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与反腐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腐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公务员腐败现象较为严重,政府反腐的力度也很大。公务员腐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政治体制方面的因素,也有利益驱使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本文从政府、寻租人和公务员的概率因素出发,通过博弈分析方法分析三者的期望效用,得到他们的最优策略,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的结论,提出反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腐败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探讨反腐国际合作。腐败问题同样也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必须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4.
混合博弈在治理腐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绊脚石,尤其是钱权交易腐败严重损害了我党的威信和领导形象。从博弈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实行钱权交易的腐败人员在进行策略选择时的纳什均衡解的分析,总结了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腐败成本的过低和不均衡的薪酬结构,进而提出了惩治腐败的主要措施:提高腐败成本,高薪养廉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给予检举腐败行为以物质奖励的现象,从寻租经济学的角度,将物质奖励定义为"检举租金";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入手,利用博弈模型、边际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检举租金"对腐败的抑制作用,在我国转型的特殊时期,"检举租"与相关政策配合,可以促使一个以民主监督为主力的腐败预防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农村集体组织和用地企业是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交易的积极推动者,地方政府是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流转交易的关键决定者。在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行为不能根本杜绝的现实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变堵为疏,规范交易双方行为,调整市场秩序,建立中介组织,降低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7.
8.
反腐败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是学术圈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将政府规制强度引入该问题的研究,从政府、官员、企业博弈的角度来揭示规制强度、腐败、创新之间的内在机理.通过构建政府、官员、企业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得到贝叶斯纳什均衡发现:过度的政府规制导致了权利寻租抑制企业创新,放松规制压缩了权利寻租的空间促进企业创新.并运用中国2000-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行政垄断、腐败、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腐败对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行政性收费对腐败的影响显著为正.本文得出的启示是:企业偏好于通过行贿来获取政治关系抑制了企业创新,反腐切断政治关联促进企业创新.过度的政府规制导致的权利寻租是腐败的源头,简政放权压缩寻租空间抑制腐败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期多起曝光的企业对外投资、担保大案,本文应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在强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基础上研究投资决策中两者的完全信息博弈及无限阶段重复博弈,并建立相应的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博弈参与人均衡行为,指出投资决策中寻租的存在的必然性及巨大危害,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适合实际操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前反腐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改善政治体制、提高道德水平、完善干部选拔、教育和监督制度以及打击惩罚力度等非经济因素方面。本文试图对腐败活动中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揭示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本文的分析发现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 ,目前中国的腐败泛滥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存在更多的腐败供给源和对腐败更强的需求。本文的结论是 :给定中国非经济领域体制的现状 ,改革公有企业所有制和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大幅度缩小腐败的活动范围 ,大大降低腐败的供给 ,有力地扼制腐败活动的内在冲动 ,是遏制腐败事半功倍的得力措施。如不能根除腐败赖以泛滥的经济根源 ,反腐败的非经济手段所需的巨大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也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经济学理论和实证考察,分析了腐败的经济后果及其原因,并对中国的腐败现象作了一些考察。可以发现,缺乏有效而独立的权力监督体制是腐败的根源,处于转轨中的中国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市场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应当改变腐败的风险性、收益和成本等关系,并且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加以改革,完善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因寻租而出现的腐败历来是国内外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文章使用演化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有限理性条件下实施寻租交易导致的腐败现象过程中,各方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并把他们看成一个群体系统,对可能达到的稳定状态和此时群体的进化稳定策略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经济转轨国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呈现集体腐败的特征.文章主要是运用博弈理论对集体腐败行为进行解释.文章证明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转轨国家,由于缺乏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一般都是上级官员作为其下级官员的监督者,他们非常容易合谋,形成集体腐败.随后文章对中国集体腐败问题做了实证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治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长期股票投机、短期股票投机和完全策略股票投机三种投机博弈的博弈过程,得到不同操作下投机博弈的博弈性质,给出人们参与股票投机的态度;从剩余价值论的角度出发解释了股票投机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最后基于投机者视角给出了建立健全股票市场的一个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政府审计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由于政府审计体制制度不完善以及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导致了审计腐败现象产生。在现阶段,要从根本上消除审计腐败,必须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制度,强化政府审计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审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6.
腐败影响的宏观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玉林  苏二毛 《财经研究》2006,32(5):119-128
文章首先将腐败引入Arrow-Kurz-Barro新古典生产函数,在Ramsey-Cass-Koopmans模型框架下,建立宏观经济动态模型,求解最优条件、讨论稳态均衡值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并进行稳态比较的动态分析和短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贿赂水平的永久增加将减少稳态的资本积累,但对稳态消费的影响则呈现多种可能;短期贿赂水平变动对资本存量与消费水平的影响也呈现出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起腐败(coruption),人们往往把它与权力、官员、政府、组织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腐败的研究多是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的角度。如在西方,詹姆斯·斯各特(James.cScot)的《比较政治腐败》;将腐败进行经济学分析,在西方已存在,如苏珊罗斯...  相似文献   

19.
腐败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要想成功地控制腐败,必须搞清楚决定腐败的因素是哪些。本文在参考了前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腐败的决定因素用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了估计和分析,考察了不同国家腐败和公务员相对工资、经济自由度、政治自由度以及法治水平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务员相对工资对腐败的程度高低没有解释作用,而经济自由度和法制水平有显著的作用,政治制度的作用则不确定。  相似文献   

20.
本运用经济学原理对腐败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产生腐败的经济学原因、条件及危害,并从加大腐败成本的角度,提出了防治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