式的逐渐改变,团队学习的不断深入,在系统思考指引下的自我超越和共同愿景的建立。本文总结了学习型组织绩效管理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绩效管理理论与学习型组织的冲突,提出了绩效管理的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在高等职业教育IT类专业中,如何通过建立师生共同愿景、加强团队学习、改善学生心智模式、实现学生自我超越以及培养学生系统思考能力等方式来创建学习型组织,进而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彼得·圣吉在风靡全球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详尽介绍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内容,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素和步骤。他认为,大家通过不断的共同学习,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创造一种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而开阔的视野,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景, 这种组织就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拥有六大要素:一是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重在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二是建立多元的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重在开创多种学习途径,运用多种方法引进知识;三是形成学习共…  相似文献   

9.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它所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活出生命的意义"、"双赢竞合"等先进理念以及遵循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模式,对于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当今企业全面提升员工团队意识、综合能力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目前,国内企业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取得较好效果的单位大都吸收或借鉴了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理论”.即在实现员工的自我超越、心智模式改善和团队共同愿景建立、团队学习的全面展开等一系列活动后,实现整个团队的思考系统化、工作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认清组织学习的面貌 学习型组织的思潮起源于1970年代由Argyris与Schon(1978)所提出的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的理念.1990年,彼得·圣吉集大成,发表<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提出以系统思考为主轴,包含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及团队学习等五项修练,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架构,带动了组织学习的风潮.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一直倡导知识工作者的时代来临,知识型社会必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CLO(学习总监)或CKO(知识长)等职位,来负责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的推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邢钢炼钢厂坚持以“更新观念,稳健推进,立足厂情,务求实效”为指导原则,从导入学习型组织理念入手,运用五项修练技术,突出全员系统培训和改善员工心智模式这两个重点,沿着提高员工学习力这条主线,征集提炼共同愿景与价值理念体系,搭建三个平台,建立三项机制,开展三种活动,鼓励员工自我超越,积极把系统思考理念引入到管理和工作中去,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创建模式。引入学习型组织理念学习运用五项修炼技术学习型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具有持续学习特点的组织,是使全体成…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的,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能持续地扩展自己的能力以开创未来的一种组织",在这种组织中,"人们可以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真正期望的结果的能力,新的扩张性的方式得到培育,集体抱负得以释放,而且人们可以不断了解如何共同学习"。它包括相互关联的五项技术,即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典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扁平的网状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尽可能地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组织结构中,从最高决策层到最低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这样能够保证上下级之间不断沟通。  相似文献   

14.
刘实 《中国审计》2003,(10):47-49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博士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即改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发达国家许多单位和我国部分单位的实践证明,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有关理论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单位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2000年9月以来,我支部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是基于以下考虑。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落实党中央和审计…  相似文献   

15.
“4年前甚至没有人能够拼出海尔的英文名称”,57岁的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裁迈克先生说,“而现在,美国的家电零售商没有一个不知道我们。”迈克的这句话,大概是对海尔发展能力的最贴切描述。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计算,海尔集团2004年度的营业收入为1016.289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意味着海尔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根据《财富》2005年世界500强名单,榜尾公司2005年收入为108.272亿美元。海尔集团2004年营业收入折合美元超过120亿,超越了2005年世界500强的入围线。显然,海尔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6.
共同愿景能否再修炼? 《当代经理人》你非常看重共同愿景和自我超越,很多企业成长初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DNA,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共同愿景如何修炼?  相似文献   

17.
壳牌是世界第二大能源企业,近年来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一直排在前面。7月9日,财富中文网全球发布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壳牌超越沃尔玛夺走世界五百强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18.
在相关部门组织的中国市场优势企业品牌人气指数评比调查中,最大的意外是海尔一举超越微软、沃尔玛、可口可乐等世界500强品牌荣登“中国市场优热企业品牌人气榜”榜首。三项指标“知晓程度”、“综合印象”、“发展信心”,海尔均名列第一。事实上,海尔还没有进入“世界500强俱乐部”,综合竞争实力与这些国际巨头也还相距甚远,那么,海尔凭什么胜出呢?  相似文献   

19.
海尔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目前我国家电企业的排头兵,并向着世界500强的目标发起进攻。与此同时,世界也以关注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企业的成长。 那么,海尔的成长靠什么?和18年前相比,海尔的营业规模增长了2万倍,达到年营业额723亿人民币。 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建立“市场链”,海尔的成功,靠的是海尔的流程再造。海尔已经从18年前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发展到以自己的创新管理进入国际管理界的前沿。海尔的成功和业绩已经被写入哈佛案例。 本刊特邀著名海尔研究专家、中国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孙健教授来解读海尔,以飨读者。 ——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海尔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家电企业,它是一家以生产家用电器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特大型企业。公司成立之初企业有员工800人,年销售收入为348万元,企业经营亏损147万元,到2001年海尔企业集团全球销售额达到6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8%,集团企业已拥有职工3万人,由当初只能生产一种型号(BCD-212)的冰箱,到目前海尔企业集团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种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36亿元,海尔企业集团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海尔集团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