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东方日报》10月20日】 对于已入股或欲入股内地商业银行的国际级金融机构而言,参与分享从封闭到全开放的庞大内地金融市场的成长成果是一个总的诱惑。在这一总诱惑下,借助“四大”等内地商业银行的零售网络、品牌和客户资源加速分享成果是相对具体的诱惑。问题在于,这种分享究竟可以量化到何种程度,并没有人能说得清。  相似文献   

2.
一、香港转口贸易的现状转口贸易一直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对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转口贸易不仅促进了香港的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港口、运输、银行、保险和邮电业的相应发展,为香港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奠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0年开始,香港转口贸易中的转入货值超过本地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本地生产总值,见表1。在香港的转口贸易中,内地一直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内地是香港的最大的转口对象,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2004年,转口贸易总额为1893亿港元,按转入划分,其中来源于内地的有113…  相似文献   

3.
视点     
《沪港经济》2007,(2):9-9
上海外资银行存款年均增8成;2006年上海举办展览349个居全国首位;香港市场集资额3419亿元超过美国;国务院同意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深圳成内地游客游港重要集散地;香港中小企对本地经济前景乐观;港股突破2万点大关;  相似文献   

4.
跨入1997年,香港的股市不知不觉中刮起了一股走势强劲的“红色”旋风,这股“红色”旋风就是近期香港股市的新热点:红筹股。一时间,红筹股概念成了市场的宠儿,股民竞相追捧的对象,不要说那些已上市的绩优红筹股股价节节上升,行情火爆,就是有红筹背景的新股上市也往往成为市场的焦点,其招股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倍的超额,真可谓是气势如虹。其实,红筹股在港受到青睐早已有之。所谓红筹股,是指那些在港上市的具有中资背景或由内地企业控股的股份公司,它同H股一样,都是内地企业实现在港上市的途径之一。所不同的是,H股在港上市的同时,一般也在内地发行A股,而红筹股则仅仅在香港上市,在内地并不发行股票。所以严格来说,红筹股公司应属香港本地上市公司,受香港市场  相似文献   

5.
香港全年GDP将增长1.5%“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发表最新经济报告,预期由于非典型肺炎的冲击,将持续影响本地经济。第二三季度的生产总值(GDP),将分别跌1.3%及1.5%。但是,随着非典受控、外围环境转好,预料香港经济可在今年底获得改善,全年经济增长则调至1%~1.5%。香港服装看中北方市场内地庞大的服装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港企北拓。东北、华北、西南市场成为港企的钟情地。香港妍琳时装(国际)有限公司在内地已经有10多年的生产销售历史,其生产的妍牌服装在内地除了西藏、青海外,其它地方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典祥国际有限公司把北方市场…  相似文献   

6.
内地银行业开放,自2007年4月2日起正式步入新时代,首批四家外资大陆法人银行——汇丰(中国)、渣打(中国)、东亚(中国)、花旗(中国)正式开业,并于2007年4月23日正式向本地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外资银行在过去只限于吸纳单笔  相似文献   

7.
渤海银行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11):F0004-F0004
渤海银行是1996年至今国务院批准新设立的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第一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中资商业银行,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银行领域出现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大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出让部分股权,纷纷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形成了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热潮。1996年亚洲银行入股光大银行,拉开了外资人股我国银行业的大幕。2004年12月,深圳发展银  相似文献   

9.
头条     
《中国经济周刊》2004,(48):10-10
OBSERVER全球财经观察谁的渤海银行? 戴相龙日前在香港宣称,渤海银行将于2005年初成立。而令人担忧的是,在渤海银行的设立过程中,有关设立的程序、标准和原则是由政府操控,而不是银行的发起人;不是公开、透明,而是高度保密;服务于地方,而不是服务于商业……更进一步,在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大棋局上,渤海银行甚至还要让位于更为宏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良资产处置等战略性步骤,以及面临与其  相似文献   

