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及其应对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不断加大。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各种投机性资金不断涌入,促进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和人民币升位压力进一步扩大,从而推动人民币升值向自我实现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外汇储备过高提高了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流动性泛滥和一些宏观经济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2.
3.
我国自1994年实现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了人民币的长期稳定。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稳定增长,对外贸易连续几年出现了双顺差,而与我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球经济处于一种不景气,经济不振的状态。因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以构建市场价格体系为核心目标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有必要在价格和汇率之间做出权衡。作者认为,“轻价格、保汇率”应是货币当局现阶段的最为现实的选项:尽一切可能稳定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为中国的资源要素价格的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争取更多时间。  相似文献   

5.
赵晶 《金融与市场》2003,(12):36-39
中国外汇储备量的持续高幅上升已经酿成人民币升值预期。一国外汇储备“量”的最优界定并无固定模式。但储备过多则意味着货币当局对国内通胀压力的控制部分失效,意味着国家财富存在流失风险和经济效益的递减。  相似文献   

6.
7.
王喆 《中国金融》2006,(13):27-29
经过近5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令世人瞩目,但目前拉劝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内需和投资遇到一些结构性障碍:出口高速增长,致使外汇储备增加较快,给人民币带来较大的升值压力,同时又由于外汇占款导致国内货币投放量偏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胀压力;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居民消费意愿不强,许多产品供大于求,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储蓄余额居高不下,给财政带来一定负担;投资增速偏快,造成煤、电、油、运紧张,2006年第一季度信贷投放超过了全年目标的50%,防止经济过热将成为下一步宏观调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利率平价理论是最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但在我国,人民币汇率经常偏离利率平价所描述的均衡状态,而这种偏离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或贬值压力。为此,本文基于利率平价理论构建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指标P,并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人民币即期汇率、我国外汇储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压力不能显著地解释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变动,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和解释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这表明,利率平价在我国不是以汇率自由浮动的形式表现,而是以外汇储备积累速度的变化来体现。同时,由于中外利差变动对我国外汇供应产生影响,表明我国资本账户已处于事实上的准开放状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关键时期,调控的成效明显,相信后续的效应将更有助于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回顾这段时间的宏观调控进程对于总结宏观调控经验,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机理和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处于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宏观经济的供给大于需求、资金供应大于需求、储蓄大于投资三个方面来分析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11.
陈洪波 《中国金融》2006,(21):29-30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高流动性过剩压力、高贸易摩擦压力、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一直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分析“三高压力”产生的关键因素和内在的宏观传递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投资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不少学者指出有"趋热"迹象。毕竟今年1-2月份GDP增速可能高达11%以上,对经济过热的担忧再度抬头是很自然的。但是同时更应看到,从2006年至今,诸多令人无法忽视的现象,显示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也在迅速深化。这轮经济高速增长也许比普遍预期的更为强劲和持久。  相似文献   

13.
14.
《金融博览》2005,(6):56-56
中国可用出口税代替人民币升值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斯坦福大学教授Lawrence Lau的联合署名文章,认为开征出口税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替代方式,帮助中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5.
管涛 《中国金融》2007,(5):50-52
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仍在加剧,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现在,我国外汇储备每年增加一两千亿美元,2006年年末储备规模突破了一万亿美元。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同时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自2001年以来,外汇管理部门就主动顺应形势变化,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深化外汇体制改革,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有与使用外汇的限制,加强对投机性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的管理。上述工作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外汇持续供大于求的局面,外汇储备规模还在不断膨胀,人民币升值压力仍未有效释放,社会各界对此非常关注。本文拟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一)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局面。一方面,我国九十年代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使得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连年大幅攀升,2010年全年经常项目顺差3,0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较大规模,资本和金融项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未来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定位应该紧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症结,方能达成解决问题的根本。其核心内容应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资源要素价格体系的改革。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目标就是要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在内的价格形成机  相似文献   

18.
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净出口(国际收支)对人民升值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人民币升值起到促进作用,通货膨胀对人民币升值起阻碍作用,对净出口而言,净出口额越大,说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顺差,国际收支也为正,进而国际储备增加,升值压力亦加大。在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方面,货币当局认为应与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令世人瞩目,但目前出口高速增长,致使外汇储备增加较快,给人民币带来较大的升值压力,同时又由于外汇占款导致国内货币投放量偏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胀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领导提出“藏汇于民”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也在增加。这些声音中固然有些属于学术探讨范畴,但也不乏政治化的噪音。在一些人眼中,压迫人民币升值成了推脱国际失衡责任、吸引选民眼球的途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思维无益于认清事物本质,找到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