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全球“四大”之一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惹上官司,罪名是滥用避税产品,这引起了多方关注。业内人士担心,毕马威可能因此步安达信解体的后尘。同时,这一事件又让人不得不关注企业的避税问题。像毕马威这样成长了近百年的企业,开发一个避税产品不可能不考虑法律问题,可最终被判定为“滥用避税产品”,这多少令人惊异—毕马威的“滥用”体现在何处?合理避税的风险何在?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26日“四大”之一的毕马威(KPMG)在位于纽约的地方初审法庭公开承认向客户兜售“恶性避税”,并同意支付4.56亿美元。按2004年毕马威1524名美国在册合伙人计算,人均约30万美元。涉案的8名前税务合伙人和1名律师将另案受到起诉。由此,一度沸沸扬扬的毕马威“刑事起诉”之迷尘埃落定。避税是各国税收征管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毕马威恶  相似文献   

3.
戴芳芳 《财会学习》2016,(3):114-11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境外投资、跨境经营。但“走出去”企业普遍对税收协定这一控制境外税收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力工具重视不够、运用不足。本文通过介绍税收协定的定义和作用、分析“走出去”企业利用税收协定的现状和原因,对企业如何充分利用税收协定及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提出建议,其中对国际反协定滥用、防范跨境逃避税的新政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周嫒 《税收征纳》2006,(1):42-42,52
从2002年开始,毕马威就开始接受美国国税局避税调查,直到2005年6月23日,双方终于就避税事件达成免除刑事指控的协议,但是这并不表明毕马威将免受处罚,它将承担尚未商定的高额罚金和巨额的民事诉讼。在此之前,安达信已经解散,普华永道、德勤和安永都曾经受到IRS的避税调查或起诉,人们不禁担心毕马威会不会重蹈安达信的覆辙,税收筹划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理财》2009,(5)
最近一段时间。“避税天堂”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最新税收表现评估报告。菲律宾等四国因拒绝履行国际通用税收标准被列入“避税天堂”黑名单”。另有38个国家和地区被列入“灰名单”,其中包括瑞士、卢森堡、比利时等。按照经合组织的描述。“避税天堂”的主要特点包括金融信息及税收体制不透明,税率极低甚至不征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避税、洗钱提供方便,损害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等。  相似文献   

6.
《云南金融》2009,(3):5-5
2009年2月9日,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对反避税操作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办法规定,税务机关可依据所得税法,及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存在以下避税安排的企业,即滥用税收优惠、滥用税收协定、滥用公司组织形式、利用避税港避税以及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企业。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2005,(9)
2005年的夏天无疑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多事之秋。首先,作为国内大型本土所的信永中和终于成功合并了香港何锡麟事务所,被媒体称为是国内所突围“四大”的一个有意义的探索;而浙江天健也几乎在同时做出了对德勤说“不”的决定,这家昔日天健系收入仅次于北京天健的成员所勇敢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一直被光环笼罩的“四大”一夜之间遭遇“中国劫”。先是美国传来毕马威的非法避税事件令毕马威中国也颇受困扰;紧接着德勤又因为科龙事件陷入了种种猜疑;而财政部第十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的发布无疑把这一切推到了高潮。作…  相似文献   

8.
避税地是经济全球化和税收竞争的产物。避税地的滥用已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应对避税地滥用所采取的税收立法和税收征管方面的各种规制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避税地税务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读书     
《会计师》2006,(12)
<正>税款征收与合理避税,历来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但是较重的税收负担,有时又成了制约企业向更大规模发展的桎梏。于是,如何合理避税就成了企业管理层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企业避税最佳设计方案》这本书,完全抛开理论假设缺陷,在总结前人合理避税筹划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企业类型的实际情况,按照分税种避税的结构方式,向您展现和分析不同避税方法在企业实际操作中的运用。本书所选的避税方案及操作案例完全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具有高度的可参照性与借鉴性。  相似文献   

10.
“国家队”机构投资者不仅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微观企业经营决策行为。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抑制了企业避税。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企业内部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提高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透明度是“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抑制企业避税的重要渠道“。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及审计质量较差的样本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中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探讨社会信任水平与公司避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所处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避税水平越高,这说明公司可能会利用社会信任进行寻租,社会信任可能被滥用。进一步地,提升社会公平能够降低社会信任被滥用的风险,从而抑制公司避税。最后,本文考察了公司治理和信息透明度对社会信任和公司避税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拥有更高权力的CEO受诚信文化的影响越大,公司的避税水平越低;同时,在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越高,其避税水平也越低。  相似文献   

