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发展地区之一。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9月2日~9月6日举行期间,来自各国的官员、学者围绕东北亚区域能源资源合作、大图们江区域投资发展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东北亚总部经济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北亚各国逐渐强化了对区域内合作的意识,希望通过建立区域内经济合作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然而东北亚地区目前仍未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本文主要针对中韩自贸区建立、中美贸易摩擦等新形势,建立东北亚自贸区进行思考,并针对其阻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嘉鑫 《新远见》2008,(5):114-119
东北亚经济合作是进行东亚经济合作的两翼之一,长期以来合作步伐一直落后甚至停滞。这既同东北亚地区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有关,也同区域内主要国家的现实利益和执行的经济战略有关。从现实出发,区域经济合作是符合东北亚各国的利益,但这种合作不是制度性的经济集团,而是突出功能的松散区域组织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唯一务实可行的办法,能被各方所接受,也能为未来任何可变的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以其特有的地缘等优势,全方位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及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着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能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较少、文化影响力弱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黑龙江省的自身优势,提升其在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是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有利于发挥中国的地缘优势 众所周知,欧盟一体化进程速度之快,是以地缘优势为前提的.有利的地理位置,将会给一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的中国,已经注意到自身所处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以,中国以这一地缘优势,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交往,从地缘优势中发掘效益,求得发展.这种地理上的邻近,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首选东北亚地区,就是从地理角度考虑的.因此,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  相似文献   

6.
李佛赏 《价值工程》2013,(32):26-27
为探索振兴东北经济区的新策略,分析了东北经济区的优势、不足、面临的机遇和应对的挑战,提出东北经济区应该从区域资源的整合与挖潜、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产业升级、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国内跨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入手实现振兴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经济一体化”更符合中日韩三国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景祥 《中国企业家》2005,(5):50-50,52
在区域主义中,经济无疑是最有力的变量,但毕竟不是惟一的变量 过去一些年来,欧盟和北美的区域主义进一步强化,并继而促进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合作与协调。但东北亚的发展则显现出相反的趋向,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关系迅速发展,但相互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不仅没有走向合作,反而矛盾愈来愈大。根本原因在于,中日韩三国在政治上缺少一个共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地区间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一个地区融入更大区域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环渤海区域继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的大好形势下,通过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了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因素、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角度看,区域物流中心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由经济单元有规律地组成,其中每个经济单元直接或间接依赖别的单元而存在,形成经济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从2003年起,长三角经济区重新定位,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调整和整合阶段,区域内部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域物流一体化的要求,而区域物流合作则成为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科技》2011,(5):67-6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近日表示,随着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成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  相似文献   

11.
在东亚(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是大势所趋。文章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和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青  赵磊 《新远见》2008,(9):82-91
2008年8月29日-31日,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内蒙古大学联合举办"东北亚安全与合作"学术研讨会。会议就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评估、东北亚大国关系及其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朝鲜半岛与蒙古的战略走势、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发展前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内蒙古自治区在东北亚区域安全与合作中的地位与影响等议题进行了研讨。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学者近40人与会,现将重要观点汇集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及渤海经济圈现状的分析,结合海关监管实际,着重探讨了海关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通关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亚洲特别是东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亚洲出现了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趋势,亚洲金融危机加快了亚洲货币合作的步伐。亚洲实行货币合作存在充分的可行性,但从目前来看,实行区域货币合作的困难重重。展望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前景,如果亚洲各国能相互信任,互助合作,亚洲经济能够相对平稳发展,亚洲区域货币整合仍有巨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全球化和东亚及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来看,山东半岛在当前的国际社会重新洗牌之际,战略地位凸显,是我国拓展国际空间的重要节点和战略突围点,设立自由贸易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打造成国际先导产业示范区、蓝色经济试水区和区域性国际磋商总部,是未来我国参与东亚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刘文 《经济界》2008,(4):84-89
东北亚经济合作、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新增长极的选择、振兴北方拉动西部的作用等使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区位优势与自然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商务与金融环境、人才资源、奥运会的契机等凸现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应建立共同的市场体系、推动跨省市企业重组、深化财税体制改、促进金融合作、建立环渤海教育协作区、推进社会资本的形成,以加速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崛起离不开周边区域的支撑。在东北亚经济区域中,天津地处环渤海区域的中心位置,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城市和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新世纪,天津要以高标准、高水平、新理念,立足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基于此认识,天津的发展不是"孤立"发展,而是一种群体式"整体"发展。从国内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好天津发展与周边区域的关  相似文献   

18.
抓住机遇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琦 《现代企业》2007,(2):28-29
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依靠地区优势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态势,我国既存在一些差距,也有很多机遇,如何抓住机遇,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实施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以来,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态势和新特点。省际交界区域与省域中心区域经济的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缩小,不同类型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呈现趋同趋势,第二产业增长乏力导致产业结构"虚高度化",欠发达型省际交界区域人口减少的趋势明显,行政壁垒由显性壁垒向隐形壁垒转变。促进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要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寻求新突破口,促进省际交界区域由"合作不经济"向"合作经济"转变、由区域管理向区域治理转变,充分发挥次区域合作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实现省际交界区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态势和新特点.省际交界区域与省域中心区域经济的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缩小,不同类型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呈现趋同趋势,第二产业增长乏力导致产业结构"虚高度化",欠发达型省际交界区域人口减少的趋势明显,行政壁垒由显性壁垒向隐形壁垒转变.促进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要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寻求新突破口,促进省际交界区域由"合作不经济"向"合作经济"转变、由区域管理向区域治理转变,充分发挥次区域合作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实现省际交界区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