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验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验资是注册会计师的一项法定业务,具有较强的鉴证作用,其业务程序虽简单,但风险较高。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对此类业务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验资风险。那么什么是验资风险呢?我们认为验资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验资活动中,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出具的验资报告不真实,致使被审验单位和国家利益遭受损失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承担连带责任和损失的可能。过去,我们对验资风险认识不足,认为验资业务有其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标准,不会产生验资风险。但随着验资涉诉案件的一再发生,验资风险越…  相似文献   

2.
略论验资风险的成因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是注册会计师从业范围的一项重要业务,可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并不愿意甚至拒绝接受验资业务。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虚假验资报告”法律纠纷的增多,会计师事务所视验资业务为如履薄冰。如何有效地计量、减少验资风险,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谈一点看法。 一、验资风险的成因 验资风险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因为某一验资业务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行政责任的可能性以及注册会计师因为某一验资业务而承担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验资业务是注册会计师的一个主要审计领域。近年来,我国已有数百家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注册会计师出具了虚假的验资报告,而陷入法律诉讼之中。有人说,现在注册会计师正在沦为“任人宰割的替罪羔羊”。为了搞好验资业务工作,本文拟提两点看法。 一、办理验资业务,要增强风险意识,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不察实情有可能发表不恰当意见。为此,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虚假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明知自己行为会作出虚假的验资报告,却仍采取隐瞒、掩盖真相、捏造、杜撰假相等手法为委托人出具不符合真实情况的验资报告的行为。在此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主观上具有故意,是明知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而不实验资应是指注册会计师应当预见到自己所作的验资报告可能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却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虽然预见到了,但却出于轻信等原因使验资报告与真实情况不相符的行为。此时注册会计师主观上没有故意,造成不真实的原因在于过失,但这仍是一种违法行为。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验资行为,《注册会计师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实务界,由于验资问题引起的诉讼案件数量并未因《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的施行而明显下降。本文首先从注册会计师、委托方、其他行为人、验资业务特点、验资程序等主客观因素方面总结验资风险的根源,指出道德问题是引发验资诉讼的根本原因;其次从验资业务过程、注册会计师防范委托方道德风险以及注册会计师自身道德风险的防范等方面提出验资业务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验资即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实收资本(股本)及相关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验.验资是我国注册会计师所特有的一项重要法定业务.验资风险是审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遗漏,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验证注册资本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也是较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的高风险业务。如何防范验资风险,这是注册会计师及行业管理部门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此,笔就新修订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指南》),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合理规避验资风险的若干问题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8.
一、会计责任审计责任混淆的误受风险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验资作为独立审计的一个特殊项目,其间也含有审计的误受风险。在验资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往往因为忽略一些小的细节,认为小的方面不会带来原则问题,马虎了事,但在遇到涉诉事件时却会带来大的麻烦。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相混淆的情形比如:  相似文献   

9.
一、有关验资法律责任的规定 验资虽然是一项特殊目的、特殊性质的业务,但仍属于审计范畴,因此,验资的法律责任与审计法律责任是一致的。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一)行政责任 对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应承担的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20条、第21条已作明确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执行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当注册会计师遇到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的,或示意其作不实或者不当的证明的,或委托人有其他不合理  相似文献   

10.
验证注册资本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也是较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的高风险业务。如何防范验资风险,提高验资质量,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尽中国注册会计师之责,这是我们业内人士及行业管理部门共同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就新修订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指南》),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1.
“企业筹划到的资本金,必须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并对其产生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为了防范验资风险的发生,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审慎地对待验资工作,做到依法执业、实事求是、质量第一。  相似文献   

12.
注册会计师在对单位设立的验资中,如何回避验资风险,是每一位执业注册会计师在实务操作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本文就目前设立验资业务中存在风险的主要环节及如何回避审计风险和尚存在的问题提些个人看法。一、需回避风险的主要环节1、设立验资中货币资金投入。按规定应存入拟设立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注册会计师审核银行进账单及银行对账单以确认货币资金的到位情况,而目前除一部分公司设立临时账户外尚有部分公司将验资资金汇入验资机构的验资账户或汇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指定账户的情况,对上述汇入验资机构验资账号的资金到位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朱萍 《广西会计》2002,(8):33-35
《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 1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公告》)自 1996年 1月 1日施行以来 ,对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 ,提高验资业务的质量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近年来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验资的领域不断扩大 ,验资业务日趋复杂。特别是随着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企业的组织形式、投资主体及出资方式呈多元化趋势 ,注册会计师在验资实务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验资风险不断增加。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满足验资实务的客观需要 ,提高验资业务质量 ,降低验资风险 ,保护社会公众和…  相似文献   

14.
近来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在验资方面的诉讼案件有增无减,究其原因,除个别事务所管理差及一些注册会计师素质低下缺乏职业道德外,验资业务本身的固有缺陷及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公司法》实施前因法规不健全而遗留的风险实际工作中,验资报告引发的诉讼,相当一部分牵涉到1994年《公司法》实施以前验资法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按照验资规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签发验资报告应当先审验被验资企业的资本账户以及相应的银行账户等资产账户。但是,一是企业尚未设立,也未建账;二是按当时的账户管理办法,企…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财会〔2001〕10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加强对企业注册资本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提高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的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就验资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从事验资业务的法定机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承办验资业务。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执行验资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验资业务实行地区封锁和垄断,也不得阻挠、干预注册会计师的验资…  相似文献   

16.
验资业务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法定鉴证业务之一,是风险比较大的鉴证业务。如何防范验资风险一直是注册会计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为规避风险注册会计师在验资计划阶段,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谨慎选择客户,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委托单位更应慎重,据统计历史上绝大部分涉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都集中于宣告破产的审计客户。因此必须慎重签订验资业务约定书。防范验资风险除了执行一般审计质量控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外,针对验资业务的特殊性,在验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1、分清资产是以使用权投资还是以所有权投资。投资者如果以资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因执业所引起的诉讼案件逐年增加,而其中绝大多数案件与验资业务有关。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中的标准验资报告格式存在较多缺陷,使得注册会计师提供验资报告后,一遇纠纷就极易处于被告地位,修改现行注册会计师标准验资报告格式势在必行。一、注册会计师标准验资报告格式的规范依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的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法规。包括由各省、市、自治区人代会和国务院通过的注册会计师管理规定。如深圳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  相似文献   

18.
验资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宝审计业务,验资的目的是为了确认企业注册资本的实收及其变动的真实性。然而,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执行的验资业务质量普遍不容乐观,虚假验资的情况十分普遍,验资报告难以反映企业资本的真实情况。有的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素质不高,被利益所驱动造成的:有的则认为主要是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的结果。笔者认为,造成资本审验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关键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注册资本制度的缺陷,因为注册资本制度规定了企业出资、注册会计师验资的最基本和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验资而引发的法律诉讼比比皆是,并具有愈演愈烈之势,致使众多注册会计师谈验资色变。验资如入雷区,左右为难。不少稍有规模的会计事务所索性抵制验资业务,而小事务所迫于生计冒死涉足雷区,其结果往往疲于应付诉讼纠纷,苦不堪言。致使这项十年前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收入的业务面临枯萎。造成这一尴尬局面固然有外部验资不良的客观原因,但我们认为更主要的还是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不高和风险意识不强等主观原因。因此,本拟结合几年来执业经历,对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验资风险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注册会计师承办的验资业务中,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设立验资是当前最基本、最广泛的验资类型,且设立验资是指企业在成立之前必须经注册会计师依法进行资本验证,然后凭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及其他材料方可申请企业成立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