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不仅仅对徽酒势力盘整,而且对安徽白酒市场、徽酒省外市场进行了系统盘整。这种盘整来得很及时,恰好在徽酒要进行转折的2007年,无论是迎驾、高炉家还是口子窖,甚至是种子酒、古井贡等都面临这样的转折。通过盘整,我们知道了徽酒目前的困境、机遇,也能够初步了解徽酒所拥有的蓝海和红海。说实话,对于徽酒,本文说得已经足够多、足够好了,但是我个人一直以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安徽是个外地酒慎入的酒窝。那么合肥便是这个酒窝中酒精度最高的一点。除古井以外,大部分徽酒没有强大的品牌背景,并且随着白酒品牌区域化。守住本地市场便成了徽酒持续发展的要务。而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不仅拥有巨大的销量,其战略地位也不言而喻。古井、种子、明光、高炉、口子、迎驾等轮番作战,誓死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和尊严,给合肥市场筑起了很高的壁垒。  相似文献   

3.
提示:我们第二次关注的安徽地级城市主要是阜阳、淮南、宿州和黄山:同其他安徽的地级城市一样.这里几乎依然是安徽酒的天下,用“猛烈”一词来形容古井、高炉家、百年迎驾等安徽酒的销售势头实不为过.许多外省的白酒品牌只能在众多安徽品牌的包围之中来求得生存。由此看来新品牌进入这一市场的难度真是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4.
梁咏  刘言  时金超  侯林辉 《糖烟酒周刊》2004,(46):B033-B035
目前徽酒的“南京会战”热战正酣,对终端的争夺尤其激烈,几乎是“抢”的概念,任何一家的买断都让其余的三家跃跃欲试一而作为整盘市场的胜负短期内还难以分解,但是徽酒群雄在南京的整体作战已经给皖系白酒树立了一个鲜明的形象徽酒无疑在南京是流行的。但流行的东西生命总是不长久,这也是业界对徽酒品牌的评价:“徽酒的后劲不足”。那么徽酒的明天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5.
区域看台     
《糖烟酒周刊》2007,(16):62-64
河南郑州市成立酒类行业协会,古井绿色金樽新品展示会召开,宋河推出“平和”系列年份酒,苏格拉帝石榴酒上市,安徽地英雄暨喀塔斯新品上市,迎驾酒提价,高炉家全面涨价,雪花买一赠一压制低端啤酒,  相似文献   

6.
我国白酒界素有“东不入皖”的说法。从合肥的市场来看.安徽酒巨大的竞争力为入皖的各类白酒构筑了坚固的屏障。10大徽酒品牌中.高炉家、迎驾、古井、口子窖在市场上最为活跃;皖酒、文王的部分单品市场稳定;种子等品牌也在积极开拓市场。与地产酒的劲猛势头相比.外来白酒很少能在当地站稳脚跟.除了高档市场上茅、五、剑比较稳定.中低档市场上五粮醇、稻花香、金六福表现尚佳,其他价位区间几乎没有外来酒的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7.
樊丽芳 《糖烟酒周刊》2005,(35):A0018-A0018
在1999年之前,安徽蒙城县白酒市场上各大品牌基本上势均力敌,主流价位在40元左右的有种子酒、口子酒以及地产庄子酒、沙河王酒等,没有哪个酒具有市场绝对优势。但是1999年邓汝峰(城镇商业公司老板)接手迎驾后,蒙城市场势均力敌的现象逐渐被迎驾打破,迎驾基本上处于主导品牌地位,2004年迎驾在蒙城的销售额估计是7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健康”为主题的系列促销活动,让老明光在安徽市场声名鹊起,成为近年来高炉家、迎驾们的重要竞争对手。但近三个月来,由于企业改制迟迟没有结果,老明光可谓是步入了“深水区”,市场出现明显滑坡。特别是在合肥开展的“健康旅游”促销活动被迫中止,而其总经销商也因故接手了另一个徽酒品牌,使老明光在市场上颇为被动。从调查来看,尽管前途未卜。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老明光在分销网络建设上有其成功之处,而这也许是它在求得“重生”时可以依赖的。那么,老明光是如何构建分销网络的?这个网络在当前形势下又有什么反应呢?  相似文献   

9.
徽酒素来以终端制胜、执行力强而闻名。在合肥、南京,凡是徽酒集中的市场上就会有买店、有专场、有你能想到和你想不到的各种终端拼杀方式。因此行业人士往往把徽酒和“终端”(本文的“终端”特指酒店)捆绑在一起,与盘中盘模式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徽酒戮战的黄山市场上记者却惊奇地发现,这里居然没有一家酒店被买下,也没有一个品牌做专场。酒店的各个包间里各家的促销员推着各家的酒,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这似乎不是徽酒的一贯作风。  相似文献   

