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未分配利润”之我见浙江临海财政局吴明烨“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当期没有进行分配、留待以后会计年度进行分配(即待分配)的利润。它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的“企业留利”截然不同。“企业留利”是指已经分配了的利润,将形成发展基金等项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的资...  相似文献   

2.
正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没有给企业所有者分配且尚未指定用途的税后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留存一定量的未分配利润,为生产发展提供一部分自行安排使用的积累性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但随着税后利润的积累,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账面呈现出未分配利润"肿大"趋势,并且逐渐成为自然人持股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动因就是逃避分红所承担的20%个人所得税。对于越来越大的未分配利润,一些企业在利益驱动下,采取了违法乱  相似文献   

3.
曹清 《金融纵横》2004,(10):21-23
一、2003年我省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留置情况 外商投资企业对其利润处置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1.逐年分配利润并及时汇出;2.转增资于本企业或再投资于境内其他领域或企业;3.利润逐年分配但不汇出,留用企业内部周转,这部分利润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的“应付股利”科目;4.利润不作分配而留用,这部分利润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所有者权益项下的“未分配利润”科目。  相似文献   

4.
谈惠仪 《上海会计》1999,(8):23-23,12
一、现行制度对“利润分配”及“本年利润”帐户的规定。1.“本年利润”是用以核算企业在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其基本结构以及与相关帐户的关系是:期末各收入类帐户转入,记入贷方;各成本、费用、支出类帐户转入,记入借方;余额一般在贷方,为企业本年度内实现的利润总额;若余额在借方,则为企业本年度内的亏损总额。年终清算时,企业必须结平,应将“本年利润”贷方余额(实现的利润总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帐户的贷方;反之,则将“本年利润”借方余额(亏损总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帐户…  相似文献   

5.
对山东省16家地市选取的70家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外资企业的可分配利润高速增长,未分配利润占据年度可分配利润的绝大部分,未分配利润大量滞留境内.增加了未来集中支付的风险隐患,也影响了外汇管理的有效性。文章建议将外商滞留利润纳入外债管理体系,并通过存量调控、税收、中介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管理。  相似文献   

6.
基本案情某外商独资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1999年获利,1999—2000年度免税,2001—2003年度减半征税。1999—2003年度可供分配利润累计500万元,其中,各年度可供分配利润均为100万元,1999—2003年五年间税后利润均未汇出境外,2004年3月,经该公司董事会决议:将2001—2002年度的200万元的税后利润用于再投资,企业向税务机关提供的能确认再投资利润所属年度的证明有:①“明确再投资利润所属年度的董事会决议”;②外汇管理局出具的“资本项下外汇业务核准件”;③外经贸部门出具的“关于同意某外商独资企业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④中介机构出具的…  相似文献   

7.
也谈“未分配利润”济宁财校郭继宏《上海会计》1994年第9期《“未分配利润”之我见》一方提出:“国有企业或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横向联合经营企业,应于年度终了,按未分配利润数额列入‘资本公积——国家扶持资金’。集体企业或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横向联合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8.
也谈“未分配利润”济宁财校郭继宏《上海会计》1994年第9期《“未分配利润”之我见》一文提出:“国有企业或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横向联合企业,应于年度终了,按未分配利润数额列入‘资本公积─—国家扶持资金’。集体企业或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横向联合经营企业,可...  相似文献   

9.
所得税账户的借方反映企业应纳的所得税,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根据所得税账户的性质、用途、结构及对纳税产生的影响,审计应侧重于借方发生额的审计,并注意以下的问题:   1.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是否正确,有无隐匿计税收入或从收入总额中将不得扣除的项目任意扣除的问题。   2.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否正确,有无错用税率的现象。我们在对某企业审计时,发现“投资收益”明细账记录有“联营分回利润” 36. 5万元。经核实“长期投资”账户及其会计凭证和“分配利润方案”得知,联营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上海会计》 2000年第 6期发表了丁春贵先生的《谈企业经营亏损弥补的会计处理问题》一文,文中提出了现行亏损弥补会计处理的规定中五方面值得商榷的问题。对于其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在此,与丁先生作进一步探讨。 1.第三个问题“亏损年度以前结余的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可否用于补亏”。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并不存在。因为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经营亏损的金额体现为从“本年利润”帐户的贷方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帐户的借方发生额。试想一下,如果“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帐户以前年度有结余的贷方余额,本年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外资企业外方利润滞留境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润处置情况 根据企业填报信息,2002—2004年,山东省济宁市30家样本企业已分配外方利润分别为2.78亿元、3.21亿元和2.52亿元人民币,合计8.51亿元,占应分配外方利润的28%。已分配利润中,已汇出境外5.86亿元,转增本企业股本或再投资于境内其他企业1.18亿元,滞留企业1.47亿元。外方未分配利润加上已分配但仍留滞企业的外方利润,  相似文献   