12.
刘行  吕长江 《金融研究》2018,457(7):158-173
自企业避税被纳入公司治理框架以来,已有文献对于企业避税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试图从避税对企业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视角,研究避税在企业中的角色。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我们发现,与竞争者相比,企业的所得税避税程度每提高1个标准差,其未来的行业市场份额将增长1.9%。这一结论表明,避税会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从而意味着企业的避税行为具有战略效应。此外,避税的战略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更为显著,但避税的战略效应并不受信息透明度、代理冲突与产权性质的影响。最后,避税对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厘清了现有文献的冲突,也有一定的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青原  刘叶畅 《金融研究》2019,472(10):152-169
本文运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引入同行业竞争者的股票异常回报作为工具变量,研究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对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与企业避税存在战略互补效应,即同行业竞争者的避税行为越激进,企业会选择更加激进的避税策略。探究可能影响这种战略互补效应的机制,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很可能会模仿同行业领导者等被认为避税行为更有效合理的竞争对手制定避税策略。进一步发现地理距离衰减有利于降低同行业信息收集成本,导致同行业间战略互补反应更显著,即同行业避税政策模仿具有“本土偏好”。本文提供了同行业竞争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揭示了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是企业避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金智  黄承浩 《会计研究》2022,(10):71-84
企业与政府之间“以捐避税”的隐性契约,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公益性蒙上了阴影。本文以“金税三期”的实施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税收征管效率的改善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结果发现,“金税三期”的实施限制了企业避税行为,打破了企业与政府之间“以捐避税”的隐性契约,从而降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21.6%);并且,在征税能力弱的地区、避税动机强的企业中,该结果尤为明显;在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发现“金税三期”的实施主要减少了企业非市场化的社会责任,而不是挤出了企业的正常性社会责任,并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减少也并非出于现金流能力的下降。这说明“金税三期”通过征税效率的提高,抑制了企业“以捐避税”的寻租行为,规范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本研究丰富了税收征管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为“金税三期”的实施提供了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两法合并"后利用避税地避税的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这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利用避税地避税也将表现出新的动向。本文借鉴国际反避税经验,研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企业利用避税地避税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并提出我国针对避税地避税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读书     
《会计师》2006,(10)
企业作为纳税人,面对变幻而又浩繁的税收法规,做好依法纳税的同时又要学会合理避税,掌握好“分寸”、拿捏准“火候”,正可谓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通过对涉税活动的安排来合法规避或减少税收支出呢?《纳税避税常见问题操作手册》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编写的。本书自首次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一致好评和厚爱,为了把更新更全面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在内容上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将常见问题增加到近300个,全方位地解答了纳税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巧性问题。全书分为纳税篇、避税篇两篇。纳税篇问题分为“常见问题”、“分析解答”…  相似文献   

17.
本从潍坊市外商投资企业近6年来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入手,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三资”企业避税及反避税进行分析,旨在引起有关企业和部门的关注.共同防范和打击避税行为,维护我国税收权益。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 现行对进料加工企业实行的“免抵退”税管理,大部分采用“购进法”计算,即无论有无出口,企业当期进口的免税原材料均全额纳入“免抵退”计算过程。那么,企业是如何避税的呢?为了便于说明,笔者举例予以说明 。 例 1 :境内某企业与境外母公司进行进料加工对口贸易。假  相似文献   

19.
国际税收协定与反避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玉刚 《涉外税务》2007,226(4):35-40
税收协定除对所得消除双重征税外,还有防止偷逃税(“财政逃避”)的重要目的。税收协定和反避税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反避税是税收协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各国谈签协定的主旨之一。本文从反避税角度对协定中可能出现的协定滥用和避税问题进行了列举,并提出适时修订协定、完善国内法规、有效打击跨国偷逃税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理财》2009,(5)
在4月3日召开的20国集团会议上,打击“避税天堂”成为与会国关注的议题之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避税天堂”黑名单。这张名单由黑白灰3色组成,哥斯达黎加、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乌拉圭因目前还未与国际社会合作,被列入黑名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