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综合财政的概念综合财政这个词,并不陌生,然而,人们对综合财政概念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大分歧。有的同志认为,综合财政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也有的同志认为,综合财政就是研究社会资金总量及其构成的科学,其范围包括不同性质的八大块资金,即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信贷资金、现金收支、企业和部门财务资金、集体单位资金、居民收入及外汇资金等。也有的同志认为,在“综合财政计划”之外不存在一个独立的“综合财政”范畴,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税和税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应当严格区分开来。但是,长时期来,在我国经济学界、财政学界,一直把税和税收混同于一个概念。即税就是税收,税收也就是税。因而,在很多报告、文章和专著中,在表述“税”的一般概念时,都混用“税收”一词来代替“税”。如:《国家税收》一书中:“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国家税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相似文献   

3.
邓子基教授是国家分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国家分配论不仅在财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深化审计理论研究也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国家审计的产生、本质,应与财政的产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分配论为指导,从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国家治理结构入手。国家审计产生于对财政分配的独立监督,是决策、执行、监督职责相分离的国家治理结构以及由财政监督发展到经济监督职责的独立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关于会计的职能,最概括、最一般和最体现本质的是马克思所说的“过程控制”和“观念总结”,一般理解为“反映”和“控制”。职能是事物固有的功能,是体现本质的东西,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化,或者说,是会计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要求(葛家澍,1986)。对会计本质的研究往往要从功能表现着手。“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是国内会计本质论的两种代表性观点。笔者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这不仅仅体现在管理会计上,财务会计也具有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我们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理论界提出了“公共财政”的观点。该理论主要借鉴西方财政理论.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阐述财政的含义和职能。一般认为。公共财政就是政府要满足公共需要,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但笔者认为仅从“公共性”和“市场经济规则”的角度还无法全面把握公共财政的本质。财政学作为一门政治经济学,是以一定政治哲学理念为基础的,因此我们还要从国家观念的历史变迁中穷本溯源。  相似文献   

6.
谈财政监督问题,首先要从财政职能谈起。关于财政职能的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奈件下财政职能分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调控职能、监督管理职能。这是一种综合了各派观点的一种表述,既有公共财政学的成分,又有传统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因素,比较容易被接受。而在这四者中,我觉得最基本的是财政的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7.
关于行政拨交2%工会经费的性质,近来引起一些争议。郭永旗同志在《中国工会财会》2000年第12期发表的“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的理论依据”一文(以下简称“郭文”),提出了“行政拨交工会经费不是职工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而是社会剩余产品的一种分配”的观点(以下简称“剩余产品论”),拜读后感触颇多。但细读该文,许多观点不敢苟同。笔者现就“郭文”的观点,谈一些不同见解,并对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的性质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工会理论界和工会财会界同仁。  一、对“剩余产品论”的质疑  1关于“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和劳动报酬具有私有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界和理论界多数同志把预算管理体制概括为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即处理财政分配中的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财政分配关系包括哪些方面,人们看法并不一致。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之  相似文献   

9.
一、破产会计期间的重新界定目前,会计理论界关于破产会计期间的界定存在着“一段期间论”和“两段期间论”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段期间论”认为:应将破产会计期间与破产程序的时间范畴保持一致;“两段期间论”则认为,破产会计按两段划分会计期间:一是对破产企业的会计处理而言的,自年初起至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日止,为第一段会计期间;二是对清算组的会计处理而言的,不论清算期间有多长或多短,均视为一段会计期间,是企业破产会计的第二段会计期间。由此可见,两种观点对于破产会计终点的认识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即都以破产程序终结并由清算组向企业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日作为终止日。两者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对破产会计起点的不同认识而致。换句话说,对破产会计起点的正确界定是对破产会计期间作出准确界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孙立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审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综合各派的说法,则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并行的,不存在谁包括谁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  相似文献   

11.
会计本质问题,我国会计学界虽展开过多次讨论,但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具论”、“方法论”、“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等几大观点。我们认为,“管理活动论”较好地揭示了会计的本质。为了进一步探讨会计的本质,有助于完善“管理活动论”和澄清一些糊涂观念,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作点尝试。  相似文献   

12.
论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认识国家财政职能的两个前提(一)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的关系财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职能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以国家职能为转移。财政是从财力分配的角度来实现国家职能。具体地说。财政既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又是实现国家计划和政策目标的一种主要的分配手段和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会计理论界对成本内涵的看法有很多种,可以概括为三类:一因素论;二因素论;三因素论。一因素论者认为成本的内涵仅是C,即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部分。持这种观点的有“生产资料消耗论”和“除本分成论”,他们认为工资(V)在社会主义下属分配范畴,并认为“V”若进入成本,则由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耗和工资耗费是成本范畴的客观要求,就会使劳动者个人收入提高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悖。  相似文献   

14.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必须首先确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财务本质起点论”“财务假设起点论”“本金起点论”“财务目标起点论”等。应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一、财政支出绩效监督阐释从本质上说,财政监督是国家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以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控制和制约关系。因此,作为财政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其本质也可以概括为在实现财政分配基本职能过程中体现的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效益性制约功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财务本质的几种观点 1.货币关系论。这是前苏联学者较早提出并长期坚持的观点。苏联学者 N.日夫加克指出:“企业、联合公司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是一种特定的货币关系体系。这种货币关系体系客观地发生于货币基金形成和使用时。这些货币基金在产品 (劳务 )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被用来为资金周转服务,用来分配企业、联合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收入,以及用来对其经济活动实行监督。”这一观点在我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过较大影响,正如黄菊波表述的: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商品生产的存在,必然导致价值规律存在并发生作用,而…  相似文献   

17.
姜春 《草原税务》1998,(6):15-15
税负,是在国家财政、税收法规的规范下,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款与其经营额(或所得额)的比例、它体现企业与国家财政分配关系的尺度,这一“尺度”是建立在国家财政分配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的、如果这一“尺度”不能实现,那么国家的财政就不能达到合理分配的目的,国家机器就难以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8.
“会计艺术论”是由西方国家会计学者提出的一种会计本质观点,它认为会计是一种艺术.这种观点存在局限性,但又有其合理的成分.本文从会计本质、企业目标、准则制定以及会计人员这四个方面,对“会计艺术论”进行深入分析,并阐述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财政什么是财政,从建国初期起乃至目前的我国教科书中,一般认为财政是国家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尽管对财政概念表述虽存在差别,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将财政看作与经济对应的,超经济的国家强制性分配。对此,我认为,从理论上有必要进行再研究。财政具有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性质。作为与社会经济对立统一的财政,应当从其属于政治即上层建筑这一点来理解。而在这种场合,所谓经济也只应指作为上层建筑基础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0.
本期杂志介绍了我国部分省市在财政监督过程中加强不同监督主体的协调配合,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监督体系的经验,这无疑是保障财政分配体现民意,造福人民,实现公共利益的又一积极探索。我国的政治构架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任,温家宝总理今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就是“逐渐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针对财政预算,吴俊培教授在这一期杂志发表的《论绩效预算》一文更为深入地论证了:“国家的公正与正义是绩效预算最集中体现”,应消除各种强化公共部门自身利益的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