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和酒、石库门为代表的海派黄酒在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之后,已基本奠定了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市场地位。那么,随着海派黄酒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2007年海派黄酒的发尾巴路是否将有所调整?是否将向更加门凋的外埠市场发起攻势?新光明集团对海派黄酒的整合将对黄酒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海派黄酒的一举一动正吸引着黄酒业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6,(26):14-14
黄酒产业习惯按地域分为江浙黄酒(主要是指绍兴黄酒,在此简称为绍兴黄酒)和海派黄酒两大主流派系,之外区域的黄酒产品统称为边缘产区黄酒,包括山东、安徽、福建等产地。从目前的形势看,绍兴黄酒凭借悠久的历史,占据规模和品牌的优势。而且近两年向外扩张的速度比较快,形成了以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几个领先品牌为主导的绍兴军团。海派黄酒主要以上海绝对领导品牌和酒以及近来兴起的石库门等几个品牌为主,从产品口感、运作手法上自成一派。边缘产区的黄酒企业规模虽然不大,数量却不少,它们大多是区域性的地方品牌。尽管从企业规模来看,绍兴黄酒企业的品牌意识比较强,而且已经成就了几个行业领先品牌,它们未来成功的几率更大,而另两个派系以地方市场为主,规模实力相对较弱。但是在目前整个国内黄酒市场尚没有形成成熟消费气候的情况下,存同是传统老品牌企业的前提下,从一定意义上讲,三个派系之间的市场机会可以说是平等的,市场依然存在很大变数。因此,我们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水平上,请业内人士分析一下各自的特点和面临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黄酒曾经给我们留下了充满激情的一面,有那么多的人和事,在短时间内集中地与黄酒联系到一起,在白酒、红酒、啤酒之外,给了我们更多的想像和激情。现在,黄酒冷静下来了(这样断言也许恰如其分),这一热一冷的转换,值得我们反思与研究。在一段时期内,人们都说海派黄酒如何有创新,  相似文献   

4.
马来 《糖烟酒周刊》2007,(34):89-89
9月初,会稽山打造的尚·海派养生商务酒在上海面世,加上前期华泽和古越龙…联合推出的屋里厢,上海黄酒市场一下子多出来两个与石库门、和酒直接竞争的新品牌。近年来,以和酒和石库门为代表的海派黄酒风靡上海滩后,引起了众多黄酒同行的跟风。但上海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诱惑,一方面是高额的营销投入,另外上海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偏爱,也为同类产品进入上海市场设置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尚·海派、屋里厢的挑战显得意义特别,因而成为上海市场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黄酒产品相比,新型黄酒赋予了黄酒产品全新的概念:在产品层面上,一是低度化;二是通过新工艺的改良,新型黄酒在传统黄酒基础上添加了蜂蜜、枸杞等时尚和营养元素,使产品功能性更加丰富;三是产品在瓶型、材质、包装设计方面突破了传统黄酒的束缚,更趋时尚化。在品牌层面上,新型黄酒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更具时尚感和亲和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10):A038-A040
“天下黄酒源绍兴”。绍兴的黄酒传统、文化和历史地位,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如果不是上海黄酒的叫板,绍兴黄酒在黄酒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恐怕无从撼动,也不会最终促成绍兴黄酒急忙向全国市场扩张。有了对手就有了目标,就新一轮的市场竞争而言,一边有“海派”黄酒在叫板,一边又扯起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大旗,扩张欲望更强的传统绍兴黄酒可谓是负重前行。  相似文献   

7.
晓阳 《糖烟酒周刊》2006,(20):73-73
黄酒正在成为最具活力的酒类板块,也正在成为所有酒商投资的热点。 2005年,黄酒市场继续高速发展,整个黄酒行业的产量冲向了200万吨。伴随着产量的增长,黄酒的目标销售市场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江浙地区,快速向两南、华南和北方地区蔓延。更具看点的是,随着黄酒的全国销售氛围日益浓厚,以安徽海神为代表的区域黄酒主流力量也开始向全国扩张,积极与绍兴系和海派蕾酒抢夺地盘。  相似文献   

8.
2004年,黄酒产业进入活跃期,但是三年后的今天,黄酒产业的发展再次陷入低谷。黄酒产业怎么了?黄酒企业下一步怎么走?作为操盘者的大型黄酒企业的领导层似乎也陷入了迷茫。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黄酒产业比较活跃的三年里,财富效应吸引了一些业外人士涉足黄酒产业,其中不乏白酒和葡萄酒营销专业人士,他们对黄酒三年怎么看?对黄酒的未来怎么看?  相似文献   

