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沪深300股指期货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其日历效应.我们用同花顺软件选取样本数据,并且应用EXCEL、SPSS、EVIEW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ARCH模型和G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存在收益率在星期一显著为负,在星期五显著为正数的周内效应的结论.并在该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深圳股票市场杠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EGARCH-M模型对深圳股票市场的杠杆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场的收益率有效测度了风险因素,并发现当市场面临信息冲击时,坏消息对市场的冲击大于好消息,即存在显著负的杠杆效应。在进行分段回归后,显示杠杆效应随时间变化,由初期的负的杠杆效应变化为正的杠杆效应。最后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特征进行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的超常收益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表明,股改试点公司股票在试点公司公布其最终股改方案后,复牌当天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的超常收益。其中,第一批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第二批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深交所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上交所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中小企业板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主板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对价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低对价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研究也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在某种意义上缺乏有效性。其中,上海股市比深圳股市更加没有效率;主板市场比中小企业板市场更加缺乏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沪市为对象考察了我国股市的“规模效应”和“时间效应”。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中国股票市场并不存在西方国家股市普遍出现的“小公司 1月份效应”。但小公司“规模效应”表现显著 ,其中小公司股票在 3月份和 8月份的相对收益率明显强于市场指数 ,而剔除风险因素以后 ,统计数据显示小公司效应几乎在全年大部分月份都有较显著表现。分析上述“异象” ,我们认为 ,中国股市复杂的市场结构和制度背景所导致的小公司股票独特的流动性问题 ,是小公司股价存在持续超额收益率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徐炜  张兵 《经济管理》2005,(24):63-68
本文运用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全程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月份效应。并运用基于广义误差分布的GARcH模型,以提高拟合精度,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中国股票市场三、四月份收益显著为正,且为全年最高值;九、十月份收益显著为负,存在“春涨秋收”现象;早期显著为负的十二月份效应近年来逐渐消失。这些都是与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特征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股票是否具有星期效应直接影响股民投资趋向.国内外研究者发现,股票市场存在着星期效应,其中得到比较普遍认可的是星期一和星期五效应,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完善,星期效应在逐渐减弱.本文研究了2006年全年的股票交易样本数据,从涨跌幅度和成交量这两个反映星期效应的重要因素指标出发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沪深股市星期效应目前还存在,但是已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最近十年间证券市场的交易周的日效应研究引起了学者和证券从业人员的极大兴趣.交易周的日效应指周的每日收益的统计分布不相同.通过对深圳成份指数交易周的日效应(1992~1999年)估计进行统计检验,可以得出结论深圳股票市场存在交易周的日效应现象,星期五的平均收益和节日效应显著为正.这与成熟的西方股票市场所体现的交易周的日效应特征不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国A股市场2004年一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事件研究法探索股票市场投资者对业绩信息的反应会如何被最大日收益率效应(MAX效应)影响。实证结果阐明:在面对业绩信息时,投资者会因最大日收益率效应而快速响应正未预期业绩信息,但同时会因最大日收益率效应而减慢对负未预期业绩信息的反应速度。进一步,通过聚焦价格维度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个股处于相对低价位、当体现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的股指近段时间波动率较小或上涨时,最大日收益率效应会更显著影响股市投资者对业绩信息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严太华  梁岚 《技术经济》2011,30(5):109-114
利用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A股股票的日收益率数据,以本周四到下周三为一个周期计算周收益率,采用重叠抽样方法,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存在动量效应现象,但动量效应持续的期限要短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当形成期为1周、持有期为1~3周时,投资策略组合表现出显著的动量效应;当形成期大于1周、持有期超过3周时,投资策略组合开始出现收益反转现象;当持有期和形成期增大到12~26周时,投资策略组合又表现出不显著的动量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GARCH模型族的上海股市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采用GARCH模型族对2000—2006年中国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海股市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股指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尖峰厚尾"特点,存在波动的集群性,市场"杠杆效应"显著,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海、香港、纽约的中国联通、中国石油股票市场日收益率以及波动序列是否具有长期记忆性的问题,提出分别运用非参数统计法(R/S,V/S)和半参数估计法(GPH,tapered GPH)进行评估。通过选择2000年6月23日至2009年7月24日的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的日收益率及其波动性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它们在中国上海和香港市场的日收益率序列具有长期记忆性,而在纽约市场的不具有长期记忆性;它们的日收益率波动序列在中国上海、香港、纽约都具有长期记忆性。具有长期记忆特征表明了股票系统非线性结构与市场的非有效性。即中国的股票市场效率是有待于提高的。