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创业者理论只从单一视角解释创业者,因而不能指导创业者怎么才能成功。基于传统的风险理论和分工理论,创业者之所以能成功,本质不是因为他们承担了创业风险,而是他们具备某些降低创业风险的能力,依靠这些能力,他们能减少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决策成功的概率;另外,成功的创业者能力往往不完备,他们必须借助人才资源整合能力,整合具备降低企业风险的某些能力,使得企业生存下来。创业风险来自宏观环境不确定性、要素和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管理知识与技巧的掌握程度、自我对风险的感知程度等。  相似文献   

2.
现有研究认为,创业经验差异是专家创业者倾向于选择效果逻辑和创业新手倾向于选择因果逻辑的重要原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两类中小企业创业者(创业专家与创业新手)的创业决策逻辑差异,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环境不确定性感知对创业者与创业决策逻辑选择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业专家明显倾向于选择因果逻辑而非效果逻辑,而创业新手明显倾向于不采用因果逻辑。环境不确定性感知水平和创业自我效能感越高(低),创业者越倾向于选择效果(因果)逻辑。最后,环境不确定性感知水平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均显著负(正)向调节创业者选择效果(因果)逻辑。  相似文献   

3.
社会地位感知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一股强大力量,深刻影响着个体行为表现以及创业者的创业承诺。选取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hina Labor-force Dynamic Survey, CLDS)数据,基于时空比较视角,从主观社会地位、地位感知偏差、地位邻里比较、主观流动感和流动预期5个方面考察社会地位感知对创业承诺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观社会地位偏低的创业者表现出较高的创业承诺;创业者地位感知偏差越小,创业承诺越高;具备向上流动感的创业者拥有更高的创业承诺;当感知地位低于邻里平均水平时,创业者表现出较高的创业承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创业承诺前因研究,对于激发创业者高水平努力提供了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4.
创业者元认知监控是指创业者在不断获取认知活动进展信息的过程中,依据初始目标和环境、任务反馈对认知活动作出计划、调整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检测和认知控制两部分。元认知监控能够帮助创业者及时捕捉和检测到创业失败,并根据创业任务和环境反馈信息调整决策,不断反思与总结创业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对创业失败学习效果以及后续团队创业精神的维持和强化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运用292家新企业创业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元认知监控对创业失败学习和团队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失败学习在创业者元认知监控与团队创业精神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高不确定性、高时间压力创业情境中,创业者将更多采用启发式信息加工方式降低认知努力,但这种倾向可能会加剧认知惰性,使创业者难以准确感知环境变化。因此,采用社会认知和情报学理论,考察创业者在环境扫描过程中信息加工和知识图式演化的微观过程。识别环境扫描、信息加工、信息来源选择标准和启发式4个主要构念,建立整合-更新、筛选-过滤、吸收-扩增3类知识图式演化过程模型。提出筛选-过滤过程不仅排斥新知识吸收,还会强化既有启发式提取路径,从而降低未来发生认知变革的可能性。结果发现,创业者更易感知信息可获取性,且感知信息来源质量对创业者的影响比感知信息质量更大。最终,形成整合模型并提出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创业者机会认知研究已逐渐成为创业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此外,企业家精神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应用Nvivo软件对SD(Science Direct)中以创业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形成词云图和关键词关联图。结果发现,创业活动是以机会为主轴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机会转换及机会商业化过程,创业机会很难独立于创业者或企业家而存在;机会转换过程充分体现了创业者对外在信息或潜在机会的处理方式;机会商业化过程中商业模式本身是创业者对价值创造活动体系的优化过程。基于分析结果发现,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所表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对创业活动选择及创业过程行为决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创业激情作为创业创新活动的关键驱动力,它不仅会影响创业者本人,也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现有研究只关注其对创业者本身的作用,但由于获得投资对创业者极其重要,有必要重点探讨创业激情对于创业者说服投资人进行投资的作用.本文基于说服理论,提出一个由激情和专业性构成的中介模型,并基于国内某高校创业比赛的150份答卷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创业激情的两个维度中,只有认知激情有助于提升投资人对商业计划的评价,情感激情无此作用;创业者的专业性在认知激情与商业计划评价之间起中介作用.笔者揭示了创业说服过程机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创业融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情境检测的方式探讨创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对364份样本的分析,发现已有研究所关注的风险感知、风险倾向、手段导向逻辑、经验认知等因素,都对创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与已有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本文发现风险感知不是风险倾向影响创业决策的中介变量,而是与风险倾向并列影响创业决策;与二者并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近年来创业研究所关注的手段导向逻辑。研究结果发现,经验认知作为自变量,通过风险感知、风险倾向、手段导向逻辑对创业决策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供需匹配为指导思想,基于胜任力理论,解析创业者类型及其异质性胜任特征,挖掘创业者异质性创业政策需求;借鉴创业MOS模型,构建异质性创业政策供给框架。结果表明:①创业者可分为生存推动型、机会拉动型和创新驱动型3种类型。其中,生存推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创业被动性、风险规避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职能胜任力较强,机会拉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机会警觉性、资本积累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较强,创新驱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创新变革性、资源撬动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心理胜任力较强;②创业政策供给通过动机激发、机会增加和技能培育提升创业者创业胜任力,有助于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资源整合以及创业者创业绩效提升;③鉴于创业者创业胜任特征和创业政策需求差异,政府应实施异质性创业政策供给,侧重生存推动型创业者动机激发和机会增加,关注机会拉动型创业者动机强化和技能培育,注重创新驱动型创业者技能提升和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苗青 《技术经济》2005,24(3):1-2
从企业家本身的认知风格、认知模式入手旨在将焦点落在企业家内在的心智过程。试图揭示这一特殊群体是如何从创业者逐渐演化而成的。研究从三个关键环节给出分析 :①创业行动 :为什么成为创业者 ?②创业决策 :为什么意识到商机 ?③创业结果 :为什么创业取得成功 ?  相似文献   

