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倾听     
《糖烟酒周刊》2007,(7):22-22
个人欣赏的促销,应该是“两只手”的问题:一只手送上“心意(即礼品)”,另一只手要伸出去与人握握手(即沟通)。当然,先伸出哪只手也是很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自由港的两只“手”──价格在香港邓小河香港是个自由港,市场供求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但是影响价格走向的并非仅有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期,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港府当局对价格的干预和管理,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公用事业领域价格不"自...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24日中午,在物美大卖场惠新店的冷冻食品区.一位促销员正熟练地捆绑牛奶促销产品,由于卖得太快,她被从其他组临时借来帮忙。在她手里的是伊利利乐枕.每箱12袋,价格315元,促销活动是买一箱赠半箱。“昨天进了1300箱.现在就只剩下100箱”。在她旁边的三鹿和蒙牛同类产品,也在捆绑包装进行类似的促销。  相似文献   

4.
卖场门外天天上演的促销活动,往往是你刚“秀”罢我登场。但是,如果你场外促销“秀”一下,我也竞相忙着“秀”,而促销现场冷冷清清的话,那根本就达不到场外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重心由一级市场向二、三级市场逐级下沉,营销人员也开始慢慢告别过去在二、三级市场广种薄收的时代,迎面而来的是二、三级市场的“精耕细作”。然而,二、三级市场的消费潜力相对一级市场而言要狭小许多,在一级市场花2万元搞一次促销,可能会收获l0万元的利润:而在二、三级市场特别是县级市场花2万元做促销,可能连一次促销的销售总额都达不到2万元:但如果只投入几千元钱搞促销,可能又连基本的广告投放费用都不够。“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投入过少则达不到预期效果,投入多了又得不偿失。面对如此特别的县级市场,营销人员如何谋划,才能使县级市场的促销活动精彩迷人呢?  相似文献   

6.
马来 《糖烟酒周刊》2005,(49):26-27
12月份白酒消费开始进入黄金时段了。餐饮终端的竞争也再度升温,而酒店促销正成为一把“利刃”。坦率地讲,如何开展酒店促销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从市场上看,如今也多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演绎。  相似文献   

7.
斩断伸向公有制“回扣”这只黑手杨卫东,杨红丽近几年“回扣”被误认为是一种促销手段,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和一些部门刮起回扣风,花样不断翻新。目前在商业流通领域里的非法回扣也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数额之大,不亚于其他行业。有些人把收受回扣当作生财之道,不惜牺...  相似文献   

8.
导致权力转移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如果对这只手浑然无知,那么任何一厢情愿的集权和分权都将是劳而无功的。  相似文献   

9.
回顾中国房地产过去的十年,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拉动楼市搭上了中国经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历经“黄金时段”和“全民炒房”节点,随着2014年国民经济凸显下行压力,央行开始下调贷款利率,也意味中国住房市场在疯狂上涨中隐现不得不调整的迹象;进入新常态的经济与“楼市经济”要因应时局的变化,再不能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横吹泡沫,不仅指它积压与浪费,更指它对社会稳定有长久伤害;国家这只“有形的手”要创造性的做好房市制度安排和规定动作。其中,调房价是化解天量资金虚掷给过剩凝固的“钢筋水泥”的解码器;提高房地产“资源配置市场化效率”与调结构才是减压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0.
在以竞争和“消费者统治”为根本特征的买方市场,“游戏规则”赋予消费者天然的自由选择权,顾客就是“上帝”。这种权力是任何外力无法改变的,惟有运用“心理战术”这只“看不见的手”才能牢牢地牵着“上帝”的鼻子跟我走。因此,心理营销成为继定制营销、网络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之后  相似文献   

