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会计准则的涵义出发,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做了认真分析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会计准则的涵义决定了会计准则的特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新的理念方面有诸多重要创新和突破,重视资产负债表观和财务报告理念,规范了会计计量属性,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技术,重新界定了会计要素。引进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强调了经济利益观,调整了会计核算原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这是继1993年中国会计制度体系改革之后的又一次深刻变革。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对提高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及可靠性,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深刻影响到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整体运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许颖 《天津经济》2007,(11):76-78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新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适用于上市公司。该项新准则包括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的“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由于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体系迈出了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全面施行。在对原基本准则进行修改的基础上,重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有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5.
李坤  赫英歧 《辽宁经济》2007,(10):87-8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性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李玉 《湖北经济管理》2009,(24):120-121
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的.是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既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又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有继承也有发展、创新.本文针对新旧会计制度做些对比.为企业恰当运用新会计准则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2006年财政部修订并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对于完善我国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准则的颁布也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日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2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现行的16项企业会计准则修改为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经修订后的具体准则在内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至此,我国会计准则得到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框架体系的基本建立,这将是中国会计改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原准则在成本计价基础上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与原制度相比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列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规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首次规范了会计计量属性、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等。此准则的颁布,提高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使会计准则更具趋同性,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并能促进国际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是关于对资产减值的规定,它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谨慎性的原则,也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何晓洪 《辽宁经济》2006,(8):100-101
最近财政部下发了39项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2007年1月l号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为会计核算留下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也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力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银广厦、红光实业、郑百文以及安然和世通事件的出现,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如何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琨 《天津经济》2009,(12):66-68
财政部于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旧会计准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引言、定义、确认、计量、后续支出、摊销、减值、处置和报废、披露、衔接办法等,共25款。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更好地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实质性趋同,财政部又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它是对旧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柴伟 《中国经贸》2010,(6):139-14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点。这也体现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会计理念一次质的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入手,具体分析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郑舒月 《魅力中国》2014,(12):51-51
准则改革后推出了新会计准则,2007年决定在上市公司中实行。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分析讨论了新会计准则的现状,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含义,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也分析了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棗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棗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基本准则和16项原有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2项具体准则。新具体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6年2月15日通过财政部正式发布,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为了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真正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决策的重要支持,更加重要的是与我国净的快速市场化合国际化相适应,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具有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与国际准则的复合型,与各项经济业务的高容纳性和独立性,使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突破得以实现,同时对各行各业产生了种种影响。在本文中,笔者首先研究了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主要的变化,同时提出了新会计准则执行后交通运输企业如何进行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7.
新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新准则内容上存在的缺陷和新准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会计信息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阐述了新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针对新准则下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龚红梅 《魅力中国》2009,(20):150-151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会计法和其他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2006年2月15日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新时期的到来,新会计准则将有效缓解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新准则推进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用国际化的语言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新准则的发布更是扩大了与我国税法之间的差异。这就需要对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收入确认的差异与协调分析。协调的方法包括对差异如何处理进行协调。尽量让差异的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原则。另外,会计准则和税法本身也需要在协调上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基本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冰冰 《辽宁经济》2006,(11):101-1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为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修订17项,新颁布22项),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