11.
以供需匹配为指导思想,基于胜任力理论,解析创业者类型及其异质性胜任特征,挖掘创业者异质性创业政策需求;借鉴创业MOS模型,构建异质性创业政策供给框架。结果表明:(1)创业者可分为生存推动型、机会拉动型和创新驱动型3种类型。其中,生存推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创业被动性、风险规避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职能胜任力较强,机会拉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机会警觉性、资本积累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较强,创新驱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创新变革性、资源撬动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心理胜任力较强;(2)创业政策供给通过动机激发、机会增加和技能培育提升创业者创业胜任力,有助于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资源整合以及创业者创业绩效提升;(3)鉴于创业者创业胜任特征和创业政策需求差异,政府应实施异质性创业政策供给,侧重生存推动型创业者动机激发和机会增加,关注机会拉动型创业者动机强化和技能培育,注重创新驱动型创业者技能提升和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12.
学术创业者如何突破混合身份所引发的身份困境是学术创业微观层面关注的焦点。认同整合作为个体对自己拥有不同社会身份关系的感知,可以促进混合身份认同,然而关于学术创业者认同整合的研究未得到学者充分关注。基于已有研究,结合12名学术创业者的访谈和档案数据,使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提炼学术创业者认同整合维度,并开发出相应量表。研究发现:学术创业者认同整合是一个在认知、行为和情感层面均有映射的多维度构念,包含身份距离评定、身份融合努力、身份冲突感知、身份和谐倾向4个维度。研究结论可为学术创业者认同整合实证分析提供测量工具,推进学术创业微观层面研究,丰富创业认知探索,拓展认同整合应用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创业者机会认知研究已逐渐成为创业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此外,企业家精神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应用Nvivo软件对SD(Science Direct)中以创业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形成词云图和关键词关联图。结果发现,创业活动是以机会为主轴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机会转换及机会商业化过程,创业机会很难独立于创业者或企业家而存在;机会转换过程充分体现了创业者对外在信息或潜在机会的处理方式;机会商业化过程中商业模式本身是创业者对价值创造活动体系的优化过程。基于分析结果发现,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所表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对创业活动选择及创业过程行为决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为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创业者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理论上实现了对新的场域下制度创业者的考察,揭示了其制度创业的动机、特征以及采取的策略,扩展了现有制度创业者研究领域;实践上,通过对物联网产业3个宏观政策决策过程中新闻事件的梳理与分析,结合纵贯研究与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为政策决策过程中的行动主体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运用国内数据检验了创业制度环境的概念信度和效度,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东欧国家和美国在创业制度环境上的差异,以及中国创业者和非创业者对创业制度环境的感知差异。结果表明:欧美国家开发的创业制度环境概念及量表适用于中国;就国别而言,中国在整体创业制度环境及具体的规制维度、认知维度和规范维度上均优于美国和东欧国家;就个体而言,创业者对整体创业制度环境的感知优于非创业者;同时,创业者对规制维度和认知维度的评价优于非创业者,但对规范维度的评价要弱于非创业者。  相似文献   

16.
农民创业是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一种重要模式,不仅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效率,还能引导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价值,进而从整体上带动经济增长以及其他一些社会效应。大量的文献强调创业者资源禀赋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创业者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是创业行为过程的关键资源。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理性决策与其创业前拥有的资源禀赋密切相关,资源禀赋各个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创业决策的实施。那么,农民创业者资源禀赋对其创业决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资源禀赋、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决策的概念内涵以及研究理论,构建了一个以创业机会识别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用以分析农民创业者资源禀赋对其创业决策的影响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设,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将认知机制引入到创业过程当中,从认知的视角分析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创业者通常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认知偏见的影响。这里的认知机制主要有:反现实思考、情感注入、归因方式、计划谬误和承诺升级。分析这些认知机制对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创业过程,对以后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创新与创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本文以全球创业观察(GEM)2006年发布的关于中国创业活跃度划分标准,对不同创业活跃度地区的创业者和非创业者进行调查,检验了文化价值观、创业认知与创业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文化价值观与创业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创业认知在两变量间起中介作用。即文化价值观是通过创业认知影响了个体对于创业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2014年度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方法,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研究了"互联网+"下包容性金融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与包容性金融的融合发展将通过"信息流"融通"资金流",降低家庭创业融资中的风险,增加其正规金融市场参与度,从而提升一般家庭的创业可能性,特别是对城市家庭、高收入家庭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创业决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互联网+"与包容性金融的融合发展还将使家庭更积极地投身于机会型创业活动中.文章进一步检验了"互联网+"下包容性金融影响家庭创业决策的正规金融融资偏好渠道和风险偏好渠道的有效性,这对于在当下的"双创"工作中改善创业者的金融支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不确定性、高时间压力创业情境中,创业者将更多采用启发式信息加工方式降低认知努力,但这种倾向可能会加剧认知惰性,使创业者难以准确感知环境变化。因此,采用社会认知和情报学理论,考察创业者在环境扫描过程中信息加工和知识图式演化的微观过程。识别环境扫描、信息加工、信息来源选择标准和启发式4个主要构念,建立整合-更新、筛选-过滤、吸收-扩增3类知识图式演化过程模型。提出筛选-过滤过程不仅排斥新知识吸收,还会强化既有启发式提取路径,从而降低未来发生认知变革的可能性。结果发现,创业者更易感知信息可获取性,且感知信息来源质量对创业者的影响比感知信息质量更大。最终,形成整合模型并提出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