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经历硝烟弥漫的争斗之后,2006年1月,世界钢铁巨擘米塔尔和阿塞洛终告成功联姻,缔造了世界钢铁业的帝国,市值总计460亿美元,占据全世界10%的钢铁产能。《冷酷的钢铁》纪实性很强,通过日记体全面记录了米塔尔收购阿塞洛的台前幕后,精彩再现了一则颇具史诗色彩和标本价值的钢铁行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2.
黄慧 《英才》2006,(3):33-33
全球最大的米塔尔钢铁公司1月27日宣布,出资23叫乙美元收购位居世界第二的钢铁公司阿塞洛。由米塔尔家族控股88.6%的米塔尔公司称,如果对阿塞洛的收购成功,世界将出现一家拥有400亿美元营业额,年产量超过1亿吨的钢铁巨人。阿塞洛公司表示,公司董事会成员“认为米塔尔公司的收购带有敌意,一致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米塔尔钢铁公司正式向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钢铁制造企业——阿赛洛公司发出收购要约。2007年第二季度,米塔尔以232亿美元收购阿赛洛钢铁公司,完成阿赛洛与米塔尔的合并,并将公司总部从荷兰移迁卢森堡,组成新的阿赛洛·米塔尔公司。现在,该公司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1家钢铁厂年产钢1.16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0%,销售额达600亿欧元。在美国《财富》杂志2007年"世界500强"排名中列第99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钢铁巨头不能只是满足于 躺在眼前高需求、高利润的舒服 日子里了 需求和投资骤长,产量激增,产业集 中度太低,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钢铁业大 规模重组并购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那 些雄心勃勃的钢铁巨头眼里,中国的钢铁 市场是一块充满诱惑的"蛋糕"。现在的 问题是,分食这块"蛋糕"的主角,将是 米塔尔、阿赛勒这样的国际钢铁巨头,还 是宝钢、武钢这样的国内钢铁巨头? 米塔尔董事长拉克什米·米塔尔、阿 赛勒CEO盖伊·多尔,两位钢铁企业的传 奇人物,已经开始把他们在全球市场角逐  相似文献   

5.
张可慕 《经营者》2008,(6):66-71
家族企业简史 米塔尔公司的成长轨迹可以追溯到1952年的印度,当年拉克什米·米塔尔(Lakshmi Narayan Mittal)的父亲默罕’拉尔。米塔尔((Mohan Lal Mittal。以下简称“老米塔尔”)在印度加尔各答收购了一家经营惨淡的钢铁厂,将其改名为伊斯帕特钢铁厂。这里也成为米塔尔家族钢铁帝国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何伊凡 《中国企业家》2009,339(10):58-61
米塔尔的技术,FMG的资源,是华菱与央企钢铁巨头抗衡的砝码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效率和斗志的民营钢铁生产商,沙钢是否具有成为世界级钢铁巨头的基因?沈文荣会不会成为中国未来的拉克希米·米塔尔?  相似文献   

8.
赵志龙 《英才》2006,(7):36-36
面对印度钢铁大王米塔尔步步紧逼的收购态势,阿塞洛拿出了全部看家本事。5月29日,阿塞洛公司和俄罗斯北方钢铁公司达成了合并意向。这意味着,闹得沸沸扬扬的米塔尔收购阿赛洛的计划,可能就此搁浅。  相似文献   

9.
钢铁工业是世界各国的重要基础产业.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要消费钢铁这一基础原材料。一年多来.米塔尔、阿赛洛等外资收购国内钢铁企业的行为屡屡出现.不断刺激着国内钢铁企业的神经。面对全球的经济大环境.中国钢铁企业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0.
默克的灾难     
司马江 《英才》2004,(12):26-26
一个靠购买钢铁作坊成为亿万富翁的印度人,正在逐步实现称霸全球钢铁界的梦想。这个人的名字叫拉克希米&;#183;米塔尔(Lakshjmi Mittal)。  相似文献   

