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采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诊断的70 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组资料中对70 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术前后病理检查符合率高达94%.结论 在临床对子宫异常出血的检查中由于宫腔镜具有高准确性以及患者对其具有良好的接受性而成为首选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急性结肠出血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确诊出血部位7例,出血显示率77.8%。2例多层螺旋CT未发现出血灶及异常。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04例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2例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视病情在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抑制胃酸分泌的情况下采取常规西医药物(必要时气囊压迫)进行止血治疗,实验组52例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在对照组一般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两组患者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优于常规西医药物(必要时配合气囊压迫)疗法,术后并发症亦大为减少,对于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及预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结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的16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均采用急诊结肠镜检查,同时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结果本组16例患者经急诊结肠镜检查的同时在内镜下均得到成功止血。结论内镜治疗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以期为残胃癌患者带来福音。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残胃癌患者2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诊断结果、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以及病理分期这些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1例死于肺部感染,第10天诱发心衰死亡。4例未接受手术治疗,5例只施行剖腹探查术,2例失访之外,都死亡,5例姑息性手术患者中3例术后生存了11个月~1年。11例根除术患者中10例随访,8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生存时间超过5年1例,生存3~5年4例,生存时间少于3年3例,2例存活。结论残胃癌主要出现在Billroth II手术,病变部位则在吻合口。该疾病易出现延迟诊断,患者多表现为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等,根治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结果,以此作为分析和确认脑梗死发病原因的主要诊断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脑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所有患者的治疗资料,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结果52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中显示,所有患者的成像中均可清晰看到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脑梗死患者的病灶集中聚集在内囊、基底节区处。患者确诊时间在6~18h。52例中50例成像资料与确诊病因一致,准确率为96%。结论对疑似脑梗死病例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是较为有效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关于胸外科术后出血原因及剖胸止血临床疗效的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8例经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存在经剖胸治疗后出现局部出血的临床表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原因以及临床治疗过程。结果 28例患者经剖胸再次止血治疗后,临床疗效可观,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达到康复状态。结论对于采取胸外科剖胸治疗的手术,应当在术中认真操作,仔细检查,在关闭胸腔之前需进行全面的排查,有效减少术后胸腔出血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出血,应及时进行剖胸止血,以免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在内镜下的特点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诊断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30例的病历,总结其内镜检查下的共同点,分析其病理共性与特异性,找到临床诊断的依据。结果本组中,临床症状的共同点是上腹部疼痛、恶心泛酸、食欲不振、消瘦、黑便、贫血、检查可见便潜血,内镜下的共同点是病变一般在胃体和胃窦位置,并以胃内壁表面有溃疡面,局部胃壁增厚有硬结,胃蠕动明显减弱,有出血迹象,与胃溃疡或胃癌无明显特异性,其分型主要有溃疡型、隆起型和浸润型,鉴别诊断以胃镜检查配合活体病理检查为主。结论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诊断,以内镜检查为主,对不确定者,配合组织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科明确诊断的129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资料。结果宫腔镜诊断黏膜下子宫肌瘤92例,子宫内膜息肉90例,子宫颈息肉2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61例,子宫内膜病变25例,绝经后出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28例,节育器移位10例,子宫畸形2例,子宫内膜结核1例,宫腔粘连41例。诊断准确率为92.87%。结论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宫内膜组织,诊断准确率高,是较好的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范围进行诊断与分析,探讨心电图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发病的不同时期同时做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和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心电图特异性高,方便快捷,临床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临床上对肩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检查的137例肩关节外伤患者,对比普通X线检查及CT扫描结果。结果 62例X线摄片未见确切骨折患者,通过CT扫描后并进行后处理技术诊断27例骨折。结论螺旋CT扫描及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可以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整体骨骼显示情况,从而提高外伤及急诊患者影像诊断准确率,减少特殊部位及重叠骨骼骨折漏诊等情况,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满意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镜下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检查所见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92例患者行镜下止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镜检发现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54.35%(50/92),贲门黏膜撕裂6.52%(6/92),吻合口溃疡5.43%(5/92)。所有患者均行镜下金属钛夹或联合止血治疗,急诊止血率为93.48%(86/92)。结论镜检所见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成功率高,病死率低,并发症少,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表现及病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分段诊刮、分泌物涂片病理检查,并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对临床症状、病理分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病变48例,恶性病变16例。在良性病变中,以炎性病变居多,共37例,检出率为57.81%;在检出的16例恶性病变中,以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最高(10.94%)。结论绝经后妇女发生的阴道出血主要是由炎性病变所致,在临床诊疗中,应根据病理标本、分段诊刮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及病理学分析。方法对1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08例中甲状腺腺瘤52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癌1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乳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11月收治35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35例患者中,共见43个乳腺肿块,术后均提检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块27个,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3.10%(27/29),恶性肿块13个,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2.86%(13/14)。结论超声结合血流信号检查在乳腺肿瘤的诊断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更好的配合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8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行胰腺穿刺术患者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8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周密的物品准备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和对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护,术后注意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癌诊断价值早已肯定。近年来,通过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上皮移行区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观察研究,使阴道镜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本人对我院半年来10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头部CT检查或MRI检查,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此外,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并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发现有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33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而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时,有53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49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结论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符合率较高,但在一定程度仍有不足,因其检查安全且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4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与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5例患者甲状腺腺瘤声像图表现为单发结节及多发结节,以低回声为主,常伴囊性变、出血及钙化,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血流信号较丰富,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确诊收治的4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磁共振以及CT扫描检查,确诊急性脊柱创伤后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入院诊断创伤部位在胸椎15例、腰椎23例、胸椎合并腰椎2例,均为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时间均为120~185min,平均(144.2±15.9)min,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经手术治疗出院后跟踪随访1年,未出现死亡、内固定失败等情况,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X线平片、磁共振以及CT扫描方法进行诊断,对于医院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