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城 《网际商务》2004,(3):34-36
在本专题的前一部分,本刊对叶茂中营销策划公司所服务过的一些企业进行了调查,考察叶茂中营销策略对这些企业的影响,也考察这些企业在叶茂中离开或长或短的时间后,他们的业绩如何。许多人了解到我们在做的这个调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  相似文献   

2.
叶氏流?意识流!以下这些文字是关于叶茂中的若干意识流片断。流者,名流、主流、流派、流动、之流, 冠上“叶氏”定语,名词做动词使用, 印证品牌的一个普遍道理:所有的品牌都是一个动词,而非名词,并长着一张像人一样的脸。叶茂中长着一张叶茂中的脸。他和他的广告从来没有静止过,流布开来,且流传甚远。  相似文献   

3.
善假于物     
一向强调和力行“横向营销”、倡导打破边界的营销鬼才叶茂中,最近把一只脚踏进了投资圈。为什么呢?这基于叶茂中对时代的独特理解,在这个“肤浅时代”,只有空间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做投资不过是寻找和分享空间价值最大化的手段。同理,有着成功地投资于艺术品收藏经验的叶茂中,对投资的理解是——要看清楚未来,这样出手才够硬。  相似文献   

4.
章回 《网际商务》2004,(3):28-33
叶茂中擅长将自己做过的案例撰成章,这种方式现在已经成为策划公司流行的营销手段。解读“叶茂中现象”,有必要详细了解叶茂中所做的这些案例的情况,了解企业在与叶茂中合作过程中的感悟,以及成败经验的总结,以期给更多的企业以启示。为此,本刊记随机抽取了叶茂中所做的部分案例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苏东 《网际商务》2004,(3):26-27
不少营销人士认为,叶茂中的看家本领是拍广告片,而擅长制作有争议的大众化广告也就是所谓的俗广告。热衷于炒作,则是叶茂中式广告和营销手法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2003年岁尾,在武汉番格里拉饭店,记者见到了在此做专场报告的叶茂中,还是那顶已成个人标志的黑色长舌棒球帽,讲的还是“叶茂中策划”实践案例,感受的还是“点子”的非常魅力。叶茂中显然在业界已成大腕,他接受采访时的意气风发的样子让记者联想到自己在咨询业赫赫有名的老朋友何阳——10年前,在京城见他,我们的“点子大王”是一派“点遍中国”的气象,可谁能料到,后来,还是这个何阳。令整个中国咨询业因他而蒙羞受气……对中国咨询业走过的这些年,有观察家感喟:“如果想成就一个人。你就让他去做策划;如果想毁掉一个人,你也让他去做策划。”这种“说法”如何解读?从解析叶茂中,何阳的策划人生,想必能有答案。  相似文献   

7.
严侃 《新财富》2004,(9):98-98
“地球人都知道”、“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这些街头巷尾广泛流传的广告语均出自叶茂中之手。对于自己的广告策划,叶茂中用“凶猛”来评价,“只有凶猛才能够直达人心、击垮对手,当我为客户击败竞争对手时,那种快感无以言表。”说出这番话时,叶茂中仍不无快意。  相似文献   

8.
谢丹 《网际商务》2004,(9):41-41
“没有好创意就去死吧”“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叶茂中的激情、强势以及铿锵有力的表白就和他那一年四季都不的帽子一样,在中国的本土营销界中引来无数争议。赞美有之,叶茂中到福建晋江一带,当地的企业家争着和他交换名片;诋毁有之,有人说叶茂中在给中国企业吃鸦片,第—剂很爽,后来就把企业送进了鬼门关。本刊也在今年年初推出重头章《叶茂  相似文献   