10.
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RGI)创下新高。纽约市场继续上佳表现,伦敦领跑香港以外离岸人民币中心。对130家离岸企业开展的人民币调查显示,未来6个月离岸人民币使用将继续上升。但离岸人民币(CNH)再度对人民币(CNY)折价,短期内资金回流内地或将增多。中国人民银行正悄然进行定向货币政策放松。我们认为当前实际贷款利率不适宜当前宏观经济放缓的形势,预计三季度将会出台全面降准措施,银行间市场状况将保持宽松。  相似文献   

11.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而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我国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而促进内地保税港区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并实现与香港市场的对接和互动发展,是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乃至全国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内地保税港区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并带动整个内地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港澳瞭望     
中资高低调入股香港企业在港较著名中资公司中,有中银集团、华润集团、招商局及中旅集团。此被称为“四大家族”的内地驻港机构,在改革开放前是中央在香港的一统天下机构,分别为中国银行系统的“中银集团”、经贸部“华润集团”、交通部的“招商局集  相似文献   

13.
《沪港经济》2005,(3):6-6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日前表示,内地不少企业需筹集大量资金以扩充业务及开拓海外市场,香港仍将是内地企业首选的融资平台,业界应继续努力,抓紧机遇,积极推动香港市场发展。他同时指出,内地经济高速增长,不少企业需要筹集大量资金以扩充业务及开拓海外市场。他相信,香港仍会是内地企业首选的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14.
香港市场是一个成熟而有效率的国际性金融市场,只要香港的基本制度不变,港币可自由兑换而又没有外汇管制,我相信香港目前的地位能够得以保持。上海、深圳市场是以人民币交易为主的市场,前者的市场覆盖面是以华东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一带为主,而后者以华南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主要的覆盖范围。至于香港市场则是中国对外的经济窗口,这情况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所变化。随着香港回归,证卷市场的相互影响会日益增加。内地市场可以透过香港市场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和证券商参与;而香港市场也可以通过上海、深圳的证券市场把市场范围逐步扩展到内地,让更多内地投资者参与香港证券市场投资。  相似文献   

15.
一、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的概况 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较早的可以追溯到1997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使光大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之后,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成功入股上海银行。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的步伐明显加快。外资大多将东部发达地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入股的对象,因为这些商业银行具有产权清晰、业务发展迅速等特点。但随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加快,目前外资已成功入股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不难看出,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已成为外资进入我国金融业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人物     
正应尽快启动《商业银行法》的修订工作,取消存贷比指标限制和贷款规模控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撰文指责存贷比指标监管扭曲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不利于流动性管理和金融稳定,应尽快取消。希望到2020年内地经济能够全面开放,在各方面达到国际标准,到时内地与香港将在经济上达到‘一国一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随着内地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对香港的要求也变得更高,香港应该把握机遇,以免被市场边缘化。  相似文献   

17.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公司的强项以及内地市场的庞大潜力,均可因CEPA而得到更大发挥,以达到重振香港经济、推动内地现代化的目的。结合内地放宽市场准入以及香港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优势,香港将成为向内地市场提供知识产权含量高的产品及服务的首选地方。创意能力势必成为香港人和香港公司在内地取得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发展为知识密集型服务枢纽,则是香港的未来路向。  相似文献   

18.
吕怀涛  周畅 《北方经济》2006,(15):69-70
一、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的概况 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较早的可以追溯到1997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使光大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之后,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成功入股上海银行.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的步伐明显加快.外资大多将东部发达地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入股的对象,因为这些商业银行具有产权清晰、业务发展迅速等特点.但随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加快,目前外资已成功入股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不难看出,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已成为外资进入我国金融业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致力于为香港吸引外来投资,帮助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及帮助内地企业通过香港进入国际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被认为是香港特区政府各部门中与内地企业接触最为频繁和密切的部门之一。本刊记者参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内地媒体采访计划"期间,就香港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重庆企业赴港发展等问题,对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邓智良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20.
CEPA对内地高新区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加强双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经过多轮磋商,于6月29日在香港达成(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CEPA包括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符合世贸组织框架的自由贸易协议。香港是内地高技术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地和市场。CEPA作为内地和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