11.
胡一林 《英才》2009,(8):56-57
尽管米塔尔和中国钢企也是生死对手,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在铁矿石这一钢铁上游的原材料市场,双方有着共同利益点。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简史米塔尔公司的成长轨迹可以追溯到1952年的印度,当年拉克什米·米塔尔(Lakshmi Narayan Mittal)的父亲默罕·拉尔·米塔尔((Mohan Lal Mittal,以下简称"老米塔尔")在印度加尔各答收购了一家经营惨淡的钢铁厂,将其改名为伊斯帕特钢铁厂,这里也成为米塔尔家族钢铁帝国的起点。1976年,老米塔尔在印尼投资兴建了一家年产量仅6.5万吨的小型轧钢厂,交给长子拉克什米·米塔尔管理。在这一年内,拉克什米·米塔尔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控股公司,简称LNM控股公司,独自经营管理这座小钢厂。通过对生产工艺的革新,米塔尔管理的这家钢厂在此后的10年间,产能增长了将近10倍,成为了后来成为印尼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伊斯帕特印尼钢铁厂,这也是米塔尔家族在海外的第一家企业。拉克什米·米塔尔是家族最风光的人物。从1976年成立到现在不过30余年时间,他组织了一系列大并购,这个年轻的企业,2005年收购美国国际钢铁公司,2006-2007年收购欧洲阿塞洛钢铁集团,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的巨无霸。在印度本土,拉克什米·米塔尔的两个弟弟普拉默德·米塔尔(Pramod Mittal)与维诺德·米塔尔(...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了望     
全球钢铁新霸主将更迭《中国乡镇企业》讯:据英国11月报道,印裔钢铁大王米塔尔正在合并其现有的两家钢铁企业的资产,然后再把美国国际钢铁集团收归名下。由此形成的集团将称为米塔尔钢铁公司,市值将达210亿美元,钢铁年产量将达6000万至6500万吨,规模超过目前全球最大的钢铁商阿赛洛。全球软件业营收增幅大《中国乡镇企业》讯:11月5日据市场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消息,全球软件业2004年营收预期将增长6%,至1,890亿美元。2003年为增长5.1%。2003年全球软件业1,780亿美元的营收中,有逾三分之一是来自以下五家公司:微软、IBM、甲骨文、S…  相似文献   

14.
王新业 《经营者》2006,(12):58-61
虽然收购大幕目前仍未落下,但两大钢铁巨头的对抗依旧在继续。分析认为,米塔尔给予钢铁作业的可能是一个又一个产能泡沫。相比之下,以产品结构和技术背景著称的阿塞洛,却赢得了业内的一片叫好声。因为现在玩钢铁,玩的并不是钱,而是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钢铁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从国际方面来看.发达国家的钢铁消费强度减弱.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国际钢铁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出现了米塔尔、阿赛洛等超大型钢铁集团.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其次.从国内来看.  相似文献   

16.
与钢铁对视 我无法不心怀热望与憧憬 钢铁已成为世界的骨架 我觉得能与钢铁朝夕相伴 是我的光荣  相似文献   

17.
有实力的中国钢企与其坐等政策,不如学习米塔尔好榜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在中国钢铁行业有了新版本,鹬是香港嘉鑫控股董事长陈宁宁,蚌是唐山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敬远,至于渔翁,不用说,自然是来自印度的拉克希米·米塔尔先生,他并非第一次扮演这种角色,在东欧,它就以获取争议中的钢铁资产而著名。  相似文献   

18.
自由 《新前程》2010,(6):92-92
企业收购永远是商界注目的焦点,而恶意收购和反收购则是最惊心动魄的故事题材。 2006年1月27日,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商米塔尔钢铁公司宣布,出价230亿美元“恶意收购”欧洲排名首位、全球排名第二的钢铁企业阿塞洛公司。史诗般的商业战争打响了,两大公司实力对决,政府行为暗藏玄机,投资银行操纵股市,商业诈骗大行其道……该事件在欧洲的政治、经济、金融领域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相似文献   

19.
罗声 《英才》2009,(4):27-27
风暴之后,群雄裸泳。实践证明,再精明的商人也会犯错。 《名利场》杂志刊登的“股市输家排行榜”中,比尔&;#183;盖茨、“股神”巴菲特、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家族、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印度钢铁大王米塔尔群贤毕至。  相似文献   

20.
《英才》2010,(8):43-43
2006年安赛乐和米塔尔合并,这场合并耗资332亿美元,诞生了第一家在27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61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的跨国钢铁集团。采访中,徐乐江还向《英才》记者推荐了报道这次整合的《冷酷的钢铁》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