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股份合作制前景广阔──从承德仪表厂看股份合作王新梅股份经济或称股份制,是一种集中分属于不同所有者的生产要素,以股份方式维系其利益关系的经济组织形式。股份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实践证明,股份经济是当代市场经济中容纳生产力无限发展的有效的组...  相似文献   

2.
股份集团化公司是一种新型的两权分离,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以及跨国界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多种经济共存的经济实体。在组织形式上它体现了资本所有者自由联合的特点;在资本结构上,它体现了资本所有者自愿投资的股份制特点。股份公司基本上实现了股东不参与经营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经营机制。正是这种机制才造成了股东与  相似文献   

3.
股份制是一种产权制度,也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或企业经营方式。在多种所有制、多元所有者主体并存和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这两个前提条件下,股份制是适应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在我国现阶段,股份制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许多具体问题的解决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晓灵 《资本市场》2012,(12):18-20
社会所有制的变化,其实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小作坊阶段。所有者、投资者、管理者三者合一,就是一个家庭作坊。但是有了企业制度,特别是股份制的企业制度之后,投资者和经营者分开了。股份制是社会化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资本的所有者已经不能控制企业了,真正控制企业、主导企业经营的是CEO,所以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  相似文献   

5.
王鹏 《经济纵横》1993,(4):31-32
<正> 一、现代股份制经济的特征所谓现代意义上的股份经济,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筹措资金进行生产,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联系,它是以发行股票为基础,以股票交易为依托,以股份公司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经济现象。现代股份制经济的一个最明显特征是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分离。资本股票的终极所有者  相似文献   

6.
弄清股份制企业的真正决策者对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资本所有者对经营者存在的强烈依赖性;资本所有者所有权的分散性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股份制企业的真正战略决策者是经营者而不是股东。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我国仍面临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巨任务。这方面至少有五个重要课题:一、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推行股份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旨在积极吸收非国有制投资主体参加国企改革,政府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角度划分,企业的发展经历了3种形态:业主制,个人合伙制和股份制.在第一种企业形态中,其所有者与管理者是统一的,没有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随着规模扩张和风险分担需要而诞生的个人合伙制虽然保持了所有者与管理者二任不分,但也产生了搭便车和风险难分散的问题;股份制则是一个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的标准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份制的形成是由于进一步融资和风险规避的需要,以及经营环境变化、经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同时产生了委托-代理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的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科学的组织形式,它有利于理顺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股份制并不能解决所有层次的问题,如果没有严格的立法和执法以保障国有资产的权利,没有规范的产权制度以界定国有企业行为,国有企业改革不仅难以获得股份制的积极效应,而且还会损害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张莲芬  刘胜利 《经济师》1997,(7):45-45,49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之初探●张莲芬刘胜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也逐步地由国家独资经营向集团、股份制、合资合作、联营等多种形式发展。在经济运行中,企业产权的运行也必然受到所有制关系和所有者利益与意志的制约,接受所有者...  相似文献   

11.
反对公有资本控股的实质 ,是否定公有制可以同市场经济实现有效结合。导致一些地方公有股份制企业走向萎缩的原因 ,是由于政府同一机构承担着公有制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这种双重角色。应当通过政府机构改革 ,建立专职的公有资本所有者机构 ,把它同政府行政管理者机构分离开来 ,才能实现公有资本在股份制企业有效控股、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股份制企业的运作中,由于长期混淆了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与企业的所有者的差别,片面强调保障股东利益,所以,必然造成股东与员工之间产生利益冲突。个业只有善待员工,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要求,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才能确保企业利益并由此保障股东利益。因此,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进行立法上、制度上的完善、变革或创新。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员行为选择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潇 《经济问题》2002,(1):53-54
按照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所有者和企业经理人员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有者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选择都是受经济利益支配的,他们的行为选择原则是预期期望经济利益最大化,所有者在委托代理中投入的是物力资本,而经理人员在委托代理中投入的人力资本,他们在这场委托代理的博弈中遵循着不同的收益规则,所有者遵循物力资本的资本资产计价模型,经理人员遵循的是人力资本计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必然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在这种代理关系中,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在利益目标、风险态度上并不完全一一致,加之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非对称性,经营者很容易为追求自身代理收益而不惜牺牲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对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仟的履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是降低代理成本、维护所有者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与内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的"集体经济"以及"集体所有制"认识都深受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偏离了"集体经济"的本来含义.马克思有合作制的理论论述却没有使用"集体所有制"这一概念,而合作制却是集体经济的原初规定.鉴于国有全民经济、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的本质规定以及现代公司制的发展要求,集体经济组织应该从"无差异的所有者"群体向"有差异所有者"的法人企业转变;从集体成员"无差异政治福利"的所有者权益实现形式向能定量化、能兼顾风险偏好和利益激励的"按股分红"转变.同时,需要剥离集体企业员工作为所有者个体和公司职员的双重身份,理顺所有者和职员的分配关系.而这些都必须基于集体经济本质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从产权理论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莉华 《经济师》2004,(12):227-228
若交易成本为正 ,只有在产权清晰下 ,通过协商交易 ,重新安排产权引起的产值增加超过交易费时 ,产权结构重组才有可能影响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国有产权的根本问题是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 ,外部性极大。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建立与现代金融制度相适应的金融产权结构 ,让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开 ,让所有者去约束经营者 ,让经营者去维护所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所谓企业产权,就是投资者无条件地享有对投入资金所转化成的资产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实的,不是虚的,它必须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所有者享有使用和处置资产的主权;第二,所有者完全承担经营风险造成损失的经济责任;第三,所有者必须尽依法纳税的义务;第四,所有者对  相似文献   

18.
谈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任翔一、股份制企业内审的必要性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股份制企业成立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股份制是一种联合的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经济形式本身不是所有制形式,而是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因此,为完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作为产权组织和资金流动形式,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我国近些年来对国有企业进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种有意探索。下文将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一、关于股份制的社会性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常常把股份经济同资本主义划等号。担心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会被认为是搞资本主义。事实上从股份经济的历史起源,我们即可看到,股份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而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股份经济并无阶级性,它是一个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经营风险和对资本不…  相似文献   

20.
1.委派主体。委派主体应是资产所有者,拥有对委派会计的最终决定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委派主体是政府部门;对股份制企业,委派主体是股东大会:而其它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国有企业,暂时只能由政府代办,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管理体制的健全。最终也能达到企业会计的委派方由政府转移到企业的股东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