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企业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偏离中国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文化现象:一是企业的理念很时髦、很先进,“在天上飘”,但企业家和员工的行为“在地上爬”,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造成文化虚脱症;二是员工心理契约的天然缺乏,导致企业制度成本高、管理控制复杂而无效。其根源在于企业文化没有落地。仅停留在时髦的口号与词汇上。没有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企业文化缺乏内在的推进机制与执行系统,同时员工职业化程度低。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缺少自律机制,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高。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实效和生命力的需要.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企业价值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品牌文化四个方面入手,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3.
刘少林 《中国石化》2003,(10):26-27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密切相关。空洞的口号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经营业绩来自员工的一言一行,因此企业文化决不能停留在口号上面,而应该落实到员工的心灵深处,企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近两年来,就河北石油来讲,注重挖掘企业丰厚的文化资源,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为河北石油在新世纪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企业发展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河北石油是如何将企业文化建设逐步由虚变实,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的呢?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从提炼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开始,然后使员工信奉理念,使文化理念从书本、墙上走进员工的心中,融人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提倡、信奉和实践三者相统一,即由“虚”到“实”,由“无形”到“有形”,实现文化理念“虚”与“实”的转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最终达到员工的价值取向同企业的战略发展及远景价值结合起来,靠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实现“不管而自理”和“取向一致”,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效力,促进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安全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员工安全价值观和安全地为的总和,体现为每一名员工,每一个单位对安全的态度及行为方式。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加强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建设,真正用文化铸造安全盾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许四德 《石油政工研究》2013,(4):F0003-F0003
文化建设打造企业软实力,在具体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个瓶颈,就是企业提倡的文化理念难以转化成员工行为,文化浮在表面,缺乏生命力和持久性。文化要想有效落地,需要把握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它是以企业价值理念为核心,通过激发员工自觉行为而起作用的文化力量。在企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文化体现在确保企业中心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员工思想和行为中,体现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也作为理念和环境的力量深刻影响着企业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不少IT企业都喜欢弄个体现企业精神的口号,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企业精神并不是什么很玄的东西,以前国有企业就有这样的习惯。至于“口号”和“精神”两张皮能不能捏到一起,口号的制造者也许并不那么关心。不过,这样做的好处倒是很明显:对外宣传可以糊弄一下“行外人”,对内可以让员工更自愿地加班加点。  相似文献   

9.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说:"衡量管理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一种明确而统一的价值观是否渗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这说明,一个企业需要有一个优秀的文化理念,同时更需要把文化理念持续弘扬,宣贯到每一名员工,指导每一名员工的行为。否则,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工作就可能出现"两层皮",成为空洞口号,很难发挥指导和推动企业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文化现象:一是企业的理念很时髦、很先进, "在天上飘",但企业家和员工的行为"在地上爬",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造成文化虚脱症;二是员工心理契约的天然缺乏,导致企业制度成本高、管控复杂而无效.其根源在于企业文化没有生根,仅停留在时髦的口号与词汇上,企业文化缺乏内在的推进机制与执行系统,同时员工职业化程度低,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缺少自律机制,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文化越 来越受到企业界、经营者的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约束着企业领导者和职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不是文化娱乐,也不是文体活动。它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括。由于行业不同、企业的性质不同、企业产生的背景不同,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然而,不管有多少不同,不断建设有本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乃企业家们的共同追求。 一、企业文…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文化与管理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关于这个话题,一些专家、学者论述不少。我结合企业实际和个人心得,认为是:文化是内在的企业哲学,管理是外在的行为表象;文化是管理的基本精神,管理是文化的外化形式;文化是管理的软件支撑,管理是文化的升级版本;管理要创新,文化必先行;以文化创新推动管理升级是一个持续的融合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当今企业无论是管人,还是育人,无不遵循着人企共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需要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来实现。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职工中形成一个“我想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良好氛围和“不能违章、不敢违章、不愿违章”的“三不”安全文化理念。企业安全文化体现在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上。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安全文化建设或称物质(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经营管理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积淀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精神力量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金烽公司根据近年发展情况,分步实施,整体推进,逐渐形成了适应时代要求且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核工业系统多数企业及其员工的安全意识比过去确实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这是可喜的现象,但这只是基础,还不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高水平,更不是最高境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升华。采取相应措施实现这个目标,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那么,我会安全的含义,条件是什么?目标和措施又应是什么呢? 我会安全的“我”,是指企业的整个安全体系以及其中的各个层次,既包括对安全生产负有责任的企业领导者,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者和全体劳动者。要求达到会安全的标准是: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自觉做到安全第一:有较多的安全防护管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无不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是团队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换言之,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风格,员工行为习惯和对事情的自然反应.是企业全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以企业文化为统领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实效和生命力的需要.以企业文化为统领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在选择好切入点,即从企业价值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品牌文化四个方面切入,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7.
组织员工互助行为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中深受关注的内容之一,而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管理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互助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组织员工互助行为及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文化与员工互助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化理念体系我们有了,口号也喊了,司歌也唱了,标幅也贴了,员工活动也搞了……所有与文化建设有关的事儿我们都认认真真地做了,但为什么企业的业绩、核心竞争力都没有变化呢?下一步我们的企业文化该如何建设?"自2005年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虽已有近8年的时间,但我们通过最近的一份调查发现:央企的企业文  相似文献   

19.
《化工管理》2010,(9):95-96
每个企业都不乏创业“神话” 正如对于什么是管理众说纷纭,对于什么是企业文化,管理者也是各有各的理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每个初具规模的企业都有自己创业中的故事,当管理者试图用创业中的故事对员工施加影响时,那就是在进行企业文化基因的克隆。自觉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将一般的管理故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才算“以人为本” ?恐怕大家的回答会各种各样。因为在现有辞书中 ,很难见到有关“以人为本”的词条 ,更缺乏完整的权威性解释。因此 ,理解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 ,使之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当前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的一个实际问题。一、以什么人为本从现实中的企业管理文化来看 ,要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就有一个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比如 ,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 ,从个人到集体 ,都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那么 ,在一定时空中主要以哪些人为本或者说以人为本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