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新常态增长的情况之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监管工作相对较好的完成了其应有的监督管理的只能,保证了我国金融体系在健康持续稳健运行的状态之下,同时也基本上满足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当中。我国中小企业对金融信贷资金的相关需求。但是,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与国际金融监管的情况下比,与我国银行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对金融监管的所提出的相关要求相而言,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监管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后十年间,我国开启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及重新组建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一委一行二会"的新金融监管框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渐进性和强制性特征,有利于减少新制度推行的摩擦阻力,但增加了强制性手段的制度惯性。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是历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先驱,其面临的改革阻力最大,遗留的滞后理念和历史痕迹最多。银行业监管体制受计划经济时期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惯性影响,注重机构监管和主体立法,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限制了银行业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信贷市场的多层次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行银行业监管体制未能明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权责,难以应对综合经营,无法满足多层次信贷需求,已落后于新的金融经营体制和监管体制。在金融监管体制新动态下,银行业监管体制应积极回应市场需求,打破不利的制度惯性,吸收功能监管理念,建立金融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和金融研究院,并实行分级差异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相结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金融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是关系我国金融经济稳定与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关系经济转轨时期中国金融经济能否持续增长、顺利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业监管正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监管理论由盲目模仿走向务实创新,监管制度由零散粗浅走向系统全面,监管治理由"单向约束"走向"双向约束",监管手段由简单粗放走向精细量化,监管效率由边际模糊走向积极凸显,监管地位从默默无闻走向权威积极。银行监管至少将朝着以下四个方向发展:宏观调控的强化促使银行监管重点从单体风险向系统风险方向发展,金融结构的演变促使银行监管体制由分业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资本市场的向好促使银行监管手段由传统粗放向专业精细化方向发展,对外开放的影响促使银行监管视角由保障金融安全向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6.
以传统金融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因其本身固有的3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当今金融市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本文旨在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其重要性及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实现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更好地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监管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变革.本文通过详细研究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牛艳艳 《消费导刊》2009,(10):90-90
本文从我国目前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银行监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银行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强 《北方经贸》2014,(4):101-102
金融监管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可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通过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信息、金融市场的形成、形态、分类、功能、基本要素、与其他市场的关系,以及金融监管的概念、必要性、主要目标和原则的了解;对中国金融监管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及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中国金融市场监督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解决中国金融市场监督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要能够推动中国金融的变革。金融监管的目的不是消灭风险,金融存在的那一天风险就存在,除非把金融消灭掉,风险就没有了。金融监管最重要的目标是让风险收敛,不要让风险扩散、发散。各种监管制度的设计、监管指标的核心都是使风险收敛,央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设计,核心都是要收敛货币扩张,是要使单个的风险不至于蔓延开来变成系统性的风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边疆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社会稳定需要、金融发展状况使得金融监管体制的健全更为重要。本文以银行业视角下的西藏地区金融监管体制研究情况为例,着重分析了当前西藏地区金融监管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边疆地区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实现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更好地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监管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变革。本文通过详细研究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美金融监管体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喆 《中国市场》2011,(27):68-68,71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金融监管体制各方面的比较,进一步分析美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哪些薄弱环节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从而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银行业逐渐成为经济稳定的核心产业,但是,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证实了各国对银行业的监管仍然存在非常大的漏洞与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银行监管理论提出应对银行业监管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金融监管存在制度、人才与市场环境各方面的不足与漏洞,从而导致监管不严与监管无效的状态。需要针对现实情况健全完善法律制度、培养优秀人才、注重技术开发利用与国际交流合作,从而有助于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金融监管存在制度、人才与市场环境各方面的不足与漏洞,从而导致监管不严与监管无效的状态。需要针对现实情况健全完善法律制度、培养优秀人才、注重技术开发利用与国际交流合作,从而有助于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金融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高收益、快捷性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这对传统银行存款等业务造成巨大的冲击,银行收益逐渐较少,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本文主要就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金融业出现了由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型的潮流,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基本上都完成了向混业体制的过渡,以金融机构全能化为特征的混业经营体制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流模式。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金融业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金融经济瞬息万变,给中国传统的分业金融监管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应顺应国际潮流,在保持国内金融业稳定的基础上,分步、渐进的对我国现行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最终实现金融业的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互联网虚拟货币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并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监管缺位,网络金融虚拟化,网络支付快速化,网络金融机构区域化等带来的风险日益显现,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本文中,作者对未来制定促进互联网金融监管系统逐渐走向成熟的相关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现状与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当前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机构的设置已不再适应金融经营的实际情况,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体制存在问题着手,提出加强我国金融监管力度,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2)
随着地方金融的迅猛发展,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势在必行。但目前我国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中央和地方监管目标不一致、地方管理职责定位不清晰、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积极推动国家层面的立法,实现规制统一、理顺中央和地方权责关系,完善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高地方监管能力,有效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