建议尽快完善A股的做空机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上海、香港、纽约的中国联通、中国石油股票市场日收益率以及波动序列是否具有长期记忆性的问题,提出分别运用非参数统计法(R/S,V/S)和半参数估计法(GPH,tapered GPH)进行评估.通过选择2000年6月23日至2009年7月24日的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的日收益率及其波动性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它们在中国上海和香港市场的日收益率序列具有长期记忆性,而在纽约市场的不具有长期记忆性;它们的日收益率波动序列在中国上海、香港、纽约都具有长期记忆性.具有长期记忆特征表明了股票系统非线性结构与市场的非有效性,即中国的股票市场效率是有待于提高的.建议尽快完善A股的做空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一个重要金融现象是流动性溢出效应.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交易的国债和股票为样本,利用VAR技术分析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的流动性溢出效应问题.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远大于交易所交易债券,我们发现存在显著的股市流向债市的流动性溢出效应,而债市流向股市的流动性溢出效应统计上却不显著.同时我们发现各个市场自身的收益率和波动率对其流动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后我们还发现两市自身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强的自相关性.证据表明当我国资本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尤其要加强对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和监管.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必要,使股市和债市的流动性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技术经济》2015,(10):98-104
利用中小板指数和上证指数的日超额收益率数据,采用半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法,研究了中国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中小板市场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现象。结果显示:总的来说,中国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这种正相关关系并不稳定;当股票市场行情较好时,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正相关;当股票市场行情较差时,两者负相关;当上证指数的日超额收益率为负时,中小板市场出现"特质波动率之谜"现象。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从而大大改变了各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环境,市场之间的波动日益变得“同步化”。显示易见,中国股票市场融入其间,既可共亨国际资本资源,市场管理资源、信息传播资源,寻求股票市场获得超常规发展的能量,又要受诸如“金融风波”“黑色星期一”多米诺骨牌联动效应的冲击,这就注定要求中国股票市场在这一场“智慧者的角逐”中趋利避害,找到最大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6.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对沪深300指数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正坤  张勇 《宏观经济研究》2014,(3):100-108,135
本文借鉴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股票收益率(Rst)、债券收益率(Rbt)和利率收益率(Rct)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通过建立非对称三元对角BEKK模型研究股市、债市及货币市场指数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对股票市场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当期三个市场的波动都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其波动受自身的前期冲击影响明显;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联合波动效应显著为正,政府或者监管者在制定政策时可选择适度盯住债券市场,改变股票市场收益率情况,避免股市出现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通胀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文章针对通货膨胀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关系展开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在金融理论中,描述通货膨胀与资产收益率的关系的主要是"费雪效应"。费雪认为预期的资产名义收益率应该等于预期的实际收益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文章立足于中国股票市场,对股票市场收益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沪市还是深市,通胀率对股指收益均不存在明显的影响,即二者之间是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的。  相似文献   

18.
刘镜秀  门明 《技术经济》2016,(11):97-104
构建Copula-GARCH模型,并利用2013—2016年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日收益率数据,实证研究了P2P网络借贷市场对资本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显示:P2P网络借贷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与债券市场之间呈现出较弱的联动效应;P2P网络借贷市场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上、下尾部相关性均很弱,风险溢出效应不显著。结论表明:在确保金融系统稳定的同时,中国可以适度发展P2P网络借贷行业。  相似文献   

19.
论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保险规模、信贷规模和股票市场规模代表金融结构,利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金融结构、效率和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保险规模、信贷规模、股票市场规模、金融效率、金融规模为门槛变量时,保险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倒"U"型关系;信贷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显著为负;股票市场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由正转负;金融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金融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成本与股票定价--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股票市场流动性对股票定价(股票预期收益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一种新的流动性指标(ILLIQ)和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来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成本与股票定价的关系后,发现流动性成本与股票定价(股票预期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显示流动性成本,是投资者进行股票定价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