11.
促销,顾名思义,销售的增加应该是促销的终点,诚然如此,不少人的确已经陷入了促销的误区。比如,一些企业将“销量”甚至是“即时销量”作为衡量促销的关键指标,这违背了促销的初衷,促销作为销售过程中的一种互动工具,其使命是不断开发潜在客户以扩大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2.
促销要懂点心理学蒋学飞市场,对产品是极其挑剔的。而在“货好”的基础上,还要会“吆喝”,即促销。促销,是一门学问和技巧,是敲开市场大门的敲门砖。个体户朋友们: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为了打开产品销路,推出了五花八门的促销措施:“有奖销售”、“送货上门”、...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把“管理的诞生”归结于铁路这个“第一个现代工商企业”,还是追溯到更古老的历史,其实当组织从一个“生产函数”变成一组“契约关系”时,管理就已经诞生。因此,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认为,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比政府这只同样被称为“看得见的手”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界领袖》2004,(3):76-79
促销投入是否越多越好?如何减少促销费用浪费?……这是令企业老板和营销副总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广告教父大卫一奥格威说过”任何形式的广告本身都是在锋利的刀刃上耍平衡”,无疑也蕴涵着”任何促销都是一柄双刃箭”,尤其正面作用也有其负面作用。促销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促销策略模式,而不仅仅取决于促销费用额度。换句话说,  相似文献   

15.
“满就送”的近年来暨“打折销售”后出现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又一种主力促销行为,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所仿效,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促销方式。无论是“打折销售”还是“满就送”,促销策略是否科学合理、能否仿效推广,都是值得深入分析,探讨的。在此我们通过对目前促销行为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应用博弈理论,在与促销行为有关的参与之间,即企业与消费、企业与企业、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相应原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来认识各种促销策略的合理性、从而促使企业科学运用各种促销手段,实现营销目标。  相似文献   

16.
“促销”被看作是提高知名度、提高销售量的一把利器,诸多厂商也曾利用多种促销手段屡建战功,而电脑市场的促销——繁多的“花色品种”和“刺刀见红”的惨烈今看客心有不忍。花样总有用完时,大家都开始有“黔驴技穷”之感了,可促销本身是否真正开始面对彩虹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促销,作为重要的销售手段,竟然在高度竞争后也“同质化”了,这种“同质化”现象大致可归纳为两种费力不讨好的“病症”,正是它们引发了促销“流感”。  相似文献   

17.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某人因为长期频繁使用手机,以至于最后发现自己的一只手居然与手机融为一体,长出了个“手机”手。笑过之后,觉得这个“某人”和广播记者倒也有几分相像:随着广播新闻的发展、对采访录音的大量需求,再加上采访工具的目益现代化及采访工具“短、小、轻、薄”的优势,每天携带手提电脑、便携式录音机出门,  相似文献   

18.
陈军 《糖烟酒周刊》2005,(35):16-18
特价促销可以有效促使顾客购买,增加产品销量,是企业短期促进销售的有效手段。特价促销也有明显的“先天不足”,好比一把双刃剑,可以克敌,也可能伤己。那么,究竟如何来做好特价呢?  相似文献   

19.
《糖烟酒周刊》2007,(29):115-115
目前我国白酒行业常用的促销多是在包装中附赠打火机、扑克等。这种“小恩小惠”式的促销方式,显然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2005年,浏阳河酒曾与国内最知名的三大手表制造商罗西尼、飞亚达、天王联手,在全国掀起了“购浏阳河酒,赠中国名表”的促销风暴,开创了白酒行业“价值化促销”的先河。现阶段,浏阳河酒业再次推出“浏阳河酒庆中秋,手机名表我来送”的大型让利促销活动,无疑,一场白酒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促销风暴又将在中秋前后席卷而来。  相似文献   

20.
促销的昏招     
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无不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然而,由于事前考虑不周或是规划欠佳,一些哗众取宠的促销表面上看来似乎能为企业带来销量,实际上却往往是赔钱赚吆喝,有违促销的初衷;有时候甚至因为“幸福”到来的过于猛烈,反而让企业无力招架,最终演变为一场销售的灾难。促销能够提升销量这一最直接的好处,使得企业对于各类促销手段乐此不疲,不仅是营销上的菜鸟新手容易陷入促销的陷阱,就连许多知名的公司也常常在促销时走出昏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