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澳大利亚空间工业发展概况澳大利亚的空间工业发展曾有过一段“黄金时期”。在50年代和60年代,澳利用南澳的伍默拉国防设施,参加了欧洲的发射活动。起初这一活动是与美国的黑骑士及兰纹弹道火箭开发项目有关,后来,在60年代和70年代澳又支持欧洲发射开发组织的活动。在60年代,  相似文献   

2.
曹海丽 《资本市场》1997,(10):51-54
<正> 80年代轰轰烈烈的乡镇企业热门话题,到90年代居于次要位置,尽管在90年代中期它在中国工业中已占有“半壁江山”。当人们的关注点被引向国有企业改革和外资进  相似文献   

3.
<正>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又经历了一轮牛市,非常类似于20年代那一次。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90年的2365点,上涨到了1998年3月的10,000点,涨幅超过320%。低利率造牛市就像20世纪20年代一样,这次投机风潮再起,一开始也是由于90年代初美联储维持低利率所致。在詹姆斯·格兰特看来,美联储在20世纪90年代初下调利率是"解决美国信贷问题的灵丹妙  相似文献   

4.
论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诊与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管理阶层的关注,有关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研究也逐步升温。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作用下,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得以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但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和施行并非一帆风顺。人力资源会计在经历了60年代后期的创始阶段和70年代初、中期的初步实施阶段后,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却陷入了低迷的境地,甚至在90年代以后仍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会计界至今尚未确立起一套合适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特别…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范围看,宏观区域政策的提出及实施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及三十年代初波及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处于一片恐慌之中,对于这些国家不发达区域的人民来说更是灾难深重。  相似文献   

6.
从60年代后期来,东欧一些国家开始实行某种程度的开放政策,它们既对外直接投资,也允许国际资本流入本国,在境内开办合资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东欧各国在这方面的实际进展如何呢?在整个70年代,东欧各国的合资企业发展极为缓慢.匈牙利1973年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到70年代末,仅成立了3家,包括两家银行.罗马尼亚在70年代陆续谈成9个项目,现在只有5家企业在生产,1977年以后未建立新的合资企业.进入80年代后,东欧各国为了吸引外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转换价格的定价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鹏 《技术经济》2002,21(9):50-52
一、引言可转换债券 (以下简称转债 )是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 ,于 70年代后期在西方证券市场上推出 ,80年代盛行 ,至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已被亚洲国家广泛采用。我国企业尝试运用转债筹资始于 1991年 ,先后有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等上市公司在境内外发行转债。 1997年 3月 ,  相似文献   

8.
一、80年代投资不足,生产力下降任何国家维持经济的增长主要应靠投资的增加与经济的平衡发展。8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投资太少,生产率增长极其缓慢。90年代继续沿着过去十年那样走下去。美国生产增长率将更进一步低落,并将失去提高人民生活水准的能力,陷入更大的困境。80年代美国消费太大而无相应的投资。过去30年,美国的平均年投资只占总收入的3.3%。全美企业资本形成额在50年代约占总收入的3%,70年代为3.3%,80年代降为  相似文献   

9.
拉美国家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教训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拉美国家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历程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国家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改革在拉美国家进行试验;80年代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拉美逐渐形成;90年代,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拉美国家广泛推行。  相似文献   

10.
一、韩国信息产业发展轨迹 (一)政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生产和扩散。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信息技术在韩国尚不时髦,韩国政府集中力量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而且电子产品也主要是由小企业生产的。从第四个五年计划(1977~1981年)开始,政府对计算机和半导体工业越来越重视。80年代以后,政府一直集中在面向未来长期的和大规模的研究。信息技术在这种未来政策中占有显著位置。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政府不仅发展信息技术产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反问句研究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这期阃出版发行的语法修辞论著不少,但反问句研究进展不大,基本上在三、四十年代陈望道、吕叔湘、王力所划定的范围内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其成果尚未达到四十年代的水平.反问句研究或许需要一次理论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政策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50年代,由于企业大型化的趋势,有些经济学家预计,中小企业将因敌不过大型企业的巨大影响而趋于消失。60年代,许多西方学者仍盲目认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全指望大企业,然而70年代以后,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和技术革新等多方面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3.
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在经过80年代中后期的高速增长后,从90年代初开始有所下降,但累计总额却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背景 自从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国的经济增长及其咄咄逼人的竞争使西欧联合自强的呼声日益高涨。从宏观经济指标的角度上来看,从70年代起,欧洲的地位日益下降。就其经济增长率而言,在60年代,西欧远远超过美国。但是到了70年代,西欧与美国之间的差距缩小了。而到了80年代,美国则超过了西欧。  相似文献   

15.
正一、增长极理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践增长极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理论,盛行于60年代,70年代后期有过短暂沉寂,80年代末又重新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繁荣至今。增长极是在空间上,在某一个点、片或者是面上,通过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实现经济突破性的"极化"增长,并通过"极点"的发散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80年代开放以来,经济改革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即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为起点,着重农业和工业的体制上的改革.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以邓小平南巡为契机,深化农业和工业改革,并以不断改善宏观调控的手段,使经济改革更进一步迈向市场化.第三阶段,就是在90年代末期,朱镕基出任总理后,在宏观调控成功前提下,认真地触动中国最棘手的微观改革层面,就是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和服务业的发展.这阶段相信会以中国成功加入WTO为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后在江苏省立社会教育学院教书,30年代任体育系主任。  相似文献   

18.
西方福利经济学的沉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历尽了沉浮:19世纪70年代以前,它一直保持着伦理学的传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它走入了低谷;20世纪20年代,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打破了它发展的沉寂,福利经济学重新受到重视;20世纪30年代的一次大争论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折:旧福利经济学被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新福利经济学流行于20世纪30、40年代;在经过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徘徊时期之后,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并且出现了向效用主义和基数效用理论的回归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创新始于60年代,从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在8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在进入90年代以后仍以强劲的势头在发展,被称为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一般来说,金融创新包括金融技术、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管理这四个方面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的成因和过程的理论分析,则构成国际金融创新过程的经济学。本文拟对与国际金融创新相关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加以阐述,试图结  相似文献   

20.
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开始创建技术工业园区。至80年代初,“科学公园”、“革新中心”、“技术中心”、“高技术密集区”等等机构在欧洲各国纷纷出现。不管它们的名称叫法如何不同,规模形式有多大区别,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