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付一书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3,(4):23-26
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我国。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基本策略是通过与中资银行的合作来占领和扩大市场。中外资银行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有业务合作、股权融合、信息交流、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交流等。合作可产生共赢局面,我们应提倡和鼓励中外资银行的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4.
8.
9.
王家辉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1):5-8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本文对在沪15家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整体竞争力强于中资银行,中资银行在客户资源、资产规模、网点等总量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外资银行则在风险控制、成本控制、金融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在中资银行内部,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力全面优于地方性银行。在外资银行内部,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外资银行竞争力整体强于来自欧美市场的外资银行。中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根据实证结果,总结了中外资银行竞争力优势和不足形成的原因,并就中资银行竞争力培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商业银行宜定位于社区银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城市商业银行的处境愈发艰难。城市商业银行若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本文在对美国社区银行的比较优势,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宜定位于社区银行。 相似文献
14.
ROLAND MEEKS BENJAMIN NELSON PIERGIORGIO ALESSANDRI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17,49(7):1483-1516
We develop a macroeconomic model in which commercial banks can offload risky loans to a “shadow” banking sector,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trade in securitized assets. The model can account both for the business cycle comovement between output, traditional bank, and shadow bank credit, and for the behavior of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 a liquidity crisis centered on shadow banks. We find that following a liquidity shock, stabilization policy aimed solely at the market in securitized assets is relatively ineffective.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1995-2005年的银行数据为样本,比较分析一直以来都让世人所关注的我国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在介绍国内外有关银行业规模经济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基础上,通过依据大量相关具体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及效益问题进行经验性的判断比较,最后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实证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系数变化不大,但近几年来在规模效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进步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自《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发布以来,中国银监会接连下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贯彻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等文件,强调和倡导发起行对村镇银行风险机制建设的管理和指导。本文简论发起行通过"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垂直风险管理模式,有力推进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亚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26-30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和国外六家知名商业银行进行了竞争力评价分析,指出过程竞争力水平低下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产出竞争力水平不高以及整体竞争力水平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提高过程竞争力水平和内部控制水平方面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葛兆强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1):3-14
银行战略是银行发展的长期性和全局性的谋划,是构成商业银行成长的关键要素之一。银行战略管理的机制流程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与战略控制。中国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总体水平不高,且面临着战略转型,而战略转型构成中国的商业银行目前阶段的战略管理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本文提出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十大转变”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而言,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存贷利差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6家上市银行2005~2009年的日均数据,经比较分析表明4家大型银行的存贷利差持续、显著高于2家股份制银行。这一差异的原因不在于各银行之间相差不大的存款平均利率,而在于贷款平均利率。股份制银行贷款平均利率较低,源于低利率票据贴现的比重较高和公司贷款的利率较低,这两者意味着股份制银行可能在竞争中采取了比较激进的策略来争取客户。利差收窄背景下各银行纷纷采取的以量补价策略,既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不具有可持续性。为此,商业银行应大量发放中小企业贷款,但这可能需要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转型研究——以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实施转型是金融市场激烈竞争、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银行经济资本考核趋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小商业银行转型的理念定位是“差异化、特色化、零售化”。以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为例,诠释中小商业银行转型的理念定位,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全面转型的实践经验,并给出中小商业银行理念转型、业务转型和组织转型的路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