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产业振兴主旨,文章选择我国西南地区部分乡村为样本,采用499户农民的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促进农民转型的影响机制和转型异质性来源。研究发现:(1)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分别从上游、中游、下游三层次延伸对农民转型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于产业链中游延伸,上游延伸和下游延伸对农民转型更具激励作用,三者促进农民转型效果呈“U”型分布。(2)农业积极性、学习积极性、营销积极性均会加强该正向影响,其在农民转型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农民转型异质性主要来源于性别、年龄和家庭劳动人口数三个因素。其中,女性在中游延伸比较受益,男性在下游延伸转型更快。年龄越小、家庭劳动人数越少的农民转型越快。因此,应发挥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引领作用,在延链中促进农民转型;合理配置资源分配,强化产业链中农民主体地位,促进农民向新时代职业农民转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农畜水产品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农畜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经济诱因和深层制度因素。[方法]以宁波市农村的农畜水产品生产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农畜水产品生产环境的评价、生产中的药物、化肥使用的情况、安全农畜水产品的认知情况、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响应和改良品种的使用、生产者的基本情况等。针对调查结果利用SPSS软件对消费者安全农畜水产品购买意愿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安全质量关注"、"农畜水产品认定等级"等2个变量最重要,其他变量的重要性依次是"农畜水产品去向"、"产业组织"、"收入"、"土地状况"、"是否为主要收入来源"、"环境状况"、"年龄"。[结论]农畜水产生产者对质量安全有认知,且对对于利益的追逐较强,同时几乎均未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单靠政府的力量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利用第三种力量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来弥补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角度出发,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存在源于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间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会使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相似文献   

4.
海洋渔业型小城镇是我国海洋渔业的生产基地和直接载体,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较强,目前此类小城镇发展中普遍存在产业聚集性差、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不完整、生产方式粗放等弊端。论文对海洋渔业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渔业发展的生态型产业链,指出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从海洋渔业小城镇发展的实际和生态产业链的视角出发,指出这类小城镇在产业发展中应该注重对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5.
村规民约作为乡村的非正式制度,对规范村民的行为、调节乡村社会矛盾、稳定乡村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制度的一种类型,村规民约具备了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即规制性基础要素、规范性基础要素、文化认知性基础要素,它们统一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三大要素外化表现为惩戒监督机制、价值导向机制、传递内化机制,三大机制相互影响、相互强化,共同推动着村规民约作用效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后疫情时代如何满足居民对于安全无污染水产品的购买需求,推动绿色消费方式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沿海地区消费者数据为样本,在TPB理论框架下,利用有序Logit模型对消费者绿色水产品购买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并以中介效应检验深入探索行为态度影响购买意愿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绿色水产品购买意愿较强,但复购率较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及知觉行为控制均对消费者绿色水产品购买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其他因素中,学历与安全信任呈显著正向影响,生产关心呈显著反向影响;道德态度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行为态度可通过道德态度间接正向作用于购买意愿。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加强对绿色水产品推广、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及提升公众绿色消费道德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为评价框架,构建了适合于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黄海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06年、2007年黄海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处于不安全状态,自2008年后,综合评价指数有所上升,均大于0.4,一直保持在基本安全或临界安全水平,但海洋生物多样性总体安全水平不高.最后,根据目前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状态,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安全评估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河北省定州市、山东省寿光市和浙江省临海市51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别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安全蔬菜供给的决策机制。结果显示: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受行为意向、预期收益、政府规制、政府服务、蔬菜交易方式、户主年龄以及家庭劳动力数量的直接影响;而行为意向由供给目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决定;预期收益、政府规制、交易方式、户主年龄与行为意向产生交互作用影响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文章最后还提出了扩大安全蔬菜供给、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统计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从融合模式、驱动力、融合效果、价值提升四个方面剖析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融合效果优于"接二连三"的新型经营主体。产业融合模式需由"接二连三"融合模式向更加紧密的"互联网+"、"文化创意+"融合模式转型。在这一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数据和人才都是影响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产业产销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产销间的价格传导非常畅通;各环节之间的价格传导特征是前端对后端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即顺产业链方向的价格传导更为显著,且短期价格波动恢复期很长;生产价格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贡献度最高。因而有必要建立生猪生产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大菱鲆苗种引入我国以来,其工厂化养殖发展迅速,使我国北方走出了传统池塘粗养的困境,形成了一个规模化的大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大菱鲆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经历了2006年的“大菱鲆事件”之后。