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到公元二○○○年还剩不到15个年头了。21世纪初什么样的产业将会崛起冒尖,崭露头角呢?在这15年间,社会将发生很大变化:人口的年龄结构、家庭的组成状况、人们的生活兴趣、大众的价值观念等等都在错综复杂地演变。适者生存,能够跟上这个变化的企业才能适应形势,能够驾驭这个演变潮流而发展的产业就成为崛起腾飞的产业。那么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初能够冒尖的究竟是什么产业?现在让我们试作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中国经济周刊》2009,(46):5-5
在一个基本被垄断的市场中,商品提供者是否会主动放弃超额利润?答案尽可参照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乃至水电煤气一干企业的一贯表现。而中国的商品房用地一级市场更是一个完全垄断的卖方市场,地方政府作为当地可出让地块唯一的卖家,在异乎寻常的财政创收竞争压力下又会有何表现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向印度学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年发表的题为<印度能否赶超中国?>的文章里,哈佛商学院的韩太云(TarunKhanna)和我指出,印度的国内企业部门是超越中国的重大竞争优势来源,因为印度的法治、民主程序和相对健康的金融体系,增强了该部门的实力.当时,印度可能比中国更有竞争力的观点遭到了诸多嘲弄. 相似文献
5.
6.
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和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报告会于1997年6月10日在京召开。来自日本信州大学、京都大学、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近代史所、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20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报告会。会议邀请日本信州大学的久保亨教授作了题为“中国20世纪经济史研究上的几个问题和日本方面的研究规划”的主题报告。久保事教授在报告中,就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水平和有关长期经济统计、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日文调查材料、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介绍了日本学者在这几方面的研究规…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日趋深化的当今世界,国际经贸合作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可以说,能否有效地参加国际分工和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已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发展态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国之内的不同地区也是这样,地区间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与开放程度的差距关系十分紧密。中国东北地区这个老工业基地只有加快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再造昔日之辉煌。按照人们的设想,中国东北地区借助地缘优势和互补型的经济结构,与日本开展经贸合作本应比国内其他地区发展更快。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那么乐观,实际上中国东北三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这个新旧世纪之交的历史围折之际,分析制约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开展经贸合作的原因,展望未来,把握促进双方加强合作的新机遇,并且认清所应解决的关键性课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种种征兆开始在中国显现端倪。奢侈消费与炫耀消费作为消费主义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在我国屡见不鲜。不仅助长了不晟的社会风气,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成为发展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消费领域内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五一”长假前,当人们对中央近期紧锣密鼓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感到有点困惑不解时,江苏铁本案被公开曝光。随后,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披露了唐山数百家民办小厂偷电偷水偷税大炼钢铁、福建一些贫困县盲目扩建百米宽“世纪大道”、河北青龙县全民毁田乱采铁矿等一系列违法违规事件,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情况已糟到这步田地!看来,中央处理铁本案,绝非“杀鸡敬猴”这般简单。 相似文献
11.
12.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日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两国中小企业逐步走出了一条以战略为引导、品质为关键、创新为核心、人才为驱动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14.
2000年很可能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年! 为什么会造成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需不足? 我们要降低生活期望值,准备过朴素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中的软硬基础设施比较:中国应不应该向印度学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进行中、印经济发展模式对比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印度模式是否比中国模式更具借鉴意义。印度模式更强调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而软件基础设施会产生长期发展的动力,因而印度模式对中国是有借鉴意义的。如果中国改变过于注重对硬件基础设施投资的做法,而同时在软、硬件基础设施上投资,印度将很难超过中国。 相似文献
16.
17.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源、不良债权难以有效解决的原因、结构性经济改革难以推进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分析,认为“政府为特殊利益访华团俘虏”是造成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根本原因缺乏坚实的现实依据。仅从金融业的层面思考和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仅从利益再调整的角度分析结构性改革的难度也没有完全理解改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宣扬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的论调.日本不仅是这一论调的发源地,而且也是当前宣扬中国经济威胁论的最主要鼓噪者.在日本,一些右翼学者、企业界人士甚至部分政府官员,经常以中国对外输出通货紧缩、中国出口商品冲击了日本产品、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加速了日本产业空心化等为理由,宣扬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然而,上述论调不符合中日经贸关系的真实情况,缺乏可靠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