9.
据说名广告策划人叶茂中先生曾主动提出为广东某大型企业做策划,但是被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叶茂中的策划本身并不怎么样,他做出的策划特点都是要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狂轰滥炸。巨额的广告费投出去,谁做的策划还不是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6,(1):106-109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是一家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美国,韩国人才构成的创作群/120名专业策划创作精英1999-2004年中国广告公司创作实力前10强/为 100多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和品牌设计/创意拍摄广告片500多条/作品入选1999-2004《中国广告年鉴》/叶茂中2003年入选中国十大广告公司经理人, 2004年入选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25位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1.
沈雁 《广告大观》2014,(4):48-48
像大数据一样,“互联网思维”是一个被我们过度消费的词汇。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去改造传统产业,比如黄太吉、嘀嘀打车;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社会化营销和粉丝管理,比如小米、Roseonly;也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去创新产品体验,比如苹果和特斯拉;还有网络“愤青”们说:讲“互联网思维”的人,做过互联网业务吗?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2008,(1):98-103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是一家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美国、韩国人才构成的创作群/200名营销策划创作精英/中国极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综合营销策划团队/15年来为100多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和品牌设计迅速提升企业的销量与品牌/创意拍摄600多支广告片/叶茂中2006年荣获中国广告25年突出贡献大奖、2005年入选中国十大营销专家、2004年入选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25位风云人物2003年入选中国十大广告公司经理人/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3.
刘婷  朱磊 《广告导报》2007,(1):50-51
有一种动物,它们凶狠、勇敢、强悍、拥有智慧、耐力非凡.它们是自然界最可怕的掠食者,它们被叫做狼。在中国营销界这片充满残酷竞争的战场中.也有一群“狼”,他们同样凶悍、机敏、孤傲,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占领了属于自己的阵地。而这群狼的头领,就是营销行业中被称为奇才的——叶茂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广告导报》2008,(4):89-96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是一家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美国、韩国人才构成的创作群/200名营销策划创作精英/中国极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综合营销策划团队/15年来为100多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和品牌设计,迅速提升企业的销量与品牌/创意拍摄600多支广告片/叶茂中2006年荣获中国广告25年突出贡献大奖,2005年入选中国十大营销专家,2004年入选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25位风云人物2003年入选中国十大广告公司经理人/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告》2009,(2):94-99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是一家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美国、韩国人才构成的创作群/200名营销策划创作精英/中国极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综合营销策划团队/15年来为200多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传播锖划和品牌设计、迅速提升企业的销量与品牌/创意拍摄600多支广告片/叶茂中2008年荣获国家工商局颁布的中国广告30年突出贡献太奚、2005年入选中国十大营销专家/2004年入选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25位风云人物、2003年入选中国十大广告公司经理人/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什么?从思想到行动。世界上最短的路是什么?从思想到行动。在叶茂中策划公司,我们称之为从观点到实践,这就是叶茂中这厮今天要与各位分享的历程与经验。观点一:叫卖比创意更重要。不可否认,广告是环境的产物。面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是,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还停留在叫卖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简单说,叫卖式的广告要比含蓄式的广告更容易让人接受。广告的创意性和美感问题不须讨论,问题是中国大多数消费者还停留在审美的的初级阶段,不信去看看大多数人的家庭装修就可以明白。更有一个数据很惊人:中国有4.5亿人  相似文献   

17.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和社会文化.在人们生活的几乎所有时空里都展示着它的文明:同时,“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成为更多人的职业选择。现任马来西亚李奥贝纳公司首席创意执行长雅思敏,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走出来的广告巨子。进入广告圈前.主修心理学的她曾做过Perwira Habib银行见习生、IBM市场业务代表、爵士钢琴家.那个时候广告似乎离她很远。  相似文献   

18.
过度营销     
过度营销即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消费者刺激过度,产生心理疲劳,最终导致消费者记忆缺失与资源浪费:在现实生活中,会出现有人走极端的现象。在广告业的发展中,尤其是在广告营销中,也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把握不好度。一种现象是对广告的投入不足;另一种现象是投入过大。投入过大和投入不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轻视广告营销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陈周彭让我叫她彭彭,很可爱和爽快的一个女子,从毕业就在叶茂中策划工作,一做就是三年,当我和她戏言广告界三年没有动过的人是凤毛麟角时,她会很得意地笑,说很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叶总的人格魅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广告界真的非常需要可以在自己的职位上扎实工作的年轻人,就像彭彭这样。  相似文献   

20.
明星广告最便宜,这是叶茂中这厮一直以来的看法。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普遍不是很自信,需要意见领袖的引导,而明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用明星做广告不仅能体现品牌实力,如果创意制作得当,还会特别吸引眼球,大量节省播放费用。最近几年找明星拍广告做形象代言人的厂家明显地多起来,叶茂中营销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