12.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逾期应付未付款转收益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7]195号)第三条明确规定:“企业的应付未付款,凡债权人逾期两年未要求偿还的,应计入企业当年度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笔现对外资企业逾期应付未付款转收益的会计与税收如何处理问题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上海会计》1995年第9期植出企业上年利润不实该如何处理》一文认为:查出企业上年利润不实,应该在“利润分配—一米分配利润”核算。笔者认为,此种看法不够正确,而应在本年加以调整。一是查出上年利润不实,在“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核算,是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前所采用的,已停止执行。二是查出上年利润不实,“可在本年调整”的处理意见,乃是《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所规定的作法。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必须采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规定,…  相似文献   

14.
王成铭  李伟毅 《税收征纳》2010,(3):32-33,39
一、未分配利润的会计核算 在会计处理上,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的,"利润分配"科目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科目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5.
方平  刘斌 《上海会计》2002,(11):15-16
在查阅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时,我们会发现如下情况:某企业集团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大于本期可供分配利润,期末未分配利润表现为负值,这就是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过程中出现的超额利润分配问题。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设A公司是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0年末A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0,000元,根据规定,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公积金1000元、公益金500元;B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500元,提取法定公积金150元、公益金75元。设A、B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均为零,A、B公司发生的内部应收应付款项为10,000元(已按5‰…  相似文献   

16.
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编制合并报表时,会遇到“未确认投资损失”科目。“未确认投资损失”科目反映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对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的经营损失超过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该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以“-”号填列;该科目在“利润表”以“ ”号填列。根据对有关规定的理解,结合审计实践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不同的情况下“未确认投资损失”有不同的核算方法,现分别加以探讨: 子公司本年出现资不抵债例如: 母公司对子公司控股80%,子公司上年所有者权益为10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零,本年净亏损为…  相似文献   

17.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完成合并分录是重要的一步。在理解合并分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站在母公司股东的立场上,将少数股东视为一般债权人。2.合并分录是为了完成合并工作底稿,不是为了登帐,借贷方是报表项目,不是会计科目。如合并分录中涉及固定资产,用的是“固定资产原价”,而不是“固定资产”。3.在利润分配方案暨定的情况下,任何损益类科目的调整增减都直接影响到年末分配利润。4.合并过程中“调表不调帐”。若今年调整时变动了未分配利润,则下年合并时,各单位报来的会计报表仍然是调整以前的数字,这就存在与上年报表的衔接问题。也就是说,合并年度的年初未分配到利润应当按照上年末未分配利润变动金额(实际是以前各年累计变动金额)原封不动地调整。5.合并中若涉及到内部交易亏损,将正常分录以红字填写,原理不变。6.不论是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还是子公司之间的交易都同样抵销。  相似文献   

18.
彭鹏翔 《上海会计》1996,(9):14-14,13
“两则”忽视了企业职工对剩余价值的分享权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系彭鹏翔一、“两则’有些条文忽视了企业职工对剩余价值的分享权其一,《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企业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依次“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这意味...  相似文献   

19.
郭晓梅 《上海会计》1998,(3):20-20,38
1994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了所得税性质为费用,不是利润分配,允许会计利润和应税收益适当背离。对于二者之间的差异,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同时增设“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一损益类科目来处理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然而,笔者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理解该规定的要求,仍将所得税列入“利润分配”科目,在税务核定对上年损益进行纳税调整后,对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这么做的结果,使得上年损益及对应纳所得税的调整均反映在“利润分配”科目…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2002~2004年,江西省外商投资企业约有2260家盈利,其中外方所有未分配利润总额约为3.4亿美元。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增加及其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对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所得利润流向的监测.也就成为了外汇局日益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辖内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所得利润流向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江西省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所得利润的流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