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深刻回答了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安全和国际金融治理的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金融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金融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一个根本保障: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两大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强国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三项中心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四个重要原则:坚持"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的金融改革发展安全的正确方向;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深刻理解和系统把握习近平关于金融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是做好新时代中国金融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发展,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科技创新理论的新飞跃,完成对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的新赓续。其核心要义涵盖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价值旨归和潜在风险四个方面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重要论述是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布局人工智能多领城应用以及保障人工智能全过程治理提供了深刻的现实镜鉴。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有着特定的生成依据,它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农民共同富裕学说,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重农富农治农文化,承继于中国共产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思想智慧,立足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是习近平领导经济建设、改善民生过程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核心要义包括战略地位、政治保证、美好图景、发展动力、必由之路和主体力量等诸多方面,具有战略性、时代性、科学性和超越性等理论特质。其重大价值为: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农民共富思想的理论创新,而且为新时代开创促进农民共富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世界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上看,这些重要论述厚植于中国古代“农本”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论述为理论基石,并借鉴了国外乡村建设的发展经验。从历史逻辑上看,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工作的深刻总结。从实践逻辑上看,这些重要论述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经历,来源于他在实践中培育的深厚的“黄土情结”和积累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内容涉及文化历史、文化强国、文化建设等,其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本文从时代价值、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三个方面探讨学习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改革一系列重大判断、重要决策和明确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金融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地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金融风险这一重大关口;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其天职与宗旨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强调应与国外构建货币金融多层次大流通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现代化和全球化;始终要求坚持监管和创新并行,以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突出强调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方向正确。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呈现出条理清晰的逻辑理路:立足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致力于解决新发展阶段贫富差距等新矛盾新问题,是其逻辑起点;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基石,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其逻辑传承;从共同富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三个方面展开架构,是其逻辑展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8.
李力 《新经济》2022,(12):81-85
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围绕实现共同富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上多次提及共同富裕,极大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为共同富裕思想作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重大创新,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飞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任何价值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在价值活动运行轨迹中,价值活动的任何结果都是价值活动逻辑始点的一种规律性的延伸。探求价值生成的逻辑始点对认识价值运动规律以及促进价值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既是基于价值合理性上的科学活动,又是基于价值合目的性上的意义活动。从价值生成的源泉上讲,把价值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价值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本质表征的核心缘由。  相似文献   

10.
本文聚焦习近平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发表的扶贫重要论述,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贫困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探索、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三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生成的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将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蕴含的扶贫开发理论内涵概括为"六观",即坚持党领导扶贫工作的组织保障观、坚持精准方略的扶贫方法遵循观、坚持加大投入的扶贫物质基础观、坚持社会动员的扶贫参与格局观、坚持群众主体的扶贫内生动力观、携手消除贫困的扶贫开放共享观.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是科学的扶贫开发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域和理论体系.因此,新时代必须积极践行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创新扶贫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扶贫的激励机制设计,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第二个结合”,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契合实际、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的重要论述。从理论内涵上看,这一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凝练概括,又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的深层把握,即理想追求、思想主张和精神特质的契合。从历史赓续上看,这一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思想解放与理论突破的相伴而生。从实践向度上看,必须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从价值意蕴上看,这一论述对于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全球性发展难题及滋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深刻把握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的趋势特征,结合我国数字化发展与经济改革相融合的实践经验,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形成了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系列重要论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为何发展数字经济”“怎样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什么样的数字经济”“为谁发展数字经济”等主题,深刻阐释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意义、目标任务、实践要求与价值旨归,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提供了行动指南,并为世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贾蕾蕾 《新经济》2022,(8):18-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体现出了他对于我国金融发展的观察与思考,成为新时代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指引,厘清习近平关于金融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对于进一步研究全面提升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力、建立现代化全覆盖的监管框架、以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带动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魏鹏 《经济学家》2024,(2):60-70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强国建设既包括金融生产力发展,又包括金融生产关系变革,旨在实现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向现代金融服务方式转变,最终构建起金融领导强、金融实力强、金融服务强、金融供给强、金融监管强、金融开放强、金融安全强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强国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密切相关的。为高质量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应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建设、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的领导;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守住金融风险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细做实5篇大文章,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之路经历了从“效仿欧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自力更生”再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的历史演进过程,实现了对“以殖民掠夺为实现资本积累和扩张手段”的西式现代化、通过“非暴力”谈判方式取得政治独立和依附发展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并在发展推进中形成了以生产方式现代化为内核,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分配、物质生产和思想意识发展的独有理论内涵。未来现代化实践中,应以史为鉴、以理为纲,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坚持以创新、绿色发展谋和谐,以协调、共享发展谋共富,以创新、开放发展谋和平。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在于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以全面发展为特征,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因此,以财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学理上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逻辑,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价值取向上,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财政秉承人民性、普惠性与发展性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实践进路上,中国财政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持久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经济必须摆脱传统数量型增长的路径依赖,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包括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策逻辑五个维度。从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出发,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需从数量型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要求建立以质量为发展目标的价值判断体系,形成现实价值与终极价值相结合的价值判断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而最优路径选择应是符合价值逻辑要求的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系统之间质量的耦合与互动。最优路径选择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又具体表现为微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宏观质量三位一体的实践逻辑。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创新驱动政策、结构协调政策和质量变革政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