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经济型酒店在高标准的星级酒店和低服务质量的低星级酒店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同时也找到了与强势的国际豪华、高档酒店品牌不硬碰硬的细分市场,为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与国外经济酒店相比,一般来说,中国酒店不是输在管理上,而是输在品牌和网络上,为此,国内著名经济型连锁酒店——如家,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统一的品牌形象和中央预订系统。到2006年底,如家品牌旗下共有134家酒店营业,实现了品牌连锁的快速扩张。2006年10月26日,如家快捷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专家认为,如家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做一个本土成长的国际性品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品牌排行榜热让人们看到,我国企业对品牌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国内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在诸多方面的差距。总体上我国仍然是品牌弱国,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品牌个性特征、法律保护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国内对品牌建设的研究很多,本文在针对国内品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出口品牌培育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工业品牌之路--"青岛现象"与青岛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在铸造国内名牌和国际品牌方面卓有成效。先后有5个品牌国标被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估中,青岛也有多个品牌连续多年榜上有名;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品牌和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评比中,青岛入选品种数量在国内亦名列前茅,这种现象被经济界称之为“青岛现象”。  相似文献   

4.
核心竞争力是品牌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作为国内化妆品品牌之一——上海家化的高端化妆品牌“佰草集”的发展虽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品牌的独特理念和技术内涵及传播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品牌在国际强势品牌的包围下,利用具有民族的特性结合现代技术,成功获得生存并发展壮大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国内的洗护发用品远不及国外?洗发产品:国内产品输在广告与包装 从专业角度看,广告宣传的“二合一”、“三合一”产品并不一定就适用于每个消费者的发质。因为每个人的年龄、个性、工作环境都不一样,对于沙质头发和很蓬松、烫过的头发,最好还是应该洗护分离,才能真正对头发起到清洁、养护作用。但众多洗发水广告的宣传已经将消费者带入误区,认为一个产品功能越多越好,这是不对的。 目前国内的洗发用品市场已经基本被飘柔、潘婷、沙宣、舒蕾等合资品牌占据。其实我国有许多都是价廉物美的产品,例如很多顾客反映“蜂花”就很好…  相似文献   

6.
快速消费品,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国外诸多快消品品牌纷纷入驻国内市场,并占有重要位置。快消品品牌之间的较量最终是营销能力的较量。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国内快消品品牌,必须在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而企业品牌的流通渠道变革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曾黎 《光彩》2010,(7):48-49
性别、年龄、产品线的内涵和外延影响着品牌名称的营销力买过领带和衬衫的朋友肯定熟悉"金利来"这个品牌吧,最初它的名称叫"金狮",其创始者曾宪梓曾经兴致勃勃地把两条"金狮"领带送给亲戚,但亲戚却拒绝了他的礼物,还不高兴地说:"金输、金输,金子全都输啦!"。  相似文献   

8.
张勇 《商场现代化》2005,(12):252-253
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和成长的关键。本文对法国化妆品品牌——欧莱雅在中国九年来的品牌战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打造国内化妆业名牌的建议,对国内化妆品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都兴成 《现代商业》2002,(10):61-62
品牌经营对国内的商家和厂家来说不再陌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到目前为止的几年中,由于国外品牌商品潮水般涌入而对国内厂商形成的冲击我们有目共睹。国内的厂商在尝到竞争造成的苦果后,痛苦的走上了品牌经营的征途。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嫁”品牌?就是企业通过转让、出售、出租等方式完成品牌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这是品牌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品牌资产化的重要体现。近几年,国内企业“嫁”品牌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国内中小企业把品牌“嫁给”跨国公司更成为一种主流和“时尚”。  相似文献   

11.
在鞋都晋江的大小品牌中,匹克是典型的发育早,成熟晚。在品牌营销的路上,不是原地打转,就是山路十八弯,直到许氏父子另辟蹊径:国外放炮国内响,到美国搞营销,反打国内,才使匹克的品牌之路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2.
在国外品牌玩具充斥中国玩具市场的今天,国内自主品牌的流失已成为玩具行业发展的椎心之痛。如何开辟国内玩具品牌市场现已成为玩具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从研究玩具品牌发展的现状出发,对比国内外玩具的品牌营销策略,指出中国品牌培育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3.
贾丽军 《广告大观》2010,(1):153-153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体制的改革、外资银行的涌入、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使得国内银行业不可避免地由卖方市场转为了买方市场。在巨大的冲击面前,国内银行业意识到,品牌将成为未来决胜市场的重要砝码。越来越多的银行企业将品牌营销纳入了企业发展的经营范畴,并且涌现了不少优秀品牌。如兴业银行的对公业务品牌“财智星”、北京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品牌“小巨人”、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品牌“和卡”等等。  相似文献   

14.
王二飞 《广告大观》2007,(1S):60-61
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曾说:“必须自主创新,创建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银行卡产业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信用卡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信用卡品牌发展现状如何?信用卡品牌如何创新,如何建设?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对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品牌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国内天然气管输定价历程和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一部制"管输定价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加快推行"两部制"管输定价模式逐步到位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及有关建议,以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天然气管输定价体系,促进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和管道建设,保障国内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国内市场逐渐开始丰富多彩起来,已经有许多世界品牌的产品在国内“落地生根”。如今,漫步街头,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冲击着你的视觉,而各种国内国外的品牌不计其数。加入WTO之后,中国再度成为国外品牌的集结地。在中外品牌汇萃的今天,消费者会如何选择?他们挑选的标准是什么?他们对中外不同品牌的产品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17.
凭借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处于主导地位。然而迄今为止,大多数中国企业一直满足于充当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为世界最大的品牌企业和零售商的自有品牌供应从玩具到电视的众多产品。不过,中国政府正力促国内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向海外销售品牌产品,因为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异常激烈,对价格的压力越来越大,品牌产品可以比OEM产品更有利可图,同时,参  相似文献   

18.
在家电下乡的政策推动下,有人欢喜有人忧。国内品牌机会将好于国际品牌,大品牌好于小品牌,区域性品牌好于二三线品牌。  相似文献   

19.
面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力和国内市场的诱惑,业界已经有一批国内OEM企业走上了艰难的转型之路,力图创建自主品牌。外贸基本是订单制,内销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2009年,如果说做不做品牌是一个战略的抉择,那么能否做好品牌则在更大层面上取决于战术的高下。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对于我国名牌是一个困难时期。2010年底国际投行高盛发布报告指出的李宁品牌定位失策,可以说是李宁这个品牌20年的付出换来的只是尴尬的地位。其实纵观国内企业品牌,会发现不光是在体育行业的李宁品牌有这样的情况,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存在品牌定位不清的问题,或者说,国内大部分品牌都是介于大众品牌与中高端品牌之间。很多的管理学者认为这是企业在品牌战略和企业跟随战略上的失误。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被忽略,即企业定位失败了,可企业市场为什么还存在,企业为什么还能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