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有机统一体。它强调企业终极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也强调企业终极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分离,并建立决策权、监督权、执法权三权分离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跳出政府直接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圈子,实现政企职责分开,使政府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由直接参与、统一集中的形式转变为间接的调控。建立科学、合格、有序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把国家赋予企业的理财权具体化、制度化。现代企业的特征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制约,相…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指出:“全民所有制企业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经营,一般也不适宜由国家直接经营,硬要这样做,只能窒息企业的生机活力。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这决不会改变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只会使企业更加生气蓬勃,使公有制经济优势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逐步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其中全民所有制作为公有制的重要内容,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由国家代表人民占有生产资料,并采取国家直接经营企业的形式。在这样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造成政企不分、政资合一,企业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缺乏经营自主权,企业和职工没有积极性。1978年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拉开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及指导思想。根本方向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的分离,实现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行政型、封闭式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转变为经营型,开放式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与私人资产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问题类似,在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下存在着国有资产全民所有权与政府控制权的分离以及政府享有的所有权与企业经营者拥有的经营权的分离问题.借鉴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之间的相互制衡的结构设计原则,按照国有资产的三层委托代理关系,本文构建了国有资产监管的政治委托层次、行政委托层次和经济委托层次的三重治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承包制不能明确产权码? 一、“两权分离”质疑我国企业改革是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的逻辑思路展开的。在不改变国家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赋予企业充分的经营权——对国有资产实际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资产归企业“所有”,只是在最终的法律归宿上企业没有“所有权”。不言而喻,若这种分离能有组织保证并付诸运行,那对强化企业利益倾向、增强企业活力无疑具有积极作用。现行的租赁制和承包制就是两权分离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7.
贤成毅 《商场现代化》2006,(24):163-164
周其仁认为“委托—代理”和“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分析框架不适用于分析市场里的企业,得出公有制企业的非合约性质,首先是因为周其仁认为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特别合约,从而得以市场里的企业为参照系(范本)。知道了“范本”(市场里的企业)有那些“构成要件”,然后再比较“样本”(公有制企业)的“构成要件”是否齐全。对比分析后的逻辑就是公有制企业需要建造、补足缺少的“构成要件”(人力资本的法权与事实的产权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所有权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不同的所有制关系,有不同的所有权法律制度。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成为所有权的主体,故又称国家所有权。国家是所有权的主体,任何自然人或法人都不能是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即使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营企业)法人也不是国家所有权某一部分财产的主体。但是,国家不可能亲自去对全国那么许多企业的财产行使其所有权。经验证明,那种把企业作为行政管理的“终端”,并以行政手段来管理企业的作法  相似文献   

9.
段进朋  卢宁 《商业时代》2006,(35):41-44
由于存在市场经济要求的政企分离与国有制内在的政企合一之间的矛盾;国有资产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与委托代理机制所要求的最终的矛盾,在竞争领域内,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是难以统一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优先股的组织形式把国有资产注入民营企业,彻底割断国有资产运行中的行政干预,使企业能够完全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运作和成长。这既坚持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又能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同时也能彻底解决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问题,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理人才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张品修 《财贸研究》1994,(5):7-9,20
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必须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宏观上实现股东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微观上则实现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一。在股份制下实行“委托—代理”制,股东授予董事会以决策控制权,董事会授予经理人员以决策管理权,消除了政府的行政干预。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殖,必须使国股股票、股权上市交易,实行国有资产的价值化、证卷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经营再造国有商业的探讨赵树林,赵宝林,彭忠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一直在探索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接口问题。国有商业在体制改革中探索了一些有益的办法,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有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等,然而,我们说只有股份制才能再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终极所有权、控制权理论框架下,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控股股东倾向于获得控制权私利,从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终极控股股东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并没有加剧这一现象,但除控股股东外的其他股东并没有起到监督大股东的作用。家族企业的负债水平要高于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家族企业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不如国家和其他类型企业强烈。  相似文献   

13.
国有股的出路是国有资产资本化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子基 《财贸经济》1998,(12):34-37,F00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同时,“十五”大强调,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要以资本为纽带,对国有资产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有资产质量。这其实也为目前的国有股指出了一条出路——国有资产资本化经营。一、国...  相似文献   

14.
孙洛平 《财贸研究》1992,3(4):16-19
经营权、分配权、处置权,三位一体构成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内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内容与其形式的分离,是现代经济在所有制方面最重要的特征。现代经济中,几乎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完整的所有权。自由市场经济在微观所有权的基础上分离出宏观所有权,中央计划的产品经济在宏观所有权的基础上分离出微观所有权,但两者并不趋同。判别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属性,可近似地从宏观所有权还是微观所有权占主导地位为准则。我们可以利用宏观所有权与微观所有权分离的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以及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5)
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内部存在委托代理问题,造成掌握所有权的大股东与企业存在利益分离,致使其通过过度投资、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等现金流操控行为来转移企业资产。大股东现金流操控行为导致企业投资效率较低,资金无法运用于最优投资项目,甚至造成资源错配,这会使公司陷入长远发展危机之中。本文分析了企业股权结构对大股东现金流操控行为的影响,得到相关实证结论,为大股东自利行为防范与企业资本配置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7-2011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博弈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预算软约束、金字塔结构与企业投资效率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预算软约束下,金字塔持股结构中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所有权比例以及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均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本文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试图通过外贸体制的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以迎接进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竞争者的挑战。以公有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方向。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把国有外贸企业办成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有外贸企见的经营机制,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对现有外贸企业进行变革就必须从产权入手,正确界定国有外贸企业的存量资产权属,理清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国家终极所有权。通过两权分离建立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与…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对企业所有权分配的研究令人关注,并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将剩余控制权进行了分割,提出企业所有权是剩余索取权与终极剩余控制权的融合体,并对所有权最优安排进行了讨论,认为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是现实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理论基础并不可靠,实际操作更不现实。  相似文献   

19.
金垣 《商业会计》2000,(5):17-17
一、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概念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和国家经贸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实施办法 (试行 )的通知》 ,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定义是 ,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企业集团中紧密层企业的国有资产统一授权给核心企业 (集团公司 )经营和管理 ,建立核心企业与紧密层企业之间的产权纽带 ,增强集团凝聚力 ,使紧密层企业成为核心企业的合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 ,发挥整体优势。这种授权实质上改变了授权范围的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的级次 ,也即由政府直接管理转为由某一集团公司管…  相似文献   

20.
武爱华 《商业会计》2000,(10):10-11
动 态股权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对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这对于企业用活激励机制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使国有企业真正地自负盈亏 ,走出困境 ,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何为动态股权制动态股权制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在企业改制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基础上 ,以企业的经营者和经营、管理、技术等关键岗位的人员 (关键人 )为主要对象 ,以出资人资本 ,即当前在国企改革中 ,主要是国有资本 ,也包括其他出资人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与盈亏分配权部分阶段性分离 ,以及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