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将有望进一步拓展,抗压能力有望提升,资产结构调整的灵活性更强回顾2014年,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关键词之一是"新常态"。"新常态"的外在表现是"三期叠加"所带来的新型经济运行模式,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经济增长告别两位数,在未来若干年将保持在7%的中枢水平。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既注重流动性总量,又注重融资结构;既注重价格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协调发展的研究,建立协调性分析框架,利用2008-2013年"四化"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自2008年以来河南省"四化"发展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发展综合协调度处于0.5的协调度水平以上,基本上处于勉强协调的状态;另一方面,在2010年系统综合协调度达到最大值后,协调度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处于基本协调水平上,说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需要转换增长动力,寻求经济结构再平衡。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内部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实行前中后台分离,打造流程银行,是银行业顺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三期叠加"的特征没有改变,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边际效应有所递减。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压力以及利率市场化都将对银行业带来严峻挑战。改革内部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将成为银行业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转变运营理念,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银行内部管理"三分离",即将全行的业务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以来,中央提出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双转向",明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也相应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到"灵活审慎",同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作为"新四化"中的两项重要任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  相似文献   

6.
动态与信息     
<正>明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四化同步"战略,将信息化作为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化内容之一,为今后我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以来,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虽然中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但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目前,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仍然不足。本从目前我国国内的需求状况入手,分析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也是带动经济增长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仍然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对受疫情冲击的人群给予补贴,不仅会促进消费、促进增长,也能够促进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新冠疫情已经三年,我们可以开始回顾疫情以来经济的演变,并反思政策的应对。相信五年、十年以后,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站在当前的时点看,我的体会是我们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可谓百年不遇,疫情对经济在短期和中长期都有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在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后,总书记用"平稳"二字客观地肯定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用四个"没有变"客观地判断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在此基础上,总书记还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宏观经济政策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