9.
苏南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该区域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国民生产总值占江苏全省的62%,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占全省的60%。苏南不仅是我国黄酒的传统销售区,也是地产黄酒、海派黄酒、绍兴黄酒的激烈搏杀之地。  相似文献   

10.
郝志杰 《糖烟酒周刊》2007,(10):104-106
一直以来.绍兴地产黄酒品牌在全国黄酒市场上可谓占据了主流。但近年来,古越楼台·花雕黄酒基地迅速崛起.撬动了黄酒产业的传统格局.开始参与黄酒产业的全国化进程。古越楼台在产地区域及产品定位上都与绍兴黄酒形成了鲜明差异,作为中国黄酒新势力的一个代表,古越楼台将成为影响中国黄酒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以品牌数量和产业规模衡量黄酒的产业结构,古越龙山、会稽山等一线黄酒品牌只是“冰山一角”,二线黄酒这一庞大的产业群落才是黄酒产业的“主体”。黄酒产业的真正崛起仅仅依靠几个领军品牌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崛起有待于黄酒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或者说,关键因素在于黄酒产业潜在“主体”即二线黄酒品牌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黄酒仿佛一段尘封的记忆,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直到今天,它被再次唤醒。时下,黄酒产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二个“春天”,产业复兴成为行业热门话题.也成为全社会瞩目的文化热点。黄酒产业如何复兴?产业复兴的关键是什么?回答这一系列问题还需回归到对黄酒本质的认知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从黄酒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黄酒产业三年全国化实践的最大意义在于初步完成了全国黄酒市场的普及教育。黄酒产业当前的根本问题是营销问题,是如何把握黄酒营销本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切只有回归到对黄酒产业营销本质的反思。黄酒有必要彻底打破当前的营销模式,进行一些颠覆性的营销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读者之声     
《糖烟酒周刊》2007,(2):14-14
2006年39期《马蒂尔椎的“双轨”策略》马蒂尔德的“双轨”之险;2006年39期《2007,海派黄酒向左走.向右走?》2007年海派黄酒全国化步子不会太大;2006年38期《乔洪:和谐就是茅台发展的推动力》茅台能消化这意料外的增长吗;中国食品招商网《〈请备位高手谈谈奶酒这个小酒种》凄凄惨惨戚戚的内蒙奶酒  相似文献   

15.
郝志杰 《糖烟酒周刊》2007,(32):104-104
作为上海食品行业整合的一项重要内容,海派黄酒企业的重组目前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但从持股情况来看,上海烟草集团持有冠生园55%的股权,而大光明集团仅持有其余45%的股权,因此双方重组在程序上将比较复杂,但冠生园和酒业务注入第一食品大势已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方昀 《糖烟酒周刊》2006,(40):62-63
今年10月16日,笔者有幸亲历了绍兴中国黄酒城开游仪式。为绍兴浓郁的黄酒文化所感染、为中国黄酒城的精妙构思与设计所折服的同时,也为中国黄酒产业的振兴而激动。  相似文献   

17.
转眼间,又迎来了2007年全国春季糖酒会。糖酒会是产业、企业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也是产业、企业之间开展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良好平台。这也引发了我对黄酒产业交流与产业发展话题的思考。黄酒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全国市场飞速扩张的同时,也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产业自身的问题与不足,认真思考一下黄酒产业到底应该向其他兄弟产业学习些什么,借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黄酒产业结束了第一轮全国化,“运动”之后,各个黄酒企业逐、渐恢复了冷静。对于拓展全国市场,整个黄酒产业不再是盲目乐观,而是多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思考。本文将目前黄酒企业深感“闹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抛砖引玉,以引发广大读者和黄酒企业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上海对于中国黄酒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战略地位,上海市场都可谓是中国黄酒产业的重中之重.上海黄酒市场的发展变迁也成为中国黄酒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糖烟酒周刊》2004,(41):11-12
在采访过程中,本刊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递减现象。谈到黄酒的市场前景,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作出了肯定的答复。问到明年黄酒会不会有大的发展,有一半左右的企业表示肯定,一半的企业表示不会和说不准。当记者接着问到企业会不会借央视招标的东风。展开大规模的推广活动时,给出准确答复的极少,大部分企业负责人的回答都很含混,表示要看一看。黄酒企业虽然都对市场前景作出了肯定答复,但是他们在市场运作的分歧很大,甚至形成了“海派”和“绍兴派”两个“阵营”。争论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