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口常开     
牌迷一个县官打牌回来升堂,心里还想着刚才那场牌,不觉说了一句“抓三索”。衙役们听成了“抓三叔”,以为是去把县官的三叔拿到堂上,对他说:“抓到了”。县官一心还迷在牌场里,忙喊:“打白板!”衙役按倒他三叔就打,直打得屁股开花。回到堂上,他三叔问县官:“你怎么叫他们又抓三叔,又打我百板?”县官回答说:“这你就不在行了,抓三索不打白板,怎能‘胡’青一色呢?”他三叔说:“么事青一色?你叫他们把三叔抓来,打了一百板!”县官说:“哟,打错了,打错了!不该打白板,该打红中。”他三叔说:“你别打了,再打我就没有命…  相似文献   

2.
陶妖 《劳动月刊》2012,(9):29-29
多年过去。假如某天在街头遇见他,你风采依旧。身段婀娜,比起年轻的时候,更添几分成熟优雅,男人会说:“亲爱的。你依旧这么漂亮,我们去喝一杯吧!”  相似文献   

3.
一位美国乡下小伙子去应聘城里某大百货公司的销售员。老板问他:“你以前做过销售员吗?”他回答说:“我以前是村里挨家挨户推销的小贩。”老板喜欢他的机灵:“你明天可以来上班了。下班的时候,我会来看你。”  相似文献   

4.
王晓鑫 《活力》2006,(3):118-118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的。当年,陶先生在育才学校做校长。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想用砖头砸同学,就将他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校长室。看见那个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对你的奖励,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来:“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我了解过了,你打那个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  相似文献   

5.
最近听到一种反映,说老百姓“反腐败” 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你揭出了腐败的科长、县长,他说你只打“老鼠”,不打“老虎”;可当挖出了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之流的高官来,他又说,“你看,如今连‘老虎’也腐败了。这腐败怎么越  相似文献   

6.
“嗨,最近工作怎么样啊?”如果这几天,你恰巧关心张璐(化名)的工作,你得到的回答肯定是这样的:“哎哟,老陈(化名)发疯了!要求我们八点上班,开会。前几天还是九点呢。我们给他总结: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就要抽疯。在这种日子里,老陈是焦虑加上激情,我都郁闷死了。”说这话的时候,虽然张璐口不择言,其实她的语音相当柔和,仍然保持着日常公关时的音色美。  相似文献   

7.
打偏了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仙量与一位仙女在天上打台球。汕童打一球未进,道:“他妈的,打偏了。”仙女道:“我们是神仙,不能说脏话。”仙童道:“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片刻后,仙单又一次击球未进,他随口道:“他妈的,打偏了。”仙女有些生气,道:“如果你再说脏话,我就不和你玩了。”仙童代道:“太对不起了,我一定改。”过了一会儿,仙量再次击球未进,“他妈的,打偏了/’他脱口而出。仙女真生气子,道:“我不和你玩了,你满口腔话,且屡教不改,我实在不能忍受。”仙童连连请求,并起誓道:“我再说脏话,就让老天爷打雷劈死…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一个打鱼的叫良心,只身一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全靠每天打几条鱼维持生活。有一回,良心打了一条鲤鱼,带回家放在水盆里,在拿刀去刺的时候,看见鲤鱼满眼是泪。良心壮了便说:“鲤鱼你哭嘛?”鲤鱼在水盆里一摆尾巴说起话了:“良心弟,你能不能行行好,放我一条命?日后我鲤鱼绝不能忘了你的大恩大德!“’良心说:“鲤鱼,我放你倒行,我挨饿咋办?”鲤鱼说:“你能忍一时饿.我保你水不饥.你若不相信.就把我放进大河,站在岸上说:‘鲤鱼哥,鲤鱼哥,我来打鱼多助我!’保你鱼满网,甲回家。’良心疑问道:“你这话从河…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不可同论丈夫听众大恶骂女佣人后,安慰她说:“你不要生气,我和你都是一样的命运。”“先生,你哪能和我一样?”女佣说,“我已告诉你太太,明天起,我不干了,你敢说这句话吗?”坦白的建筑师当一位设计师设计出了有圆形房间的楼房时,人们问他,是什么激起他搞这科设计念头的。“小时候我常常被罚站墙角”,伟大的建筑师坦白地说。小幽默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的直觉说:“唔,我喜欢这家伙”,那么继续面试,收集那些支持或者推翻你直觉的数据吧。如果你的直觉说:”不!”.那就立刻开溜吧。当你的本能说“不”的时候.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而说“是”的时候,则不可轻信  相似文献   

11.
一、狗太太阔太太牵着一条哈巴狗上街,见一穷孩子,想拿他开心取乐,就对穷孩子说:“只要你对我的狗喊一声爸,我就给你一块钱。”穷孩子想了想说:“喊一声给一块钱,喊10声呢?”“给十块钱。”阔太太说。于是穷孩子躬下身来,摸着狗,一连喊了10声“爸”,阔太太笑了一阵,真的给了穷孩子十块钱。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穷孩子向阔太太点了点头,然后故意提高嗓门,拉长声喊道:“谢谢您,妈———!”二、恐怕不够高一位老板觉得擦皮鞋的小孩把他的皮鞋擦得很不理想,不由生气地说:“不行,你得从头擦,否则别想要钱!”擦鞋的小…  相似文献   