新形势下,如何汲取经验教训,转变大菱鲆产业发展方式,推动大菱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渔业经济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大菱鲆产业的形成动因,并借助产业链概念模型,探讨了我国大菱鲆产业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指导未来大菱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源生态涵养区发展亟需模式创新来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论文立足于生态涵养区的发展现状和功能定位,提出文化公益链和产业盈利链耦合的鱼文化产业双螺旋发展模式,并从资源盘活、业态融合、效益共赢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分析阐释。文章以北京市密云县为案例表明,该模式可以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效益,是水源生态涵养区的一种有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观赏鱼已被列为北京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首批试点的三个(生猪、果类蔬菜、观赏鱼)品种之一,成为北京市农业发展扶持的重要品种,对北京市观赏鱼产业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依托北京市观赏鱼创新团队产业经济研究团队调研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北京市观赏渔业养殖、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府应在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推广及指导、渔病防治防疫、规范管理等方面对北京市观赏渔业的养殖与经营予以扶持,使北京市观赏鱼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蜇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蜇位列海产八珍品之一,兼有多种药用功效,在我国向来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渔业产品之一。论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海蜇产业的发展历程,提出我国海蜇产业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前靠天吃饭的渔业捕捞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试验性增殖放流阶段,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海蜇增养殖产业兴起阶段。论文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兴起的海蜇养殖产业发展状况,初步估计当前海蜇产业规模在百亿元左右,认为相对于其他传统海洋经济生物而言,海蜇相关科学理论以及渔业管理研究比较滞后,并有可能阻碍海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特殊的组成部分,是当代文化产业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列举舟山群岛鲁家峙、岱山东沙镇、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门、长峙岛、蚂蚁岛、太阳谷、朱家尖白山、桃花岛等实际案例,从文化产业集群三大核心定律出发,即产业链组合与延伸的规律、区位优势与选择的规律、产业集聚与联动的规律,充分揭示了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集群的内在规律及发展思路,提出舟山应结合各个岛屿的资源禀赋特征,因岛制宜构建不同种类的海洋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议,对于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匙吻鲟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热点"。本文总结了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在我国的养殖现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目前匙吻鲟产业化养殖的发展前景及对策,提出匙吻鲟养殖产业将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业中新的增长点,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贵州山区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适宜于鲟鱼的养殖。据不完全统计,至2011年贵州省有鲟鱼养殖场(点)41处,养殖面积10.92hm~2,年生产鲟鱼1488.4t左右。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综述了贵州山区鲟鱼养殖产业在养殖品种、方式、模式、规模和经营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贵州省鲟鱼养殖的主要问题:苗种全部从省外调运进,规模发展受到限制;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养殖产量差异大;养殖规模偏小,养殖方式单一;饲料依赖省外供应,价格偏高;省内消费量较小,经营消费单一;养殖企业实力很弱,产业发展水平低;资金科技力量投入不足,不能及时抓抢机遇。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贵州省鲟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海水珍珠产业发展战略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对海水珍珠产业发展起到最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是珍珠质量,说明市场需求高层次产品;其次是拓展珍珠市场,市场价值获取能力关系到产业的利润和发展;再是控制流通渠道,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市场秩序;而产量只是一个影响因素却并不是重要因素,因此不需要过分追求产量。论文进一步探寻了影响海水珍珠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影响权重,确定了可以采取对海水珍珠产业发展进行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以振兴海水珍珠产业。  相似文献   

19.
平台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增长方式,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平台经济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指数,综合运用灰色关联方法,研究平台经济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关联发展程度。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平台经济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稳步上升;平台经济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灰色关联程度总体水平不高,但时间轴上呈现稳步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20.
Galamsey, a low-tech, labour-intensive, small-scale mining activity in Ghana, has recently come under intense criticism and state policing despite being an important livelihood source.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uses discourse analysis to re-examine galamsey politics in Ghana, focusing on why people are engaged in galamsey despite attempts to curtail it. Findings suggest that for most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poverty, displacement from agricultural lands and unemployment explain their initial entry into the industry. However, the legal, regulatory and policing regimes, together with complex, ambival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vernment, large-scale mining companies, traditional authorities and galamsey operators, all help to perpetuate galamsey.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counter-narrative to the dominant discourse of opportunism and demonisation which often characterises public discussions on Ghana’s galamsey industry. Rather than the combative approach taken by the state towards the galamsey phenomenon, urgent legislative and policy reforms are needed in order to streamline the licensing regime and address the drivers of galamse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