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柯蓉  秦莉 《企业活力》2013,(2):56-61
作为长三角的支柱行业,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整个长三角制造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空间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也在持续放大,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却呈现空间正相关,意味着长三角区域内相互促进,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的作用力更为加强。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建立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山东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同时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特征、各类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针对延边州大气污染,本研究对延边州8个县市的2006-2015年的能源消耗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逐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州大气污染的形成存在地形气候、 生活耗能、 汽车尾气、 专业人才不足和检测技术落后等原因.对此,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 重视清洁能源发展,加强综合污染整治、 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先分析了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局限性,然后利用收益率的协方差矩阵通过主成分分析,用特征根模拟组合的风险,并在差异系数的变化后建立不同于马柯维茨投资组合模型的目标函数,以此作为投资组合收益极大化的指标,同时给出了在卖空——非卖空条件下具体的投资组合策略,最后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3—2013年全国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和空间计量模型方法,考察中国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地理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工业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集聚趋势进一步增强,集聚范围进一步扩大,工业向中西部跨省区转移的同时,还呈现出明显的省内转移现象。(2)工业空间分布存在全局范围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随时间变化而增强,局部相关显示出工业的地理集聚特征为东部的"高高"集聚和西部的"低低"集聚,中部的集聚特征并不显著。(3)空间杜宾模型显示,空间溢出效应、市场规模、在公共产品上的财政支出、税收政策和产业外部性对工业分布有显著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充分发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加强地区间产业联系和互补,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在中西部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地区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建立一套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湖南省14个中心城市和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与排名,对各中心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其次,依据基尼系数的计算原则利用已经计算得出的综合分值将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差异量化,得出目前湖南省内城市间的差距处于临界水平,增长极理论中提到的扩散效应尚未产生明显效果;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使湖南省在适宜的区域差距水平下全省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不断提升我国工业行业的科技原创力水平,是促进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必然选择。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工业行业科技原创力进行的区域差异分析,可以说明在我国三大区域间及三大区域内部各省区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工业行业科技原创力发展水平差异。通过构建包含"创新主体—创新行为—创新环境"三要素在内的分析框架,则可以进一步说明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地级市水平上对福建省的区域经济进行分析。通过运用计量地理学方法,选取1998~2007年各地级市连续时间段的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变量指标,同时选取10项与国民经济发展有关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对福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比较各地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9个地级市进行聚类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存在,从1998~2007年各地发展差异有所缩小。厦门、福州、泉州三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其余六个县级市经济实力仍然较弱。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24):76-79
本文从2014年我国6个主要城市的交通发展指标数据出发,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针对交通发展指标评价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各个地区的指标因子进行分析,避免了主观判断的随意性。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个城市进行得分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将单一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聚类分析综合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综合方法得到的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同时也表明了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在交通领域中的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我国省际区域间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初步分析,运用锡尔系数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分解研究,以深入探求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地区差异在逐步缩小,而东、中、西部三大地带①间以及西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近年来则有所反弹,但二者占总体差异的比重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界定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山东17地市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差异,并对城市竞争力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域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口教育结构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人口教育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教育结构是我国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不同教育层次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不同教育层次对城市化进程的贡献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人口教育结构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顾文选 《城市发展研究》2003,10(4):13-16,27
通过对江苏吴江市和浙江绍兴县两地部分建制镇和部分原农村居民点的实地调研 ,作者认为 ,目前两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处于发展的上升期 :中心镇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相当快 ;中心镇以下的部分行政村异地或就地实现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 ,以下问题有待探讨解决 :迁村并点、撤乡并镇的速度与规模 ;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及相关政策 ;社区建设改造过程中 ,农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和社会保障等。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及其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构建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环渤海经济圈17个沿海城市1996~2008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进行分解,并分析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呈群状分布,且区位差异显著,沿海省份间的差异逐步扩大,山东省省内城市化水平差异问题突出,河北省、辽宁省省内城市化水平差异有逐步减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肃省1990-2006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演化的趋势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都呈线性增长,协调发展度指数也呈现一种线形的上升趋势。从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曲线看出,2003年以前城市化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甘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一直以中低度协调为主。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也会有所改善,两者的耦合关系才会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首先梳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空间重构关系,在分析都兰县城乡空间现状基础之后,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都兰县空间重构的要求,提出了以功能提升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以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空间增长、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空间集聚、以质量提升强化城乡空间管治的县域城乡重构机制,并对县域、城镇、工矿区、乡村中心社区等的空间重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始于晚清时期,经历了三个持续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晚清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阐释了由晚清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晚清城市化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中国国情并进而解决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前中国城市化经历了稳步提升、剧烈波动和停滞倒退几个演进阶段,呈现出总体受限的特征.上述特征的呈现与改革前国家工业化战略、农业发展定位以及国家干预城市化的政策安排等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处理好城市化与国家主导作用在内的各种外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根据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对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和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得出现阶段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系统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的结论,到"十二五"末,将实现优质协调水平.运用GM(1,N)模型,对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系统内因分析,提出陕西省要以增加研发经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