12.
马征鲲奔赴长安是改变中国汽车设计师地位的重大事件。这个突然发生的人事变动在多年后或许会被证明是中国汽车设计行业的转折时刻大约10年前,一位中国汽车设计师联系汽车造型设计项目,他给哈飞汽车打了一个问询电话。对方一上来就问他: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说:我是中国人,中国的设计师。那边这样反问道:中国人,你做什么设计?  相似文献   

13.
父亲问自己的儿子:“要是你遇见狼,应该怎么做?”儿子回答:“我就逃跑”。父亲很不满意,训斥他道:“胡说,你应用用猎刀对付它。”儿子接着问:“那么两只狼呢?”“那么就用猎枪打它们。”“要是有十条狼呢?”父亲这回也没办法了,无奈地说:“那你还是跑吧,已经别无选择了。”  相似文献   

14.
善待别人     
《冶金企业文化》2008,(6):44-44
有一个人在拥挤的车潮中开着车缓缓前进,在等红灯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敲着车窗问他要不要买花。他刚刚递出去五块钱绿灯就亮了,后面的人正猛按喇叭催着,因此他粗暴地对问他要买什么颜色花的男孩说:“什么颜色都可以,你只要快一点就行了!”那男孩十分礼貌地说:“谢谢你,先生。”  相似文献   

15.
哲学家尼采说过:“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一个企业是否能强大,从根本上讲,不是靠资产规模,也不是靠员工数量,而是靠企业的内在文化和理念,这便是它的头脑。  相似文献   

16.
老胡 《财会月刊》2010,(6):I0024-I0024
梁启超“估分” 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开讲座,亲自指导一学生研究先秦思想史。期末考试时该生只得了50分。该生前往请示导师,梁启超随口说:“你的考卷我根本没看,看考卷既浪费时间,又对我没有帮助,放暑假你准备一下,开学来补考就是了。”开学后,梁启超在该生补考卷上打了100分,并说:“你的考卷我没看:经过一个暑假的复习,你一定能考得很好,我也不用再看了。”  相似文献   

17.
短兵相接6计     
第一天我到公司报到,意料之外的陈总在楼道里热情的喊着我的名字,他说“我们都很希望你来,这个工作很适合你”。我礼貌的笑了笑.心里却不禁狂喜“,原来我这样的令人印象深刻”。 当我抱着一大摞书没有办法空出手的时候,陈总帮我掀着帘子,他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作。 我以为我的工作失误不被谅解的时候,他说:“我们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关键是再没有下一次”。 当我觉得我的工作这样的微不足道时,他说:“你不了解这些琐碎的事对全局有多么重要”。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他.但是谁能说他不是一个让人信赖的领导呢? 想作一个这样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8.
古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四川省宣汉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一起因口角纠纷强闯民宅导致屋主自杀身亡的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就是纠纷双方当事人因小不忍而自酿苦果的典型案例。父子仨气势汹汹讨“公道”1997年6月25日,太阳西下,夜幕垂临。宣汉县上峡乡一村十四社50余岁的光棍汉田代政肩扛月锄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社长向平的房屋外面,他便坐在石梯上抽烟小憩。此时,同社村民李仕成和妻子王东六也从坡上回家。田代政看见两人走来,便对着李仕成大喊:“你说的打,就来打哟。”李仕成回答说:“要打就来打哟。”说完后就回了家。原来…  相似文献   

19.
笑口常开     
破损的饭碗 顾客看到服务员给他端的饭碗边缘缺损,有很多豁口,就生气地说:“这样的碗叫我怎么吃,还不把我的嘴割破呀?!” 服务员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说:“你是来吃饭的还是来吃碗的!” 挣扎的原因 老李被两个强盗抢劫,他拼死挣扎,后还是被捉,但是两个强盗只从他身上搜出3元5角钱。强盗轻蔑地问:“就这几个钱还值得你拼命?!”老李心有余悸地回答说:“我以为你们要抢我鞋底那500元呢。” 疑神疑鬼 一位老实的乡下绅士来到城里看牙医,医生说要打麻醉药,那位绅士马上掏出他的钱。 牙医:“先生,现在不用付钱。” 绅士:…  相似文献   

20.
鼓励的效应     
有位教育专家,在讲如何教育孩子时说,教育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更不能动辄指责、贬斥、奚落孩子。他伸出大拇指比划着说:“对孩子要多用这个,你能,你行,你优秀!”,又伸出小指头说:“不要用这个,你软弱,你废物,你事事不如人!”又伸出食指说:“更不能用这个,你弱智,你愚蠢,没出息!”又把手握成拳头:“更不能用这个,打不但不解决问题,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抵制情绪!”教育专家的手语虽然表达的不是一个意思,但却是在反复强调:对孩子要少批评指责,更不能打骂。而是要以表扬为主,多加鼓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