10.
白酒行业素有“东不入皖”之说法。不仅源于安徽的白酒企业多,更是因为徽酒依靠强大的终端拦截术和区域化运作模式把本地牢牢封锁,给外地酒的进入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东不入皖”的看法实际上并不准确。一方面,安徽市场无论价格层面还是市场层面都存在很多机会;另一方面,如今的安徽市场已经不是高不可攀,江苏酒、湖北酒、东北酒等很多品牌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安徽,使得安徽市场的品牌架构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1.
梁咏 《糖烟酒周刊》2007,(17):51-53
安徽曾经是强势白酒云集的省份。自1996年始,全国白酒20强中.安徽有5家企业名列其中.而且古井、金种子、高炉(双轮)等徽酒企业还跻身白酒10强,相比于川酒来说毫不逊色。这足以证明当时徽酒军团的实力。  相似文献   

12.
可以说。白酒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役。从安徽当年的沙河、焦陂。到今天的高炉家、口子窖、九酝妙品,其省会合肥市场几度易帜,中国酒业的整合已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徽酒成为了中国白酒的主角之一。继“徽商”、“徽茶”、“徽文化”等词汇之后.“徽酒”随着皖系白酒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崛起,叫响了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3.
崔旭超 《华糖商情》2001,(19):11-11
由于安徽酒界在酒行业中的重要地位,笔者曾多次应约到安徽一些大中酒厂去采访,以求对皖酒内部能有一个更透彻的了解,对皖酒发展有更准确的判断。而每次到酒厂时,一些酒界朋友总会叮嘱笔者关注一下迎驾贡酒厂。根据笔者观察与判断,迎驾贡的确应算是一匹黑马,而这匹黑马与小糊涂仙、金六福等正风行全国的新秀相比,在发展态势上似乎更加含蓄莫测,更加稳重老到,同时在起步阶段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个惊人的相似点就是对他人无形资产的巧妙利用。  相似文献   

14.
枝江和白云边作为鄂酒的两大知名品牌,在湖北很多城市都处于垄断地位。荆门和黄冈也不例外。这两个城市商家提及最多的依然是枝江和白云边。不过从目前趋势来看,随着稻花香、关公坊以及徽酒中的迎驾不断攻城略地,这种少数品牌垄断市场的格局正在被逐渐打破。  相似文献   

15.
阿九 《糖烟酒周刊》2007,(17):45-45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徽酒板块在酒类行业的影响力与活跃度;分析徽酒的营销专长与市场战绩;并预测未来徽酒市场走势。采用随机调查方法,选取全国部分省区的酒类主流经销商访谈调研,收集调研问卷160份:并进行相关市场调查资料补充。徽酒在全国各个地方的品牌认知表现不同,相对而言,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经销商对徽酒认知度较高,而且比较看好徽酒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也许是徽酒企业一贯低调的原因,再加上行业内外的报道也多是“大同”,它们常常显得那么神秘,而安徽市场也因可以想象到的激烈竞争让人望而生畏。本刊上期曾制作了有关徽酒的专题文章,所论之处有深有浅,但大致可见徽酒及安徽市场的概貌。本文出发点是结合一些详实调查,在此基础上再做增益,故有此标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我刊曾对安徽白酒在南京等地市场上的角逐做过特别报道,指出在南京市场徽酒表现出了强劲势头,以至于原有的一些川酒及江苏地产品牌都渐渐在徽酒的挤压下,慢慢滑出消费者的眼帘。从我刊对徽酒品牌追踪调查的情况来看,与南京市场颇为相似的一场徽酒争霸战正在广东特别是深圳市场悄悄重现,主角分别是皖酒王与高炉家。  相似文献   

18.
如前面说,江苏市场上的白酒品牌主要分为三股力量,包括地产酒、安徽酒以及川酒等品牌。地产酒中当属洋河、双沟、今世缘为重要角色;安徽酒则主要是迎驾和口子窖两大品牌;另外就是五粮系列的,包括五粮春和五粮醇,以及金六福等。下面我们将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今世缘以及口子窖作为重点品牌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徽酒在南京”这个选题一点都不够时髦,两年前已经被业内媒体炒得烂熟,现在再来讨论南京的徽酒似乎有“炒冷饭”的嫌疑。但是,在以洋河为首的地产酒日渐强势的形势下再来考察南京的徽酒,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20.
《糖烟酒周刊》2006,(40):68-71
徽酒的操作方式令人敬畏,它们是徽商智慧的结晶。单说其高效的执行力和敢打敢拼的终端投入策略就不是哪些白酒企业所能企及的,因此有人将徽酒称之为冷漠的“终端杀手”。“杀手”的出现总会令人不寒而栗,那么在“杀手”遭遇的地方谁又会占上风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