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对我国货币错配的程度和风险进行了分析.首先选取了1998年至2005年间相关数据,然后采用净外币资产、负债率、外债/外汇储备、外汇收入四个指标对我国货币错配程度进行了衡量,认为我国货币错配表现为高额的净外币资产,外汇储备、外汇收入都有助于降低货币错配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银行直接或间接的穿梭于国际资本市场,很多收支活动需要用外币来计值,与此相对应,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也出现多元化,直接导致了银行货币错配。货币错配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银行的稳定经营,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给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要防范和化解错配风险,必须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动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其它对冲保值工具,持有适度的外汇储备,化解和转移由币种结构多元化而引发的货币错配风险,促进银行的稳定经营和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3.
从宏观经济因素角度对中国债权型货币错配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外汇储备与消费者物价指数对债权型货币错配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仅具有长期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债权型货币错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新兴市场国家,存在严重的债权型货币错配,并且越来越严重.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而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它可能会导致货币危机,提高化解金融危机的成本,会干扰汇率制度的正常运行,还会对回避政策的价格效应有一定影响.本文章以我国1987~2006年的数据为依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说,即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内部的失衡日益严重,我国陷入了"货币错配"、"高储蓄两难"和"经济内外失衡"的动态"恶性三角循环"困境。结合我国的经济现实情况,文章对这种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必须综合治理才能突破这种困境,并提出了以调整内部经济结构为主、以降低货币错配为辅的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6.
国际货币体系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此变化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企业融资成本高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前货币供应充裕的背景下形成了货币政策悖论。其主要原因在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错配。伴随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对外开放,货币需求会有更加明显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社保体系的不完善、制度性套利动机,以及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而预防性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显著增大。因此,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应关注货币需求方的变化,促进货币供求的均衡,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发展迅速,东盟的共同利益取向及与中日韩的互补性是东亚在金融领域合作的理论基础。"清迈协议"下确立的货币互换机制是具有双边性质的合作形式,在救援资金数额、形式及与IMF贷款的条件上仍然存在不足;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东亚"银行主导"下的期限错配与货币错配问题,其功效发挥受制于经济体欠发达的国内市场和部分成员实行的资本管制;外汇储备库拓展了多边形式的货币合作,增强了区域内成员的抗风险能力,其仍处于加强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企业融资成本高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前货币供应充裕的背景下形成了货币政策悖论。其主要原因在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错配。伴随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对外开放,货币需求会有更加明显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社保体系的不完善、制度性套利动机,以及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而预防性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显著增大。因此,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应关注货币需求方的变化,促进货币供求的均衡,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0.
共生危机理论是传统金融危机理论演进的结果。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的共生机制有着一个清晰的理论架构:它源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一体化以及金融自由化、不当的汇率制度和政策、银行体系中的货币错配等体制因素为两危机共生提供了环境,在信息不对称、公众预期、道德风险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流动性、资本流动以及政府政策等渠道相互传导,彼此强化。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FDI成为拉美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拉美地区频繁爆发金融危机.虽然FDI没有直接引起金融危机的爆发,但它确实对危机国家经济脆弱性的形成发挥了作用.FDI给东道国带来的金融风险往往是潜在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管理,这种潜在金融风险就有转化成现实金融风险的可能.一味提高FDI的引资比重并不能使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危机的侵扰.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根源在于金融经济脱离实质经济的过度扩张。恐慌有自我正名的能力,由于市场的双重标准的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抵抗恐慌自我正名机制的能力更加脆弱。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受到恐慌自我正名机制的攻击而爆发金融危机时,危机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会通过一定的途径扩散到其它的一些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空前的系统性风险,从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在内的很多区域性金融危机,都有一个相同的背景,即美国等大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收紧,2013年12月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进程正式启动,这一相同的背景再次出现,全球金融市场气氛再次紧张。本文简要介绍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退出进程,梳理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渠道,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宁夏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抑制是阻碍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利率限制与外汇管制,并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明显的成本损失。发展中国家要消除金融抑制就必须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即实现金融深化。有效、合理的金融深化实践会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还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我国需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利率自由化和汇率市场化,为最终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环境的动荡和发达国家的金融压制使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已不可能沿用传统的发展道路取得成功.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一体化实际上大大强化了发达国家实施金融压制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把发展"金融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其金融优势地位作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以金融形式占有别国财富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必须选择一条既能不断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又能不断提高金融效率和功能的超常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陆续开始推行结构性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和宏观经济稳定计划,但是这些尝试都未曾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国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开始出现瓦解并且出现了货币危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日益频繁。然而传统的货币危机模型普遍缺乏对一国货币系统脆弱性的定量测量和实时评估,因此,把VaR方法应用于汇率风险评估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可以对央行的汇率风险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使监管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深化进程中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从1973年麦金农和肖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提出金融深化论,主张市场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展开了金融深化运动,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不例外.若我们以广义货币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金融深化程度,中国金融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中国金融深化进程中却长期存在低效率运行状态,主要表现在国有银行、股票、国债上,本文便对中国金融深化进程中的效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加深、区域经济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金融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与频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给相关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危机爆发的潜在风险。因而,金融自由化、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可能通过溢出效应、反馈效应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这就对国际问的货币合作与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通过国际问货币协调来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受持续的财政紧缩计划、缓慢的结构性改革、频繁的银行业危机以及希腊等国政局变动等因素影响,欧元区整体经济呈现进一步衰退趋势,主权信用环境面临再度恶化的风险。我们认为,未来短期内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趋势难以扭转,财政整顿、重振银行财务体系等深化改革措施依然任重道远,主权信用维持脆弱基本面,核心及外围国家主权信用将维持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实施金融深化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这不仅加剧了学术界的理论争论并产生某种理论偏向,而且更是使那些正在或准备实施金融深化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深化理论产生了动摇和怀疑。在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实践,对金融深化理论和实现路径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